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播種育苗技術探討

時間:2022-08-31 08:51:47

導語:藥用植物播種育苗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用植物播種育苗技術探討

摘要:短梗五加是北方地區地道的中藥材,發展前景廣闊。介紹了其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重點闡述短梗五加播種育苗技術,為相關生產和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短梗五加;特性;種子;育苗

短梗五加[Eleutherococcussessiliflorus(Rupr.&Maxim.)S.Y.Hu],灌木,是北方地區地道的名貴藥材。具有祛風濕,補肝、補腎,強筋骨,活血通脈等功效。藥物制劑主要用于治療風濕,腰腿痛,神經衰弱,跌打損傷等癥,具有良好的治療和調理作用。對于身體疲勞乏力,失眠健忘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對于身體的免疫低下,以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癥,具有最佳治療效果。具有抗衰老,抗疲勞,安神,強壯身體等保健作用。種、根、皮入藥,簡稱“五加皮”,治療脾腎陽虛、腰膝酸軟、體虛乏力、失眠、多夢、食欲不振等。具有治療痛風、祛濕、健胃、健脾、利尿等功效,短梗五加的種、皮、根也可調制成“五加皮”藥酒,或制成“刺五加浸膏”,其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早春時節,短梗五加嫩葉又是人們喜食的名貴山野菜“刺五加葉”。短梗五加在東北地區是優質的經濟樹種,是藥用、食用兼備的保健食品。東北地區廣泛人工栽培,其發展前景廣闊。

1形態特性

灌木或小喬木,高1.6~6.6m。皮深灰色,具裂紋。枝淺灰色,具小刺。葉紙質,長橢圓形,長6.4~16.6cm,寬2.3~8.5cm,先端較尖,基部楔形,無絨毛,邊緣具鋸齒,葉柄長1.6~11mm。圓錐狀花序,直徑1.7~4.1cm,花多數,頂生,總花梗長0.3~4.3cm,密被絨毛,花無梗,具白色的絨毛,邊緣具鋸齒,花瓣5,橢圓形,深紫色,長1.2~3.1mm,具絨毛,子房2室,筒狀。果實球形或橢圓形,深黑色,長0.8~1.9cm。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2生長環境

短梗五加喜光,喜肥,喜溫暖氣候,土壤肥沃、溫潤的沙壤土生長良好。耐寒、耐旱。通風、透光的采伐跡地分布廣泛。

3分布范圍

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山西等地分布廣泛,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國外朝鮮、俄羅斯等國家也有分布。

4繁殖方法

生產上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播種繁殖,根莖繁殖,壓條繁殖,扦插繁殖等,重點介紹種子繁殖方法。

4.1選地、整地

根據短梗五加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喜光等特性,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交替便利的地塊,進行秋整地。選地去掉土地砂石、樹根等雜物,之后平整土地,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kg,均勻施肥,深翻45cm,做寬70cm,高30cm的壟,之后灌1次大水。

4.2種子處理

短梗五加種子具有生理后熟特性,種子育苗,種子發芽率低,必須經過處理,才能提高種子發芽率。選擇優良特性的種子,經過嚴格篩選后,用2%高錳酸鉀溶液浸種4.0h,進行種子消毒。生產上比較成熟的種子處理技術是混沙變溫催芽法。播種前45天進行種子處理,把經過篩選消毒處理的種子,放入25~35℃的溫水中浸泡24h,之后撈出種子,瀝干水分,按種子和細沙1∶3的比例進行混合拌種,混合一定要均勻,種紗混合后濕度調控為60%~65%,裝入25cm×25cm×25cm的木箱中,每箱放入種沙混合物2kg,放置室內,1~10天室內溫度調控為15~20℃,經常檢查翻動種子,防治因透氣不好,種子霉變,結合翻動,室內濕度60%~65%。11~20d室內溫度調控為20~25℃,濕度65%~70%,加強室內通風次數,防止種子霉爛。21~30d室內溫度調控為5~10℃,濕度65%~70%,室內用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1次。31~45d室內溫度調控25~28℃,濕度70%~75%,增加翻動種子次數,每天通風2~3次,當種子有35%以上發芽裂口時,即可準備播種。

4.3播種

黑龍江南部地區4月下旬即可進行播種。播種前對處理的種子進行篩選,去掉霉變種子等,選擇健康種子,進行播種。播種前對苗圃地進形灌水,澆透,待大壟土壤見干見濕后,進行播種。采用條播,壟上開深3.5cm的淺溝,進行均勻播種,畝播種量9~10kg,播種后馬上覆蓋細土,覆蓋種子厚度2~3cm,輕輕壓實,馬上澆1次透水,搭設遮陽棚,進行遮陰。

5苗期管理

5.1澆水

短梗五加苗期水分管理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發芽率。根據床土見干見濕的原則,進行澆水,每次澆水要澆透,澆水時選擇空中噴霧方式進行,防止水流直接沖擊苗床的種子露出,造成種子生理干旱,影響種子發芽。遇到雨季,進行進行排水,防止水澇。苗木進入休眠期之前,澆1次封凍水。

