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和諧交通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9 03:07:00
導語:城市和諧交通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了構建城市和諧交通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構建城市和諧交通的基本內涵,構建城市和諧交通需要協調處理的基本關系以及構建城市和諧交通需要樹立的基本意識等問題。
關鍵詞:構建;城市;和諧;交通。
1、前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我們黨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辦專題研討會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動綱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
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帶來的不利影響,2004年建設部制訂了《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見》,確立了: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基本戰略。總理也提出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國實際的城市發展和交通發展的正確戰略思想"的指示精神,這對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既是一個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公益事業,是城市生產和生活的第一道工序,是保持城市正常運轉的樞紐,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城市公共交通系統應該在獲得優先發展的同時為人民群眾創造出更加安全、方便、舒適、快捷、經濟的服務,營造有利于城市持續、穩定、健康、和諧發展的社會氛圍,在保持城市穩定與發展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2、構建城市和諧交通的基本要求
2.1和諧交通的基本內涵
和諧交通,就是能夠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交通,能使廣大人民群眾的交通需求得到滿足的交通,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對運輸服務感到滿意的交通。和諧交通反映的是交通系統員工之間、交通系統員工與社會成員之間、交通系統與社會大系統之間、交通與自然之間和睦相處、協調相生的一種良性互動的狀態。具體地講,和諧交通就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公平共享、規范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環境友善的交通。城市交通作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
2.2構建城市和諧交通需要處理的五種關系
正確處理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與改革的關系。堅持統籌兼顧,處理好城市交通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是構建城市和諧交通的基本要求。城市交通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統籌兼顧,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以及社會能夠承受的程度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保證發展能夠持續、快速、健康地進行。因此,要按照客觀規律和科學態度辦事,在推進城市交通改革和發展的地程中,充分地、前瞻性地考慮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善于用創新的思維、改革的方法,去解決城市交通發展中的問題,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注重協調城市交通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各種不同群體之間、交通與環境之間和和諧發展。
正確處理城市交通系統與社會公眾的關系。要把城市交通的目標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提供讓社會公眾滿意的城市交通服務,取得社會各界對城市交通發展的認同和支持;通過信息公開和政務公開,提高社會各界對城市交通發展的知情度和參與度;通過樹立和鞏固親民、負責、為民、務實的城市交通系統形象,不斷增強城市交通系統對社會各界的親和力和影響力。
正確處理城市交通系統與外部行業的關系。城市交通系統是社會關聯系度很高的行業,比如與城建部門、環保部門、交警部門等都具有密切聯系。城市交通系統要主動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通過建立有效的協作對話機制,在制訂有關政策時全面系統地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和協調各種關系,形成有利于城市交通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推動力。
正確處理城市交通系統內部的各種關系。構建城市和諧交通,還必須注重協調城市交通系統內部的各種關系,尤其是要注重協調城市交通系統內部的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社會最基本的關系之一,沒有和諧的勞動關系就沒有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穩定協調的勞動關系。
正確處理城市交通系統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在城市交通不斷發展的地程中,要努力構建綠色環保和具有人文化的要求交通。尤其在中央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明確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后,作為城市交通系統要在發展過程中切實保護和全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3、構建城市和諧交通應該樹立的基本意識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研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城市交通發展的新要求,努力構建城市和諧交通,必須樹立六個意識:
3.1人本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以為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也是和諧社會的核心。構建城市和諧交通的核心原則。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交通發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與城市運輸生產力滯后的矛盾。只有城市交通不斷發展,才能為構建城市和諧交通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過程中,要認真落實"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公共交通優先即"人民大眾優先"。要把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適、快捷、經濟的出行方式,作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產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一項重要工作,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3.2規劃意識。加強城市交通的規劃工作,是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構建城市和諧交通的基本要求。目前城市出現的許多交通擁擠問題,都是缺乏規劃協調意識所造成的。因此,應該在廣泛調研和預測的基礎上,運用科技手段進行城市交通規劃總體設計。作為城市總體規劃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綜合交通專業規劃和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是城市交通建設和管理的首要環節。應該將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和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的編制和調整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以指導和規范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的發展,落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要認真分析和預測未來城市交通運輸需求,科學謀劃城市交通發展,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系統性,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3.3服務意識。城市公共交通屬于窗口行業,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高低,不僅直接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形象,而且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同時,大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對于構建和諧城市交通具有重大意義。要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城市公共交通的突出位置。要采取多種形式,強化管理,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和業務素質建設,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城市公共交通職工隊伍。
3.4安全意識。沒有安全,就沒有和諧。強化安全是構建城市和諧交通的必要條件,一定要把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城市交通工作的首要位置。當前我國的城市交通安全仍然面臨著十分艱巨的任務,一定要運用系統化、多元化的研究和管理。要建立加強城市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通過人性化的管理和引導,不斷提高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理解交遵守相關的交通規定。要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機制,健全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網絡體系。完善應急反應機制,做到事前能夠預防,事中能夠控制與處置,事后能夠妥善處理。形成"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社會支持、全員參與、綜合治理、齊抓共管"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模式。
3.5環保意識。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進一步增長,不僅給城市道路交通帶來巨大壓力而且造成城市污染更加嚴重,大量的汽車廢氣也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樹立城市交通的環保意識,就是要建設低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的城市交通運輸系統,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實現城市交通的發展目標,實現城市交通這說明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這是構建城市和諧交通的必然選擇。要控制城市機動車增加的速度,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為市民出行人步行和自行車創造更多更好的方便。要創建城市綠色交通系統。所謂的城市綠色交通統統不僅僅是城市生態的問題,還要考慮人們心理因素的改善,還要考慮城市交通與社會、與未來的和諧。
3.6科技意識。要以創新的思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推進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建設。加大科研資金投入,結合"數字城市"、"數字政府"等現代信息化工程,加強城市公共交通的科學技術應用研究,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進行改造,推進以智能交通為重點的行業科技進步,提高運營車輛、運營調度系統、查詢系統、場站管理系統等基礎設施的科技含量,促進出行者、交通工具、交通設施以及交通環境各要素間的良性互動,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 上一篇: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發展論文
- 下一篇:森林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產權制度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