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變化剖析
時間:2022-06-25 11:42:00
導語: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變化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8年石家莊市土壤養分調查表明,全區耕層土壤養分含量整體處于中等水平,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比,速效鉀含量呈下降趨勢,化肥投入結構不合理、鉀的投入不足,是造成土壤速效鉀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耕層土壤;速效鉀;變化;河北石家莊
針對石家莊市范圍內的不同土壤類型,采集耕層土壤樣本化驗速效鉀含量并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進行比較。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樣本采集
采樣時間與采樣點分布:土樣采集時間為2008年秋季作物收獲前后,施肥之前;該次土壤養分普查共采集土樣24491個,代表面積35.73萬hm2,占全區大田面積的69%,每個土樣代表面積約15hm2。采樣深度與采樣方法:采樣深度0~20cm;每15hm2不少于15個采樣點,混合后用四分法留取500g裝袋作為1個土樣。
1.2分析方法及土壤養分分級標準
采用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對樣本進行分析,并依據第二次土壤普查養分分級標準進行養分等級評價。
2結果與分析
2.1耕層土壤養分含量現狀
此次土壤養分普查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比較表明,石家莊市土壤養分含量表現為“四升一降”,即土壤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別上升24.7%、29.3%、44.2%、337.6%,土壤速效鉀含量為113.16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時下降了5.39mg/kg,下降率4.5%,年均遞減0.22mg/kg(表1)。有機質、全氮、堿解氮含量分級列六級分級制的Ⅲ級,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上升1個等級,有效磷含量列Ⅱ級,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上升2個等級,速效鉀含量等級未變化,為Ⅲ級。
2.2土壤速效鉀在各級分布比例變化
由表2、圖2可知,土壤速效鉀含量Ⅰ、Ⅴ、Ⅵ級的比例分別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上升6.50、17.51、2.61個百分點,Ⅱ、Ⅲ、Ⅳ級比例分別比第二次土壤普查下降4.11、20.71、1.80個百分點,上升比例中以Ⅴ級上升幅度最大,下降比例中以Ⅲ級下降幅度最大。土壤速效鉀含量屬Ⅲ級的比例為34.71%,比第二次土壤普查降低了20.71個百分點,屬Ⅳ級的比例27.96%,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時降低了1.80個百分點。2008年、1984年臨界值(100mg/kg)以上面積比例分別為50.09%、68.41%,表明2008年該區49.01%土壤速效鉀缺乏,缺鉀面積比1984年上升18.32%。
2.3各縣市區土壤速效鉀含量變化情況
該區18個縣市區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比較見圖1。由圖1可知,上升的有高邑、藁城、晉州、欒城、深澤、辛集、元氏、趙縣、正定9個縣市,上升幅度在4.3~25.3mg/kg,上升率4.1%~27.1%,欒城縣上升幅度最大,由118.0mg/kg上升到150.0mg/kg,正定縣上升幅度最小,由94.0mg/kg上升到98.3mg/kg,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下降的有井陘、靈壽、鹿泉、平山、新樂、無極、礦區、贊皇、行唐9個縣市區,下降幅度在4.4~71.5mg/kg,下降率3.5%~58.1%,鹿泉市下降幅度最小,由126.0mg/kg下降到121.6mg/kg,平山縣下降幅度最大,由123.0mg/kg下降到51.5mg/kg,全市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最低的是平山縣,為51.5mg/kg,最高的是欒城縣,為150.0mg/kg。
2.4各縣市區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分級情況
土壤中的速效鉀平均含量屬Ⅰ級的有欒城縣,為150.0mg/kg,Ⅱ級的有高邑、藁城、晉州、井陘、鹿泉、深澤、辛集、趙縣、礦區、贊皇10個縣市區,土壤速效鉀含量在112.4~143.3mg/kg,其余7個縣市區為Ⅳ級,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在51.5~98.3mg/kg。
2.5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變化原因分析
一是隨著生產發展,復種指數提高,高產新品種的推廣,種田水平的提高,作物從土壤中帶走的鉀移出量增加素隨收獲物的增加而增加,因而造成土壤有效鉀含量下降[1-2]。二是化肥施用結構不合理[3-4]。受“富鉀”觀念影響,該區氮磷鉀施用比例長期在1.00∶0.45∶0.10,與氮磷鉀施用適宜比例1.0∶0.6∶0.3有很大差距,偏施氮磷肥而忽視鉀肥施用是造成耕層土壤速效鉀下降的主要原因。三是鉀肥投入不足。2009年該區年用化肥總量共計417298萬t,其中氮肥269398萬t,磷肥120903萬t,鉀肥26997萬t,鉀肥用量只占化肥總量的6.5%,與使用適宜比例15%相差8.5個百分點,鉀肥投入不足是土壤速效鉀含量下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3結論與討論
2008年土壤養分調查表明,該區耕層土壤中的速效鉀含量為113.16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118.55mg/kg下降5.39mg/kg,下降幅度為4.5%,缺鉀面積接近50%。氮磷鉀施用結構不合理、鉀肥投入不足是該區土壤速效鉀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氮磷鉀施用比例應由1.00∶0.45∶0.10調整為1.00∶0.45∶(0.30~0.40)較為合理。應大力推廣配方施肥技術,加大鉀肥施用量,科學合理施用鉀肥[5-6]。
- 上一篇:微生物肥料的應用剖析
- 下一篇:詮釋循環經濟在環境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