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管理策略在農業機械上的作用
時間:2022-01-12 05:06:29
導語:安全生產管理策略在農業機械上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機械關乎著農業經濟水平和農業加工生產,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農業機械生產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問題著手,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安全生產管理;農業機械
1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的意義
對農業技術安全生產管理進行加強,有利于機械安全生產問題和安全事故發生幾率的降低,有利于農業機械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保證農業機械的生產安全,從而實現農業生產效率以及農業機械應用率的提高。
2農業機械安全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
2.1農業生產機械安全監管體系不完善
整體上講我國農業機械起步是比較晚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其發展水平比較低,這也導致了我國建設農業生產機械安全監管部門相對較慢。即便有的地區已建立了相關安全監管機構,但整體監管區域較大,相應人員不充足,從而造成部門監管職能無法得到有效合理的體現。科技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各種各樣新型農業機械的不斷運用,容易造監管部門無法及時對該農業機械產品獲取準確有效的信息,從而也無法對其安全問題作出有效的控制。此外,安全檢查機構人手的不足,造成相關監管條例不能有效及時的傳達到各地,尤其是通訊比較落后且地處偏遠的地區。
2.2部分監管人員的專業素養不高
監管機構中從業人員自身水平具有差異性,對相關安全監察知識的了解也存在很大差別,如果監管人員自身都沒有發現農業機械產品所存在的安全問題,就無法對其進行監管。有的監管人員玩忽職守,沒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對安全監察問題沒有引起重視,造成監察部門的整體職能無法體現。還有的監察人員在宣講安全生產條例和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工作的過程中,只將其當做任務去完成,導致宣傳效果的不佳。
2.3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雖然我國對某些農業生產機械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以此來對安全生產問題進行約束和限制。但目前法律所涉及到的范圍比較窄,疏漏地方也比較多,某些安全問題也就有機可乘,鉆法律的空子。
3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的措施
3.1加強農業機械的使用,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想要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確保農業機械能夠安全生產,就必須不斷強化農業機械的使用率,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才能有效實現農業機械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從安全生產管理上可分為2個方面:農村基層管理部門方面,相關管理層和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業機械方面的培訓力度和經費投入,提升農業機械綜合培訓效率;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方面,農業機械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綜合素質。
3.2轉變對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的管理理念
安全生產管理策略想要更好的運用到農業機械上,就必須對農業機械管理和使用人員的相關觀念進行轉變。傳統“重使用,輕保養”的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安全生產管理的需要。加強對農業機械的綜合管理,保障農業機械質量,減少損壞幾率,不斷延長使用壽命。此外,相關政府部門需不斷完善報潑和回收政策,加大回收政策的改進,以此來提升農業機械的報潑率,全面減少農業機械超使用期限的使用,達到農業機械生產中有效降低安全隱患的目的。
3.3完善相關基層管理網絡,健全法律法規
相關部門需不斷制定和健全農業機械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安全生產管理在農業機械上有法可依。此外,加強農業機械基層管理網絡的建設,不斷完善管理網絡平臺,才能最大化的提升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效率。
3.4加大并落實農業機械生產安全的方針、政策宣傳
要想從根源上對農業機械安全生產進行解決,就必須將出臺的方針、政策深入到從業者的內心中。在農業生產中,農業生產者屬于直接參與者,也是安全問題的關鍵。定期開展農業機械生產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和講座,規范從業者機械化操作,不斷提升他們的生產安全意識,能有效避免農業生產安全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安全工作,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進行。
4結語
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的安全生產。加大農業機械安全管理的投入工作,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農業機械安全監管水平,認真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生產中的每一項工作,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一個高效、安全的生產環境,才能為我國整體經濟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彭德坡 單位:山東省臨清市農機局
參考文獻:
[1]孫懷寶.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的幾點意見[J].科技與企業,2014(19):10.
- 上一篇: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探討
- 下一篇:信息管理技術在農業機械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