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在水保防護林應用存在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1 07:19:00

導語:楊樹在水保防護林應用存在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楊樹在水保防護林應用存在問題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楊樹水保;問題;對策

論文摘要總結了不同種類楊樹在浮山縣水保防護林中的具體應用,針對楊樹在水保防護林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防治對策。

楊樹品種繁多,適應性廣,在水保防護林中廣泛應用,但也存在與農作物爭光爭水爭養分的矛盾,一定條件下會對長久性的攔擋工程造成潛在威脅。浮山縣在用楊樹作為水保防護林的過程中,采取“避、錯、混、斷、續、補”等措施,利用其優勢,克服其缺點,有效地起到了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

1不同種類的楊樹在水保防護林中的具體應用

(1)小葉楊的特點是根系發達,用它來保持土壤,減少土壤流失效果好,在荒山水保造林中被廣泛應用。

(2)青楊的特點是樹冠濃密,落葉豐富且易分解,用它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在水源涵養林中被廣泛應用。

(3)箭桿楊的特點是生長迅速,郁閉度高,能在林下形成良好的枯枝落葉層,可起防風屏障作用,常用作農田防護林樹種。

(4)群眾楊是耐干旱、耐瘠薄,常作為護坡林樹種。

(5)青楊、大葉楊的特點是耐濕、抗沖掏,常作為溝底防護林和護岸林樹種,效果很好。

(6)箭桿楊根系發達,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抗風倒風折力強,且冠形端正,壽命較長,而修剪,抗灰塵,常作為護路林樹種。

2存在的問題

2.1與農作物爭光、搶奪水分

楊樹高大的樹冠能夠截留10%~30%的降雨量,在偏干旱的地區直接影響農作物的雨量接受,也很大程度上遮擋了陽光的照射,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光合作用,以致影響農作物產量。楊樹龐大的根系也大肆爭奪農作物的水分和養分,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和最終產量。

楊樹龐大的根系上下左右穿梭于田間,水平分布超過樹冠的1.5~3.0倍,深度可達樹高的1/4~1/2,而大量須根又集中分布在離地面20~80cm的范圍,這些根系大肆爭奪農作物的水分和養分,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2.2腐朽根系形成大小孔隙,對壩埂造成威脅

任何生物都有它的壽命,楊樹也不例外,天然林一般60年后,人工林在30年后便進入衰老期,當其衰老死亡后,其龐大的根系經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逐漸腐爛,形成管狀孔道和大小不同的孔隙,這些孔道和孔隙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改良土壤,但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便相互貫穿發展,使田埂、壩埂形成漏洞,造成水源的流失,甚至進一步造成壩埂松軟以致垮塌。

2.3生物風化造成巖體分解破碎產生流失

一方面,楊樹樹根在巖隙中穿插生長,引起巖石的崩解和破碎;另一方面,樹根的生命活動與死有機體分解所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起著重要的碳酸化作用,會對巖石進行腐蝕,使巖石更易受風化而造成新的侵蝕。

3對策

通過多年的水土保持實踐,我們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避、錯、混、斷、續、補”的措施,以充分利用楊樹的優勢,彌補其弱點,使其達到理想的效果。

(1)“避”——遠離農作物區域或壩埂種植,避開楊樹對農作物的光、水、肥的爭奪,避開其根系對壩埂造成的潛在威脅。

(2)“錯”——高低錯位,楊樹居低位,農田居高位,錯開楊樹根系與農作物根系的土壤區域,減少楊樹與農作物之間爭光搶水奪養分的矛盾。

(3)“混”——喬、灌、草相結合。靠近農作物的種好草,再后為灌木,最后為喬木,一方面可以防止淺層塊體的運動,另一方面可防止楊樹龐大根系與農作物爭肥搶水。

(4)“斷”——斷溝栽植。在楊樹栽植帶以下2m處,開挖一條與林帶平行的梯形斷溝,溝深1.0~1.2m,上寬1.2~1.5m,底寬1.0m左右。

(5)“續”——連續栽種。針對衰老死亡根系等會造成孔隙的問題,可對樹種及時更新,保持樹種栽種的連續性,利用新的根系進行再次穿插,填補舊孔隙。(6)“補”——補其他措施。單純的楊樹栽植很難滿足不同條件下的水土保持要求,林草措施應與農耕措施、工程措施有效結合,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為減輕楊樹龐大根系對土壤巖體的生物風化作用,一是可以在楊樹下種植耐蔭性草被,二是可以做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巖體的穩定性。

總之,采取什么措施,要根據實際生產條件、立地條件選用,只要應用得當,楊樹在水土保持中的優越性就可以充分發揮,取得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4參考文獻

[1]劉文超.防護林對農田水分過盈吸收的防治措施[J].中國水土保持,20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