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
時間:2022-01-11 14:44:27
導語: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振興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國家戰略,當前發展休閑農業正當其時。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休閑農業主要集中在城區附近的鄉鎮,休閑農業發展蘊含著巨大的潛力,但是也存在起步晚、經營模式單一、產業規模小、管理水平落后、品牌少、缺乏整體規劃和宣傳等問題,今后政府必須加強引導、強化扶持,樹立休閑農業樣板,創新發展模式,塑造產業特色品牌,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以滿足農民增加收入、實現美好生活的需要。
關鍵詞:西安市高陵區;休閑農業;產業發展
陜西省是西部地區的重要省份,農業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新時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不斷降低碳排放,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減少對生態的污染,構建萬物和諧的生命共同體,防止只看到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的短視做法。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歷史進程中,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為此,發展休閑農業是新時代創新農業經濟發展路徑的好方法。陜西省高陵區經濟區位優勢明顯,發展休閑農業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環境,本文根據高陵區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因地制宜地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分析,提出了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發展休閑農業的相關對策。休閑農業是農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的有機整合,鄉村農業從傳統的農業生產中升華出來,結合旅游業,形成具有較高文化含量的新型服務業[1]。根據這個概念,休閑成為農業增值的重大空間[2]。休閑農業經濟不斷產生新的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3]。休閑農業能夠把城市和鄉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有機聯系起來。廣大的城市里缺乏自然田園風光和農事體驗,人們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很快,而農村生活接近自然,生活節奏較慢,有純天然的瓜果蔬菜和美麗的田園風光,以及豐富多彩的農事實踐體驗活動,對廣大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正好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通過農村和農事活動的體驗,城市居民可以放松身心和愉悅心情,也可以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增強生態文明新理念,從而更加熱愛自然、敬畏自然和欣賞自然。不同地區農村的生態特色也可以更好地彰顯出來,發揮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經濟價值,也為廣大農村發展經濟和增加財富打開新的通道。當前中國社會已經不是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市場經濟在城鄉經濟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發展休閑農業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體現,更是當前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鄉村振興是美好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只有鄉村更美麗,生活才能更幸福;只有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才能更加具有平衡性和韌性。因此,西部地區更應該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陜西省是西部大開發的龍頭,西安市是陜西省的經濟政治中心,高陵區是西安市具有經濟發展潛力的重要地區,在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當前,發展休閑農業對西部鄉村振興和西部農民增加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高陵區地處關中腹地,位于涇渭河兩岸,西安市轄區北部,西銅、西禹高速公路橫穿南北,境內一馬平川,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稱,是西安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承載地和聚集地之一。全區下轄5鎮3街辦2管委會,總人口33萬,其中農業人口20.5萬,農業歷史悠久,土壤肥沃,渠井雙灌,光照充足,具有很好的農業資源優勢。近年來,隨著西安市行政中心北遷和高陵區被確定為省市級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縣的歷史機遇,高陵區大力扶持和發展集餐飲、娛樂、旅游、觀光和農產品采摘于一體的休閑農業,并通過加強管理規范經營、資金扶持提升檔次、制定優惠政策擴大規模,使休閑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當前高陵區休閑農業主要集中在城區附近的鄉鎮,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更多地具有了旅游消費的意愿。