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網絡

時間:2022-07-08 09:13:35

導語:創建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網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建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網絡

一、同志指出:“政府的職能,主要是統籌規劃、掌握政策、信息引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和檢查監督?!弊鳛橹苯右龑Х辙r民的農業科技(經濟)信息,不僅是各級政府部門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也是廣大農民從傳統的產品農業走向市場農業的橋梁和紐帶。加快我縣農業科技(經濟)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對于建立和完善我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可以起到促進推動作用,也是發展我縣特色效益農業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效措施。當前,農業生產已出現由過去的農產品短缺到區域性、階段性、結構性相對過?,F象,并形成了全國性大市場、大流通格局,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縣由于地理、交通、文化、信息等諸多原因,造成農產品無論在品種、品質,還是在價格、季節上,和其它地區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以致農產品在國內市場有難擠占、被擠占之危,域內市場常受外地農產品沖擊之虞。如何使農民盡快摸到市場脈膊,充分發揮我縣山水資源優勢,發展我縣特色效益農業,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使我縣農業盡快走向產業化經營道路,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我縣農業科技(經濟)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引導服務“三農”,很有必要。

二、在農村普遍可以聽到這樣的反映,農民“想致富,沒門路”??梢钥隙?,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心情是迫切的,只是摸不到致富道道,找不準發財門路。他們最大的困難是“三缺”問題,一是缺技術,二是缺信息,三是缺服務。從國家部委辦到省地市已基本形成一個由計算機網絡組成的農業信息服務網。據悉,最近農業部將建立農產品信息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準確的市場信息,并擬在中國農業信息網上建立種植業信息網,以增強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主動性和預見性。怎樣把“三農”急需的技術、信息和服務盡快送到千家萬戶農民手中,引導服務農民發展效益農業,抓市場活流通,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是縣鄉兩級政府部門,特別是涉農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省一些地區,采用各種形式,大膽創新,在農業科技(經濟)信息推廣、咨詢、服務上做出有益嘗試,取得較好的效果,受到農民普遍歡迎。如“衙州市農業科技110服務網絡”,利用市、縣、鄉三級計算機網絡,連接“全國農產品信息網”,建立衙州市農村經濟信息網,連成冬市、縣、鄉、村、戶的農業科技和農村經濟信德服務網絡,使農民在生產經營中遇到難題,指及時有效地得到信息網絡的幫助指導,得仁解決蘭溪市農業局從科技服務、信息引導入手,戈立“蘭溪市大地農產品有限公司”,通過這一載體,幫助農民打響農產品品牌,協助農民釗售農產品,同時做好農資、信息等各項服務。各地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又‘技術、信息、服務的需求,調動農民發展效扎農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預見性。

三、從我縣農業發展實際出發,結合縣委縣府就發展我縣國民經濟提出的“一體二翼三支枉”總體發展戰略,加快我縣農業科技(經濟:信息服務網絡建設勢在必行。

(一)領導重視,政府牽頭,各涉農部門通力寸作,縣級成立“農業科技(經濟)信息服務中,:”,鄉鎮設立分中心,村設信息服務站和信表聯系戶,同時,縣鄉(鎮)兩級要做到機構編制、人員和經費四落實。

(二)縣級服務部門要創造條件,盡快建立奎全計算機服務網絡,同全國農業信息網、省地(市)農業信息網連網。通過計算機網絡書其它方式,收集、整理、分類,篩選出適合我縣農業生產狀況,農村需要,農民歡迎的政策法律信息,實用技術信息、優良種苗信息、農資供應信息、市場變化信息、氣象變化信息、防治病蟲害信息等。條件具備的鄉鎮也應重視計算機網絡建設,以求高效、快速、準確地為“三農”服務。

(三)通過有線電視網、辦信息服務網刊、熱線咨詢電話等信息傳遞方式,把農民急需的農業科技(經濟)信息,傳送到他們的手中。同時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信息服務網刊,我縣農業方面的信息。如農業山水資源開發,農業項目招商引資,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引進,農特產品銷售等,做到信息的雙向傳輸,使千家萬戶的生產經營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銜接起來。最終建成“上下貫通、反應靈敏、方便高效”的農業科技(經濟)信息服務網絡。效益農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信息農業、網絡農業。建立健全我縣農業科技(經濟)信息服務網絡,能有效提高技術到位率,幫助農民解決產前、產中、產后生產經營中的疑難問題,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也是農業部門轉變服務職能、強化服務的有效載體,更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效益農業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