5.2除草

除草的原則是除早、除小,未出苗時除草,輕輕拔草,避免帶出種子,出苗后除草不要傷及小苗,除草后輕輕壓實苗木的根部,防止因為拔草露出根系。

5.3間苗、補苗

當苗高10cm以上時,進行間苗和補苗,間苗的原則是留強去弱,苗距12cm,缺苗的進行補栽,補栽后及時補水,防止補苗緩苗。

5.4施肥

當苗木進入高生長期時,畝追施復合肥35kg,追肥時在壟上距離小苗根部10cm,挖5cm深的溝進行適量施肥,防止灼傷小苗。苗木進入休眠期之前,畝施鉀肥25kg。無梗五加栽植后每年追肥2次,第1次追肥在早春萌芽時進行;第2次追肥菜用無梗五加在采收后進行,果菜兼用在摘前1周進行,平均追肥施用量為腐熟有機肥45t/hm2以上,可配合施用適量氮肥、磷肥,施用量為2t/hm2。菜用無梗五加追肥時在行間開溝,果菜兼用宜在樹冠投影處開溝,溝深10~15cm,均勻撒入肥料后覆土,施肥后澆透水。

5.5修剪

當苗高10cm以上時,隨時對小苗進行修剪,去掉老葉、病葉、病枝、病株等,并集中堆積燒毀處理。修剪方法:(1)平茬修剪。當苗高15cm以上時,從根莖部進行平茬修剪。平茬作業選擇春季萌動前進行,剪去植株的地上部分,留茬高度不超過5cm,剪口要剪平,剪后剪口涂白防止傷流和病蟲害感染。(2)幼樹修剪。植株木質化后進行修剪。修剪的目的是修正樹形,增加樹冠面積,增加結果枝為目的,主枝高1.8m時,截斷,增強側枝發育。主枝短截后2周,修剪主側枝,原則是陽面多剪,陰面少剪,延長枝剪掉。(3)結果期修剪。以輕剪主枝和延長枝為主,剪掉細弱枝、病蟲枝和下垂枝。(4)更新修剪。樹齡大的植株,需要進行老樹更新修剪,方法是對主枝、側枝進行回縮重剪,達到老樹發新枝的目的。

5.6越冬

短梗五加1年生苗木木質化程度底下,越冬苗需要進行防寒處理,生產上常用的方法是遮蓋草簾。遮蓋草簾前1周澆1次防凍水,當苗床見干見濕后,進行草簾遮蓋。

6病蟲害防治

6.1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育苗的中后期發病嚴重。發病時主要危害幼苗的莖和根部,發病初期幼苗出現不規則的深色的病斑,幼苗萎蔫等癥狀,嚴重時莖和根部逐漸變成深褐色,直至幼苗干枯死亡。防治方法:(1)苗床要嚴格進行消毒作用,預防病菌傳播。苗床土壤用45%亞氯硝基苯500倍液消毒,或40%聚砹·嘧霉胺300倍液消毒,2種藥劑交替使用,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2)用苗病凈或利克菌等藥劑進行拌種處理。預防種子傳播病菌。(3)加強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時清除發病的幼苗,并集中燒毀處理。及時除草和松土,防止雜草叢生和土壤板結。苗期增加土壤肥力,促進苗木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4)苗期發病初期,噴施45%惡霜嘧銅菌酯600~900倍液,或40%聚砹·嘧霉胺500~700倍液,或25%甲基立枯磷乳油800~1000倍液,幾種藥劑混合使用,防止效果更好,發病嚴重時可幾種藥劑交替使用,連續噴施4次,每次間隔7天。

6.2蟲害

苗期蟲害主要是葉蟬。危害時以若蟲或成蟲刺吸幼苗莖葉的汁液,導致幼苗葉片和莖出現淺色的小斑點,危害嚴重時小斑點逐漸發展成大的病斑,嚴重影響苗木生長發育,最后致使苗木莖、枝條、葉片發黃枯萎而死亡。防治方法:(1)種子和苗床要噴施藥劑,預防蟲害發生。(2)施用農家肥時,一定要施腐熟的牛馬糞。(3)加強苗期管理,合理密植,加強通風透光。(4)結合休眠期苗木修剪,清除苗床的落葉、雜草及病枝、病株,集中燒毀處理,減少越冬蟲卵。(5)少量發生蟲害時,可利用蟲害的趨光性,可田間安裝黑光燈進行成蟲誘殺,可有效控制蟲口密度。(6)蟲害嚴重時,噴施7.5%的溴氰菊酯可濕性粉劑900~1200倍液,或55%殺螟松乳油800~1100倍液,2種藥劑交替噴施。

參考文獻

[1]楊坡,孫寶俊,劉娥,等.短梗五加食藥用價值及開發利用[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6(02):43-44.

[2]劉鳳華.短梗五加的利用價值及市場開發前景[J].生物學通報,2007(06):14-15.

[3]劉娥,郭軍,戴文佳.短梗五加豐產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0(07):191-192.

[4]劉寶同,薛鵬,潘杰,等.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術[J].防護林科技,2018(02):92-93.

[5]楚景月.短梗五加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09):94-95.

[6]吳菲.短梗五加人工栽培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7(06):39-40.

[7]吳力民,王永祥,潘永杰.短梗五加的人工栽培技術[J].防護林科技,2007(05):145.

[8]胡中成,鄭偉剛,陸錫其,等.香榧苗木立枯病癥狀及防治試驗[J].浙江林業科技,2005(01):56-58.

[9]李定旭,田娟,陳根強.葡萄斑葉蟬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J].昆蟲知識,1997(03):154-156.

作者:姜世全 單位:穆棱市興源鎮政府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