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發展問題研究

時間:2022-10-10 03:45:28

導語:農業科技發展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科技發展問題研究

[摘要]山東省作為我國傳統的農業大省,其農業科技發展水平一直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農業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極大地促進了山東省現代農業的發展,為解決山東省“三農”問題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在研究了山東省農業科技發展現狀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基礎上,為山東省農業科技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山東省;農業科技;現代農業

山東省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地勢平坦,氣候適宜,十分適合農業產業的發展。自古以來,山東省就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伴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傳統農業經濟也正在逐步向現代農業經濟轉變。農業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不僅為山東省現代農業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山東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提供了新動力。

1山東省農業科技發展取得的成績

1.1農業生產力顯著提高。農業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對山東省農業經濟的直接影響表現在農業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伴隨著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建設,一批批農業新技術得以在農村地區廣泛推廣,農業生產力顯著提高。2016年,山東省第一產業生產總值為4979億元,較上年增長181億元。主要糧食作物每hm2的產量為6290kg,實現了糧食產量的穩步增收。另外,農業科技的發展還表現在農業機械的擁有量不斷提高。農業機械作為現代科技的產物,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解放農村勞動力提供了技術支持。農業機械化、自動化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從表1可以看出,山東省主要農業機械的擁有量穩步增加,為山東省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技術保障。1.2農業產業化發展迅速。根據國外發展經驗,農業產業化發展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業產業化發展,不僅將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生產有機結合起來,還將農業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促使現代農業形成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等一條龍服務的經營模式,降低農業產業的成本,增強農業產業的競爭力。截至2016年年末,山東省農業企業超過1.5萬家,年銷售額高達2萬億元。近些年,山東省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倡導農民多主體聯合發展、自主協作、資金互助,已注冊的合作社高達13萬家。農業合作社的建立是山東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同時,山東省倡導農業生產標準化、著重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建立合理高效的現代農業質量監督體系、增加農業品牌數量,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而這些都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持。1.3農業科技對農業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顯現。山東省政府十分注重農業科技的發展。目前,山東省批準建立的省、市級以上的農業科研機構有100多家,有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兩所高等院校,山東畜牧獸醫職業院校等高職專科學院,還有眾多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等。這些都為山東省農業科技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人才、技術、資源的支持。山東省在小麥、花生、玉米等農作物種植、動物克隆、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均處于我國領先地位,農業科技貢獻率高達60%。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農業科技對農業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顯現。

2山東省農業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

2.1科研組織發展還不健全。雖然近些年山東省大力建設了一定規模數量的研究所、實驗室和教育教學機構,但是,由于現代農業發展時間較短,許多機制還不健全,信息溝通不夠流暢,山東省農業科技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地[收稿日期]2017-06-03理位置方面,各研究機構分布在山東省各市、縣內,相隔較遠,使得科研力量變得十分分散,無法高效協同運作;第二,在資源分配方面,各研究機構間并不均等,有些機構依然在使用十分落后的設備設施,限制了農業科技的創新;第三,在信息溝通方面,由于科研信息的不透明、不對稱,許多科研機構間存在著重復研究的現象,這都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降低了科技創新效率;第四,在實踐應用方面,許多農業科技創新還處于理論階段,沒有在農業市場上得到應用和推廣,沒有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第五,在研究領域方面,大部分的科研機構著重于對農業生產這一環節的研究,而對于產前技術支持、產后加工服務的研究較少,因此可以獲得的利潤規模有限,科研機構難以實現高速發展。2.2農業科研資金不足。農業科技的研發與創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前期投入較大且收益較慢,許多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往往不愿意對農業科研進行投資,因此,政府部門成為農業科研資金的投資主體。有關數據表明,山東省農業科研投資強度僅為0.77%,不僅低于其他行業的平均投資強度1.7%的水平,也低于發達國家對農業的投資強度。另外,據估計,僅有20%~30%的山東省農業科研項目可獲得穩定的支持經費,這導致科研過程易因為資金供應不連續而中斷。山東省要想實現建設農業強省的目標,實現農業發展現代化、可持續化,必須保證農業科技創新有足夠的資金支持。2.3農業科技機構管理機制不完善。目前,山東省農業科技的主要研究方向依然在于如何提高農產品產量,而對于農作物的育種、養殖品種的篩選、農產品加工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研究較少。而現代農業不僅要求農業科技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持,也要求農業向著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產業模式發展。由于農業科研機構與市場結合度不高,無法滿足農民對農業科技和農業市場信息多元化的需求,使得農業科技的利用率較低。其次,各農業科研機構的研究比較獨立,缺乏相應的溝通與聯系,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難以形成功能齊全的服務體系,降低了農業科技的生產效率。同時,農業科研組織機構極少開展針對農民長期的、有計劃性的培訓,服務往往停留在田間地頭,農民無法有效利用新興的農業科技成果。