休閑農業發展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全區休閑農業可分為休閑農業示范園、休閑農莊、休閑農家、民俗風情旅游休閑產業園4種模式。有休閑農業產業示范園17個,主要是以園林苗木、設施果菜、水產養殖、休閑垂釣、農業觀光為特色的田園農業休閑觀光園。如通遠鎮尚石里仁村堡生態農業示范園、藥惠現代農業示范園等。其中,藥惠現代農業示范園是最大的休閑農業產業示范園,占地4200畝,屬于“西閆果蔬產業帶”范疇,既是西安市統籌科技資源重點示范園,又是陜西省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示范區改革試點高陵區三大重點園區之一,同時也是西安市大學生農業創業重點示范園。2013年西閻果蔬產業園和尚石里生態園2個園區被評為市級休閑農業園區,標志著休閑農業呈現快速蓬勃的發展態勢。有休閑農莊7家,主要以體驗農家樂為鮮明特色,例如藥惠管委會麥張村的三味園、石榴緣等。有休閑農家10家,集中在高永路沿線和西韓街北面延伸段,距縣城較近,是以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為特色,吸引游客吃住為主的休閑農業。有民俗風情休閑模式1家,主要是以展示關中農家風情民俗為特色的高陵場畔農耕文化生態觀光園,位于通遠鎮仁村[4]。
二、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休閑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起步晚,經營模式單一,產業規模小
從高陵區的調查來看,休閑農業起步較晚,各種配套設施建設還沒有完全到位,休閑農業設施檔次低、模式單一、產業規模小、布局簡單雷同,多是一些小打小鬧的以農家飲食為主的農家樂,或以果蔬成熟季節為主的采摘型休閑農業等,還只停留在簡單的觀光和特色餐飲上,對農耕文化挖掘不深,發展存在著無序性和盲目性。
(二)管理水平落后,品牌少
近幾年雖然休閑農業發展迅速,但就高陵區目前來看仍是以一家一戶生產經營為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宣傳力度小,服務人員的專業化程度不高、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低,服務質量差,品牌少,特色項目不多,資源分布相對松散。
(三)扶持力度不夠,缺乏整體規劃和宣傳
當前高陵區休閑農業基本上是自發組織,各自為政,家族式管理,缺乏相應的政府引導和扶持,忽視市場需求,盲目模仿開發,缺乏重點突出、覆蓋面廣的宣傳,規劃意識淡薄。
三、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發展休閑農業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政府引導,強化扶持
要結合高陵區當地實際,加強政府引導,把休閑農業作為新時期農業工作的新亮點、新突破。建議完善政府扶持專項資金,堅持項目帶動戰略,把休閑農業納入險種范圍,落實農戶生產性貸款政策,健全農業保險與救災相結合的農業風險保障機制。把休閑農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結合起來,重點加大扶持休閑農業園區道路的整修、水電設施、信息網絡、旅游資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產品品牌的宣傳等。鼓勵龍頭企業、工商企業、旅游公司等開發休閑觀光農業,成立休閑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扶持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景觀旅游休閑農業村鎮,不斷提升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旅游示范點培育力度[5]。
(二)因地制宜,樹立休閑農業樣板
發展休閑農業,不能跟著別人后面跑。三秦文化、小吃、民俗等都有陜西獨特的魅力,發展休閑農業就要要因地制宜,挖掘這些特色文化、人文景觀等,再融入民間工藝。要將節慶活動的文化性與體驗性、娛樂性與趣味性充分結合,突出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結合。要拓展教育示范功能,使農村特有的生活文化、產業文化和許多民俗傳承下去。實際生產中,應積極引進特種蔬菜瓜果新品種和花卉,彰顯人與自然和諧的豐收景象。尤其在城市周邊區域要以省內外游客、城市居民為主要目標人群,積極開展游客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的休閑娛樂活動。要樹立休閑農業樣板,讓城市居民在欣賞田園風光的同時,也能親自參與農務勞動、工藝制作等活動,還對城里的孩子起到一定的農事教育作用。
(三)創新發展模式,塑造產業特色品牌
經常開展農產品交易和科技文化活動,以模式示范引領休閑農業發展,促使休閑農業由農場式向公園式發展,著眼于市場需求,朝著一鄉一色、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方向打造休閑農業精品。大力開展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摘農家果”為主要特色的實踐體驗,帶動農民集中連片開發現代觀光農業,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結合當地優勢開發各種農業休閑觀光項目,此外,也可利用農業觀光園、科技生態園等建立農業科普教育基地等。
(四)規范管理,提升環境和服務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應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多渠道、多方式的技術培訓方法,提高休閑農業經營管理水平。要不斷增強廣大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提升管理水平,輻射帶動周邊農民發展休閑農業。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營造休閑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使農民真正得到實惠,才能更好地發展休閑農業。此外,品牌是提升高陵區休閑農業競爭力的發力點,應樹立品牌意識,不斷發展具有影響力的高陵區休閑農業品牌產品,優質優價,淵源不斷地獲得經濟回報。
作者:張濤 單位:西安航空學院
- 上一篇: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防治法律問題分析
- 下一篇:現代畜牧業發展問題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