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產養殖應對措施
時間:2022-07-05 10:45:35
導語:淡水水產養殖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北方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進行淡水水產養殖業,但是,由于各種問題的不斷產生,致使北方淡水水產養殖一直是裹足不前。因此,相關的研究者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對北方淡水水產養殖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探討。尤其是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也越來越重視北方淡水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本文就對此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1北方淡水水產養殖中存在的問題
1.1環境污染嚴重
北方現階段的淡水水產養殖主要實施高換水率、高投餌率、以及高密度等模式進行養殖,雖然可以提升養殖的效率與產品的質量,但給周圍環境造成了很嚴重的污染,尤其是養殖地附近的水體,恐怕已經無法恢復以前的狀態。與此同時,隨著養殖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1]。
1.2爆發性疾病
在北方的淡水水產養殖中的繁殖季節,會出現很多爆發性疾病,已經嚴重阻礙到水產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北方的北方淡水水產養殖中,爆發性疾病的危害極其嚴重。爆發性疾病具有治療困難、類型廣泛、以及時間短等特點,因此,這種爆發性疾病一旦出現,立即迅速傳播,會導致淡水魚大面積的死亡。
1.3養殖技術落后
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北方淡水水產養殖的技術比較落后,由于大部分的養殖人員的專業能力較低,對于先進的養殖技術的要領也掌握不住,因此,無法在北方淡水水產養殖中融入先進的養殖技術,致使養殖業的產量低、發展也不穩定[2]。
1.4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北方淡水水產養殖中,一直都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造成很多嚴重的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如下:養殖人員的技術得不到提升;養殖人員缺少工作積極性以及科學的管理理念;養殖戶與養殖人員技術脫節;養殖戶得不到先進的養殖理念與養殖技術;養殖戶的環保意識無法與時俱進等。這些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北方淡水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2北方淡水水產養殖的技術應對措施
2.1加強綠色漁業的發展
面對北方淡水水產養殖的環境污染不斷加劇,養殖戶應加強綠色漁業的發展,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對養殖戶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養殖戶的無公害意識;相關部門應加大人力、財力的投入,不斷開發新的魚類養殖品種,并嚴禁使用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進行養殖;加強當地政府部門的重視,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共同進行綠色漁業的發展[3]。
2.2主動學習新技術
對于北方淡水水產養殖中的爆發性疾病,相關部門必須定期組織養殖戶進行新技術的學習,并有效掌握與判別各種魚類的病癥特點,并進行追蹤記錄,可以及時發現魚類爆發性疾病的規律與原因,沉著應對,可以提前進行保護或預防。與此同時,養殖戶還要不斷對養殖飼料的選擇方面進行深入的學習,以此減少魚類爆發性疾病的發生。
2.3提高養殖技術水平
對于現階段的淡水水產養殖戶而言,必須提高自身的養殖技術與科學管理理念,可以定期參加一些相關的技術培訓或者技術探討等活動,進而參觀一些優秀的養殖產業并學習經驗。與此同時,養殖戶還要了解當下消費者的特點以及市場行情,在科學技術的指導下,提高漁業的產量,進而增加經濟效益[4]。
2.4完善管理機制
對于北方現階段的淡水水產養殖的發展而言,應在短時間內快速完善水產養殖業的管理制度,確保養殖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與業務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與此同時,還要在各大淡水水產養殖戶中加大管理機制的宣傳,確保養殖戶可以在法律法規的保護下積極地進行淡水水產養殖業,進而提高養殖業的經濟效益,以此促進漁業的健康發展。
3結論
北方淡水水產養殖業若想長期穩定發展,就必須引進新的主動學習新的技術,并在此基礎上提高現有的養殖技術,以及從本質上完善淡水水產養殖的管理機制,進而可以有效的把握好市場的發展方向,并加強綠色漁業的快發展,才能促進北方淡水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以此提高經濟效益。
作者:何海龍 單位: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增殖保護站
參考文獻
[1]蓋春雨.淡水養殖過程中的環保問題與應對措施初探[J].新西部(理論版),2016(03):23,25.
[2]韓坤煌.我國水產種業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福建水產,2015(09):495-501.
[3]王凱.中國淡水水產養殖業的水環境影響及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03):99.
[4]邢萬茂.淺談五大連池市淡水養殖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黑龍江水產,2014(06):17-19.
- 上一篇:水產養殖機械推廣應用與思考
- 下一篇:水產養殖病害防控技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