農業技術推廣新模式的現狀與方法
時間:2022-11-11 03:12:22
導語:農業技術推廣新模式的現狀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農業技術推廣模式現狀
1.經濟體制
市場改革到現在時間不算長,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發展不完善,到了如今這種市場經濟社會,顯得不協調,其服務效益低下,且不能滿足農民致富的需求。自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以來,過去由行政手段推動農業技術轉向自由發展,而考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服務也止步不前。而今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早已分離,各自發展,技術的研制、推廣、生產等各個環節不能有效地協調和聯系,導致科技成果難以實現推廣和發展。
2.人才匱乏
縣級和鄉級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點部門,因為這兩級的部門是知己面對農民的,需要提供技術給農民,縣級部門的職能比較多,是一個綜合性推廣機構,既要接受來自地級市舉行的科研實驗,又要把最新有用的技術推廣到鄉級。而鄉級農業技術部門的職能比較單一,主要負責將技術推廣給農民。然而這種政府主導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出現了,線斷網破人散的尷尬局面,只是基層技術人員不得不另謀出路。久久不更新的知識也使得技術人員的技術難以滿足農民的需要,在技術新模式推廣中,技術人員難以勝任。
3.經費短缺
根據調查顯示,不少基層部門的農業技術推廣基金嚴重缺乏,甚至有時連工資都成問題,各種去下鄉考察的經費更是難以報銷,致使工作人員很不滿意,這也導致技術人員幾乎沒有機會出外學習,無機會與相關前輩以及當下取得卓越成績的同行交流,導致技術人員的知識停滯不前,難以發展,更是難以取得成效。而根據另一份調查顯示,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投資要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我國只占國內農業生產總值的0.2%,只占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
4.僵硬的機制
目前我國基層技術人員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是有上面的行政權力操縱的,受到計劃的限制,體制顯得僵硬而不靈活,難以激勵基層人員,致使農技干部呈現出一副消極怠工的摸樣,技術人員的素質更是不同,不少上級把這個部門當做閑職,安排無關人員去工作混日子,而縣鄉兩級部門開會討論次數更是極少,幾乎無考核,無檢查,兩級部門嚴重脫節。
二、推廣新體系的方法
1.加強科技創新
要求技術人員致力于研究真正對農民有用,能夠給農民帶來實惠的技術,而技術的創新要建立在現代農業發展的實情,注重農業發展對農村經濟的內在關系。加強推動科技研究和推廣部門之間的聯系,使其相互協調,解決科研和生產的脫節問題,是科研來源于生活實踐,而又直接應用于農業,鼓勵基層技術人員積極到一線工作,掌握第一手實際情況,腳踏實地的進行研究,創造出對農民有用的科技成果。
2.建立新模式
2.1設立農業技術信息平臺
對各級的網絡資源進行整合使用,各級都要配備相關的網絡信息平臺,及時的研究其他各級的成果,選擇其中的有用的加以推廣,而各級部門技術人員也要加大研究,將成果積極分享給其他級人員,大家一起討論,加以改正和完善,積極與各級研究單位,專業學校以及推廣部門合作,從而更加有效的利用有效的資源,同時可以將成果推向大眾,給大眾一個咨詢和信息平臺。
2.2改善服務方式和運行機制
隨著農業的發展,當前的服務機制一不能滿足農業全方位需求,為了與農業發展相適應,服務機制以及運行機制應當積極改革,服務機制不該只限于過去的放式,要使技術服務擴大范圍,將服務推廣到產前以及產后。與此同時,要推廣創新服務,增強服務功能,最重要的是創辦科技示范園,引導農民怎么做,而不是指導農民怎么做。各級部門應當積極帶頭,加快技術推廣的速度。
2.3改革服務模式
促使企業參與到農業中,給農業帶來新的生產模式,讓企業帶頭,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新模式,企業向農民做出全方面承諾,給農民全方位的支持,包括生產的產品、生產資料以及新技術推廣,形成訂單生產方式。企業除了與農民合作外,也可以與當地相關部門合作,雙方技術人員可以合作共同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形成優勢互補,雙方共同發展,共同促進農業的發展。
2.4改變農資生產企業為主的服務模式
改變服務于農業的農資生產企業的服務模式,服務模式由間接供貨和直接供貨想結合的服務模式來取代過去間接供貨的服務模式,除了要實行經營銷售的服務之外,同時實行推廣服務。利用多種方法和渠道對企業的產品加以介紹,使農民了解,同時也要向農民提供生產資料。
2.5推廣以科技人員為主體的民營科技服務模式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業技術問題,出臺了一些政策,形成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目的在于調動廣大農業科技技術人員的研究積極性,鼓勵各類技術人員加強參與農業生產和經營開發。
3.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增強其技術的吸收能力
農民作為農村的主人,是發展農業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題人員,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是關鍵因素。要想農業科技能夠發展,離開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難以行得通的,要使農民對技術的理解接受,并能加以利用。經過政府的努力,當代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若要使從總體上看,農民的整體素質還是不高。近些年城市的工作吸引著農村的青壯年,大量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只剩下婦女老人孩子,這也導致目前農民科學素養呈下滑趨勢。而對于農民的技術培訓更加顯得無力,不少地方更笨不存在培訓,要加大培訓的力度,也要增加培訓機構的成立,健全培訓的體系,改進培訓方式,加強創新。從多方面多層次培訓農民,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作者:徐燕君單位:江西省德興市農業局
- 上一篇:當代牧區水利建設論文
- 下一篇:育插秧農業技術推廣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