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水產養殖的關鍵措施

時間:2022-10-15 11:33:56

導語:發展綠色水產養殖的關鍵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綠色水產養殖的關鍵措施

綏濱縣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位于松花江下游與黑龍江兩江交匯圍成的三角形區域地帶,三面臨水,水面資源和水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發展漁業生產的資源潛力巨大[1]。綏濱縣立足本縣漁業資源現狀,以漁業提質增效、綠色發展、漁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力度[2],按照《關于印發黑龍江省2020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黑農廳函〔2020〕412號)要求,全面落實綠色養殖“五大行動”,力爭實現漁業發展、漁民增收。

1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技術

綏濱縣最初是21世紀初開始開展稻田養魚,主要推廣稻田放養鯉魚夏花魚種模式,畝放鯉魚夏花魚種70尾~100尾。2013年作為示范縣承擔了農業部“稻田綜合種養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極大地推動了稻漁綜合種養技術在綏濱縣的推廣。2020年,綏濱縣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了30余萬畝,在全縣9個鄉鎮分別建立了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做到了每個鄉鎮都有示范區,其中兩處省級綜合種養示范區。通過稻漁綜合種養技術示范推廣,實現了魚稻雙豐收,每年可為農民增加純收入3000多萬元,同時稻田養魚還減少了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分別減少50%以上、20%以上),提升了水稻品質和安全水平,為發展綠色有機大米提供了技術支撐,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綏濱縣稻漁綜合種養還涌現了許多典型,其中有代表性的示范戶是綏濱縣忠仁鎮富山村農民周厚超,2019年在綏濱縣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利用690畝稻田開展稻蟹共作和稻魚共作模式種植,按照有機水稻生產技術標準生產,其中500畝稻田開展稻田培育鯉魚種示范。加高加固了田埂,安裝好攔魚柵,放養規格3cm~4cm的鯉魚夏花魚種90尾/ac。收獲魚種8.1kg/ac,平均尾重150g,成活率60%。培育的2500kg魚種以6.00元/kg的價格出售給當地一家魚種場越冬,銷售收入15000.00元,其余1400kg以5.00元/kg的價格上市銷售,銷售收入7000.00元。沒有銷售的魚種的自家食用和送給親戚朋友。魚種銷售收入45.00元/ac,水稻增產2.9%,增加產量8.7kg/ac,增產大米4.8kg/ac,增加收入180.00元/ac。扣除魚苗和人工費30.00元/ac,兩項增加收入合計225.00元/ac。與水稻有機單種相比,增加效益195.00元/ac。在他的帶動下,周邊許多稻農也開展了稻田綜合種養,實現了稻魚雙豐收。

2開展生態養魚技術示范

池塘養魚是綏濱縣傳統的水產養殖模式,也是主要的生產方式。過去池塘養殖魚類品種以鯉、鰱、鳙等大宗淡水魚為主,由于大宗淡水魚價格長期低迷,養殖效益差,導致漁民養殖積極性不高。為推進全縣池塘養魚再上水平,提高養殖效益,綏濱縣打造了一批池塘生態養魚健康示范場。通過池塘生態養魚健康示范場引領和帶動漁民調整養殖品種結構、改進養殖方式、提升養殖技術水平。在池塘養殖品種結構上,加大了方正銀鯽、彭澤鯽、興凱湖大白魚、黃顙魚、鱖魚、青魚、泥鰍、團頭魴等名優魚類放養比例。在苗種規格上,投放大規格魚類苗種,采用自動投料機投喂,實現了魚類提前到夏季上市,夏季是魚類上市的淡季,此時進行魚類商品魚銷售的價格比較高,一般每公斤可比秋季上市多賣2.00元多,畝增效近千元,這樣可顯著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在水質調控上,積極推廣光合細菌、芽孢桿菌、EM菌等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技術。同時綏濱縣在部分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了智能化互聯網管理平臺,實現了魚類養殖向智能化養殖的跨越式發展,養殖科技水平邁上了新臺階。今后,綏濱縣還將積極開展養殖尾水處理示范,對養殖尾水進行多級處理后再循環利用,實現養殖水體零排放。另外,加快了黑龍江、松花江兩江沿線的江汊支流、自然泡沼的水面資源的開發利用,發展江水生態養魚,2020年生態養魚面積達到6000多畝。

3推進用藥下鄉及用藥減量行動

制定了《綏濱縣用藥下鄉及用藥減量行動的實施方案》,積極協助省農業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的水產品例行監測及監督抽查工作,沒有出現陽性樣品。積極組織開展規范用藥及魚病診治培訓,除選派專人參加省、市舉辦的專題培訓班外,在縣級舉辦養殖場戶、基層技術推廣人員參加的培訓班,主要講授了黑龍江省常見魚病診斷及防治方法、水產養殖用藥規定、水產養殖禁用藥須知、水產養殖安全用藥基礎知識、魚病防治常用藥物及漁藥使用應注意問題等。同時,發放《2009~2011年黑龍江省水產養殖安全用藥技術》《黑龍江省常見魚病防治技術》《漁藥減量使用技術指南》《漁藥使用風險管控疑難問題精解》等技術資料100余份。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有關工作受到了一定影響,下半年積極推進中。綏濱縣水產技術服務中心的水產技術人員深入到養殖場戶指導科學用藥,指導記好養殖用藥記錄;還指導場戶通過發展生態養殖、使用優質苗種、重視疫病防控、指導規范用藥、加強生產管理,養殖場戶減少用藥量50%以上。既節約了水產養殖用藥成本,也提高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讓本地消費者吃上了放心魚。綏濱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加大了水產養殖用藥檢查力度,杜絕了養殖場戶使用違禁藥物現象。

今后,綏濱縣將培訓水產技術人員,開展藥敏試驗,指導漁民科學用藥。所謂藥物敏感試驗(簡稱藥敏試驗)是指通過對病原微生物對各種抗菌藥物的敏感程度的測定,遴選最有效的抗菌藥物,以指導魚病治療合理選用抗菌藥物的微生物學試驗[3]。

參考文獻:

[1]李強.綏濱縣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水產,2019,(6):18-20.

[2]杜光輝.綏濱縣水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戰略[J].黑龍江水產,2018,(6):17-18.

[3]施錄祿.開展藥物敏感試驗工作推進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J].黑龍江水產,2018,(3):9-11.

作者:張曰亮 單位:綏濱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