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豬生態養殖及前景

時間:2022-01-09 10:27:04

導語:內江豬生態養殖及前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江豬生態養殖及前景

摘要:內江豬以適應性強、雜交配合力好、肉質鮮、前期生長快、體型大等優良性能而著名,是我國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開展豬種雜交選育的優良親本之一。本文從豬場選址、飼養方式、豬種選育、肉質保純、疾病防控等方面簡述了內江豬生態養殖的要點,并展示了其發展前景,為內江豬品質的提升、品牌的樹立發揮了一定作用。

關鍵詞:內江豬;生態養殖;發展前景

內江豬以適應性強、雜交配合力好、肉質鮮、前期生長快、體型大等優良性能而著名,是我國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區開展豬種雜交選育的優良親本之一。內江豬主產區位于四川省內江市、內江縣,以內江市東興鎮一帶為中心產區,史稱“東鄉豬”。目前“內江豬”商標及“內江豬”農產品地理標志已形成初步品牌,為保種繁育和推廣養殖奠定了基礎。內江豬的養殖目前僅內江種豬場一家,保有種群170多頭,屬于瀕危地方品種,需要發展地方品種,提高品種的保有量。為此,內江豬應展開生態養殖,在散養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管理、環境優化、疾病防控、性能測定、肉質保純等措施來提升產品品質,樹立產品品牌,提高內江豬的豬肉品牌價值。

1內江豬生態養殖

1.1豬場選址。近年來規模化豬場發展迅速,逐步替代散、亂、差等的小型養殖模式,這也是我國養豬產業降低飼養成本、縮小使用面積、提高養殖效益的發展方向。但是針對內江豬的特點,規模化對其是不利的。應在散養的基礎上逐步釋放其天性,根據當地的環境特點建立生態養殖,以提高內江豬的品質及優勢。為此,在豬場選址方面,首先,選擇在具有疾病隔離、環境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區建立散養養殖場地。其次,豬場應建在坡地或地形落差較大的地區,便于豬群運動。再次,豬場應建在糧食產區,便于飼料粗糧與精糧的選擇及運輸,降低成本。最后,建設豬場時,母豬產房按新型模式、保育育肥豬按散養模式為主進行設計。建立豬群的運動通道,使豬群每日達到3~5km的運動量。1.2飼養方式。目前,內江豬采取傳統的飼養方式已經越來越少了,因其養殖周期長達10~12個月。在養殖商業化推廣中,飼養方式可以有所改變,或散養,或放養,多點分開,距離在3km以上,通過傳統飼喂方式與現代管理模式相結合來提高養殖水平。也可通過莊園飼喂模式與傳統種養結合來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效益。母豬產床模式可單圈飼喂,方便配種和產仔。1.3豬種選育。內江豬種豬場是國內唯一的種豬保育基地,在內江豬品種選育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優勢。參照內江豬的生理特點選育合適的種豬。第一,了解內江豬的基本特點:內江豬的性成熟較早,小公豬(56.4±2.82)日齡出現交配行為,(105±6.5)日齡第1次使母豬受孕。小母豬的初情期為(117.7±8.37)日齡,(131±9.07)日齡能受孕,成年母豬在發情期排卵平均為15個,交配受孕后22~60d胚胎死亡率29%,內江豬屬中等繁殖力,青年母豬窩平均產仔9.04頭,成年母豬每窩平均產仔10.5頭[1]。第二,觀察內江豬的外形結構,具備明顯的內江豬特點:四肢健壯,體長、體高優秀,健康無病,外生殖器官發育正常,有效乳頭數在6對以上[2]。1.4肉質保純。內江豬豬肉皮脂厚、富含膠原蛋白,肌肉呈大理石紋狀。肉質鮮嫩,彈性好,細膩爽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3]。因其雜交配合力好,與長內、約內雜交后在料肉比、日增重方面均有非常好的優勢,且對肉質影響不大,在飼養過程中的數據測定料肉比一般在3.1~3.2,日增重在650~700g,在地方品種方面已經有較好水平。但是,內江豬在生態養殖方面,為了保證肉質純正和原始風味應盡可能做保種,以提供更好的種源維持其豬肉的純正。內江豬作為地方品牌品種,純種豬育肥方面達90kg體重的平均日齡為190.25d;平均屠宰率為71.488%;平均瘦肉為41.141%[3]。這對用于商業推廣更具有市場價值,突顯了商品的特性,因此,肉質的選定要以純正風味為主。1.5疾病防控。喘氣病是困擾內江養殖戶的重要問題,是內江豬高發疾病之一。喘氣病會直接降低生長育肥豬的生長速度和料肉比,也會隨疾病的嚴重而誘發其他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死亡。該病主要存在于保育與育肥階段,長期寄于呼吸道支氣管腔上皮纖毛,破壞纖毛的生長,導致纖毛脫落誘發咳嗽、喘氣。建議在飼料中添加支原凈等藥物進行預防,一般添加量在125g/t,配合氟苯尼考和多西環素各1kg/t連續使用1周即可。針對仔豬、育肥豬長期出現喘氣病的情況,可以在21日齡免疫喘氣滅活苗2mL/頭,可使仔豬盡早產生免疫力,減少育肥豬的感染機會。后備豬建議在180~200日齡接種喘氣滅活苗2mL/頭,使母豬獲得免疫力,保證仔豬后期獲得免疫抗體。消化系統疾病及繁殖系統疾病依據常見豬病的治療原則即可進行有效防控。

2內江豬發展前景

內江豬具備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味道純正的特點,可以利用其特點發展飲食旅游、烹飪等產業。通過商業旅游、臘肉、特色烹飪等方式進行發展,提高消費群體對內江豬的認識。還可以讓消費群體體驗養殖環境和飼喂方式,以便其心理達到目測安全、健康的目的。尤其在綠色、健康、無公害、生長周期長、肉質鮮嫩等方面做好自有品牌是重中之重。目前,內江豬已被農業部列入畜禽遺傳資源重點保護品種名錄,是自然資源的傳承品種,這更有利于發展和推廣旅游和食品兩個產業,以改變內江豬瀕臨滅絕的現狀。

參考文獻

[1]段誠中,唐顯作,李宴群.內江豬的選育及利用[J].豬業科學,2008(12):92-94.

[2]李興霞,付偉麗,岳興建,等.內江豬保種選育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8):59-60.

[3]陳帥.內江豬品種特性及生態養殖[J].四川畜牧獸醫,2014(9):45.

作者:李光輝 單位:四川省內江市種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