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大田育苗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9 04:22:00
導語:馬尾松大田育苗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就馬尾松大田育苗存在的問題及對造林產生的不良影響,提出一些應對的措施和對策,以提高單位面積苗木的產量和質量,達到增加育苗生產者經濟效益、降低造林者投資風險的目的。
關鍵詞:馬尾松;育苗;存在問題;對策
馬尾松俗稱松柏、青松,是我國東部溫潤亞熱帶地區分布最廣、資源最豐富的針葉樹種之一,以天然林為主,也有大面積的人工林,廣布于我國南方15個?。ㄗ灾螀^)。在福建,馬尾松遍布全省,閩西北、閩中中山地貌垂直分布可達海拔1200m,是福建省低山丘陵地區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馬尾松用途廣,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木材價格一路攀升,且由于福建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的大力推進,林農造林積極性空前高漲。雖然馬尾松林面臨馬尾松毛蟲、松突圓蚧、松材線蟲等危險性病蟲害的威脅,而且隨著樹種結構的調整,以桉樹等為主的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和營造針闊混交林的不斷增加,馬尾松造林比例相對減少。但馬尾松作為造林先鋒樹種的意識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形成深刻的烙印,而且造林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在福建省的廣大地區還沒有其他樹種能夠撼動馬尾松肩負的消滅荒山、保護生態環境的重任。
1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曖,大田培育的苗木生長期延長,經苗木調查發現,在古田縣普遍存在馬尾松苗木高生長過快,即使是單位面積密度較小的苗木,高徑生長比例依然失調,一些苗木高度大于40cm,高徑比大于90,主根長,側根偏少,而且出現苗木分枝和二次抽稍嚴重的現象,對苗木出圃和造林成活率產生不良影響,給育苗生產者、造林投資者造成無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2應對的措施和對策
林木種苗是林業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保證造林綠化進度、提高營林質量、加快資源增長、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而且苗木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造林的成敗。針對馬尾松大田育苗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單位面積苗木的產質量,培育高徑比例合理、根系發達的優質苗木,增加育苗生產者的經濟效益,降低造林者的投資風險,在育苗生產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環節值得專業技術人員和育苗生產者深思。
2.1推廣寬床窄溝育苗法,提高土地利用率
整地做床是育苗生產的基礎,必須認真抓實抓好。長期以來,整地時都是做成寬1m、高20~25cm的苗床,床間步道45~50cm,土地利用率相對較低,經濟效益不高。因此,要提高育苗的經濟效益,必須推廣寬床窄溝育苗法,就是把苗床做成寬1.2~1.5m、高15~20cm的苗床,床間步道35~40cm。利用該法育苗可使圃地利用率提高12%~30%,總產苗量提高12%~30%,經折算利用該法育苗馬尾松可增值20%左右。
2.2適度延遲播種時間,縮短苗木生長期
馬尾松育苗播種時間一般在2~3月間進行,近幾年來由于氣候變曖,苗木的生長期延長,而且由于現有都是使用良種育苗,苗木生長較快。因此,要區分不同種源區域的種子,適時掌握播種時間。播種時間一般可在3~5月間進行,使用省內優良種源區生產的種子育苗,可在3~4月間播種,使用廣西等氣候較熱地區生產的種子育苗,播種時間適當延遲,可在4~5月間育苗。
2.3節省除草用工,降低育苗成本
在大田育苗的整個田間管理過程中,除草的投工投勞最大,所占的成本比重最高,采取措施抑制雜草生長就可以有效降低育苗成本。①在水田和熟土育苗。苗床作好后,床面上一定要鋪一層厚約2cm的干細黃心土,但一些生產者只是象征性地鋪一層很薄的黃心土,不能有效抑制雜草萌生,造成圃地中耕除草的投工投勞大、育苗成本高,這種耕作法必須徹底予以糾正。②使用果爾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可節省用工80%以上。使用美國產23.5%果爾乳劑進行除草在馬尾松育苗圃地安全方便,除草效果好,果爾劑量以0.065~0.080mL/m2為宜,可在苗前作土壤處理。③繼續堅持“除早、除小、除了”的除草原則。
2.4各種措施并舉,控制苗木高生長
2.4.1整地時適當降低苗床高度。苗床太高,主根生長過長,苗木地上部分生長量相應增大,特別是在9~10月小陽春季節,高生長迅速,甚至出現2次抽稍現象。推廣寬床窄溝育苗法,既提高了馬尾松育苗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又可以適度抑制苗高生長。
2.4.2掃落苗木的露水。露水對農作物很有好處,露水像雨一樣,能滋潤土壤,起到幫助植物生長的作用。在苗木生長高度達到合格苗標準后,每天清晨在太陽還沒出來露水未干之前,用竹掃帚將苗木上的露水掃落,連續7~10d,從個別育苗戶生產的實用結果來看,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苗木的高生長。
2.4.3控制施肥量。施肥可以促進苗木的生長,但由于近幾年來氣候變曖后苗木生長期的延長,馬尾松育苗基本沒有進行追肥。因此,要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盡可能地少追肥或不追肥。
2.4.4強行間苗。在馬尾松育苗的整個田間管理過程中,間苗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要改變以畝定株數為按平方米定株數,一般不超過318株/m2,8月底之前要按平方米定好苗,使苗木各生長期都有足夠的營養空間,確保苗木粗壯。苗木過密時,必須及時地間去不良幼苗,保留生長良好的壯苗,而且留下的苗木要分布均勻,間苗可結合除草同時進行。
2.4.5推行容器育苗。容器苗根系發達,苗木高徑比適度,造林成活率高,而且可育苗的時間長,苗高容易控制。因此,優良馬尾松要全面實行容器育苗,在有條件的地方,如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要逐步增加馬尾松容器育苗的比重。
3結語
在馬尾松大田育苗生產過程中,對以上幾個生產環節能夠做到齊抓共管,其他生產環節按常規操作,就可以培育出高徑比例合理的優質壯苗,提高苗木的產質量和造林成活率。同時,林業部門要加強種苗生產的質量監督,以及加強與育苗生產者的聯系溝通,專業技術人員要利用服務“三農”送科技下鄉的活動,舉辦育苗技術講座或培訓班,深入實地開展技術指導,為育苗生產者建立了解掌握林業科技的平臺。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林業廳標準化室.GB6001-85育苗技術規程[S].實用林業標準手冊,1989(3):28-34.
[2]陳存及,陳伙法.闊葉樹種栽培[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 上一篇:草莓片真空冷凍干燥工藝論文
- 下一篇:駐點招商的實踐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