3推進山東省農業科技發展的建議

3.1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支持。首先,政府部門需要正視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道理運用在農業生產方面也同樣適用。政府部門在加大對農業科技投入的基礎上,也要引導民間資本和企業對農業科技進行投資。政府部門可通過建立完善的風險投資管理機制,幫助農業科研資金的利用實現多元化、高效化。其次,針對科研人員流失嚴重的現象,應著重提高科研人員基本待遇水平,并根據其工作績效給予適當的補貼,提高科研人員的收入。科研機構應正視科研人員對農業科技進步做出的貢獻,以此實現各科研機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高效運營的目的。第三,針對有些科研機構因資金問題而導致的設備落后、環境簡陋等現象,山東省政府需要加大對實驗儀器、設施設備、實驗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最后,山東省政府應提高農業科研投入在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保證農業科研機構可獲得最基本的資金支持,使各科研機構在改善農業科研環境的同時,依然有充足的資金進行科研創新。目前,山東省的農業科技貢獻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大力發展農業科技不僅能為山東省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新途徑,還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農業產業利潤率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3.2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山東省在建設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探索,逐步建立起“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即建立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建立技術共同研發體系實現資源技術在研究領域內共享,建立農業技術科教體系幫助農民學習利用科技成果。通過這三個體系的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并日趨完善。目前,山東省構建農業科技體系的重點在于整合全省的農業科技資源,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減少資源的浪費。針對山東省眾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山東省迫切需要改變機構重復設置、課題重復研究這一問題,通過明確各機構間的責任,實現資源合理分配、課題獨立研究,以此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速度。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完善的農業科技推廣機制,打破各區域間的技術壁壘,以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的進行農業科技的研發與創新。同時構建起全省范圍的技術推廣服務網絡系統,使各科研機構一起參與到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中去,使基層農民能夠直接享受科技紅利,提高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貢獻率。3.3加大與國外農業科研機構合作力度。由于山東省現代農業發展時間較短,因此無論在理論基礎還是實踐操作方面都有許多不足之處。早期山東省農業科技主要以模仿為主,缺少科學技術知識產權。而發達國家進入工業化社會時間較長,其農業科技化、工業化、產業化發展開始較早且水平較高。同時,伴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各國經濟的關聯度不斷提高,聯系日益密切。因此,山東省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體系,不僅要學習國外農業科技發展的先進經驗和技術,也要加強與與國際農業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山東省要緊跟時代潮流,充分發揮山東省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推進農業科技發展國際化進程,引進國外農業科技的最新成果,并且注重農業人才的交流,學習先進經驗。只有加強與先進科研機構的溝通與交流,努力實現互利共贏,才能為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實現農業強省這一目標。

作者:宋玉華 單位:山東省臨朐縣農業局

[參考文獻]

[1]陳祺琪,張俊飚,程琳琳,等.農業科技資源配置能力區域差異分析及驅動因子分解[J].科研管理,2016(03):110-123.

[2]鐘秋波.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創新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3]陳萌山.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提升農業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J].農業經濟問題,2014(10):4-7.

[4]蔣和平,劉學瑜.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研究評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4(04):1-9.

[5]韋志揚,蒙福貴,李思源,等.廣西“十三五”農業科技發展路徑研究[J].南方農業學報,2014(05):898-905.

[6]王雅鵬,呂明,范俊楠,等.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特征、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5(02):161-167.

[7]萬敏.面向農戶的問題解決型農業科技知識服務系統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