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時間:2022-08-29 05:00:04
導語:土地整治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土地整治導致生態環境污染的原因由于土地整治過程中導致生態環境遭受污染,究其原因,是因為對其不完全了解,主要目的則是增加耕田面積,使土地質量得到提升,增加農作物產量,但是由于人們的不完全了解,只重視耕田面積,卻忽略了土地質量和環境的問題。1.2土地整治導致生態環境污染的基本方法根據不同區域做具體分析,策劃出相應具體的土地整治規劃方案,從空間層面分析,融入專家的判斷。首先,把土地如何使用以及本區域的具體環境做詳細分析。其次,要全面了解土地整治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原因,具體區域具體研究,制定詳細的規劃。最后,根據結果,假設出所有可能出現的異常現象,再制定具體解決方案。
2土地整治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地區環境的好壞取決于是否存在污染物。我國現在已經大范圍規劃土地整治工作,但這是一件難度較大的工程,在整治過程中以經濟效益為重點,進而忽略了周圍的生態系統環境,土地整治可以使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給人類帶來便捷,卻給生態環境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響[1]。例如,品種單一化,大面積連片栽植,這樣很容易導致土壤中各種細菌減少。2.1對水資源造成危害。在土地整治過程中,農田灌溉、城區綠化等工作中需要大量用水,這樣很容易導致水資源短缺,也會給水資源造成污染。如果人類長時間飲用被污染的水,會導致身體受到損害,造成腸胃的疾病,如胃炎、結腸炎等等。如果被污染的水進入到腎臟,腎則會受到水的污染而功能衰退,增加了腎病發作。同時,對于人體的各器官均會造成影響,血液過濾要有肝臟的功能,但由于長時間受到污染水的影響,機體血液質量降低,造成肝病發生。此外,由于肝臟過濾不干凈,污染的水分子在血液殘留,通過血液流動進入到人體的心臟,再通過肝臟進入至全身的血液中,造成身體對于外界環境變化敏感性降低,細胞原材料質量不斷下降,使人類免疫力不斷下降[2]。2.2對土壤造成危害。土地整治實施過程中,將平時不經常使用的土地或者將凹凸不平的土地通過技術進行調整,這樣很容易對土地造成傷害,當然如果合理的整治會使土壤的質量變好,如果處理不當則使土壤質量下降,減少生產量,嚴重的還會引起水土流失的現象,還有可能造成當地氣候惡化。另外,在土地整治過程中,為了增加產量,利用不恰當的做法會導致土地營養減少,生產力下降,甚至還會引發土壤侵蝕、土地荒漠化等現象。2.3影響社會環境、經濟發展。土地整治實施的工程中改變了原有的生態系統,它需要大量借助水資源、樹木以及田地開展整治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會影響生態系統,導致水資源遭受污染,土壤被破壞,大氣受污染等。需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土地整治過程中包括不經常使用的土地進行改造、開墾從未開發過的土地、運用不合理的土地,當然這些工作對當地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大量的農作物用地被占據,使農民無法工作,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3]。對于從未開發過的土地來講危害極大,因為這樣的土地已經融入到大自然內,如果將其改變,相當于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如果處理不當出現差錯,將會使當地的生態環境永久毀滅,比如說,處理不當將會出現土地沙化、洪澇災害、氣候惡劣現象,如想恰當處理,一定要全方面做出評估,考慮一系列后果,并且制定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3基于環境保護的土地整治規劃評價體系完善對策
3.1增加環境保護相關的評價指標。第一,建立科學合理性的指標。根據不同地區反映出不同的生態環境,選取的指標必須要清晰有效,避免重復。第二,建立系統完備性的指標。在生態系統中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它們互相約束并具有獨立性,所以應具體思考,明確評價層次,組建完整指標。第三,建立有可比性指標。選取指標首先要考慮數據是否完善,如果有缺損則不能計算,所以在選取指標過程中一定要仔細。第四,建立動態發展性指標。選取指標過程中要考慮是否在社會發展階段有連續性,還要考慮它是否有可比較性。第五,建立可操作性的指標。在生態系統中由于因子不同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在選取的過程中主要考慮重要部分因子,確保所獲得的評價是有效的。建立科學合理性的指標、系統完備性的指標、有可比性指標、動態發展性指標、可操作性的指標,合理使用,期間定期巡查,嚴格監管,明確目標,在巡查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不斷完善各種指標。3.2重視生態環境,提高保護意識。土地整治過程中要善于了解農村生態環境的特點,在化肥的生產、農藥的使用等方面嚴格管理,提倡純綠色無公害食物,避免農藥和化肥的殘留物給環境帶來污染。重點保護水資源,大力提倡種植水生物,禁止砍伐蘆葦,這樣可以有效的凈化水資源,同時為陸地上的植物提供干凈無污染的水分。與此同時,支持農業的發展,保障農作物產量與質量。3.3加強土地整治規劃。首先要大量考察當地的具體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制度,實施過程中嚴格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保護生態環境[4]。3.4改變土地資源的使用。在考察過程中根據不同地區做具體分析,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考察,設置不同的方案,結合農耕合理的使用,防止在整治過程中土壤質量被破壞。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土地整治規劃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比較大,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水資源污染、對土壤的質量造成危害以及社會環境和人類的經濟帶來影響,由于不良的土地整治造成的沙塵暴、洪水災害等問題經常會出現,因此在進行土地整治工作之前,一定做好相關工作,不斷完善各項指標,減少因為土地整治而為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丁燦,周琳琳.農村土地整治環境效益綜合評價———以商丘市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8,(24).
[2]陳秋林,沈彥.生態安全視角下的土地整治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以湖南省平江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7,(20).
[3]魏洪斌,羅明,鞠正山,等.中國土地整治“十二五”研究重點評述與“十三五”研究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17,(2).
[4]王娜娜,鄭吉林,唐慶,等.川東淺丘區土地整治規劃環境影響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5).
作者:林軍維 單位:甘肅省自然資源規劃研究院
- 上一篇:城市人文景觀設計研究
- 下一篇:兒童景觀設計策略研究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