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業科學畢業實習管理模式

時間:2022-08-24 11:14:53

導語:草業科學畢業實習管理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草業科學畢業實習管理模式

摘要:畢業實習是學生獲得市級生產知識的有效方法,是培養與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實踐環節。以塔里木大學為例分析草業科學專業畢業實習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闡述草業科學畢業實習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對如何構建畢業實習管理體系進行探討。

關鍵詞:草業科學;畢業實習;教學質量;考核方式;管理

新疆有1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天然草地占國土面積的34.4%,是耕地面積的14.43倍。新疆是我國畜牧業的主要產區之一,其草地資源(天然草地總面積5725.88萬公頃)、畜種資源十分豐富(可利用天然草場4800.68萬公頃,占全國可利用天然草場總面積的21.9%),因而新疆的草原資源為草業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疆內目前有兩所高校開設了草業科學本科專業教育,其中塔里木大學位于面積106萬平方公里的南疆,另外一所(新疆農業大學)位于北疆,獨特的區位優勢,為本校草業科學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舞臺。草業科學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塔里木大學歷來重視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比重。現行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實習共10周,實習內容包括草地植物分類、草地培育、草地資源調查、草原保護飼草料生產、羊生產學實習、牛生產學實習3周,因而草業科學本科生畢業實習具有時間跨度長、實踐能力要求高和學科綜合性強等特點,如何做好畢業實習管理,提高學生的實習積極性、主動性是擺在草業科學畢業實習管理的首要問題。

一、草業科學畢業實習考核方式的改進

草業科學人才培養方案對畢業實習的形式和內容都做出了明確細致的要求,但是在針對畢業實習管理過程中的考核的方式上并未做出明確的細則。普遍的做法是參考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實習報告質量,由班主任或實習指導教師打分,成績占實的100%,形成了學生的實習成績。但是問題在于,班主任或實習指導教師并未全程參與實習過程,對學生的實習質量并不是特別了解,如此一來,實習成績就帶有隨意性和不準確性。為組織、管理好畢業實習環節,保證草業科學畢業實習的質量,讓學生學有所得,采用學生實習結束后,每位學生進行實習匯報的形式進行綜合評定。具體做法如下:固定后備用。以實習點為單位進行匯報,每個人再以PPT形式進行匯報,PPT匯報可單人或組團進行,每個小組選派1人匯報,同組人員可適時補充,PPT匯報內容應包括:(1)實習單位名稱、實習時間、小組成員名單及各自專業、實習帶隊教師姓名和實習單位指導教師。(2)各小組結合草業科學專業理論和實際實習內容,對實習過程中遇到的生產實踐問題進行細致匯報,要求必須有原創性的實習照片,做到圖文并茂。草業科學專業可著眼草坪建植及維護、草場修復及維護、草種選育及栽培、飼草料加工與儲藏等。(3)實習收獲、感想及建議:①通過畢業實習教學環節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或專業技術;②實習過程中對社會的接觸了解及個人生活能力的鍛煉情況;③結合實習過程中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談談自己的感想或對實習的看法,可以對實習中好的方面給予肯定,對尚欠缺的地方提出改進的建議,為專業實習基地的建設提供依據。通過這種考核方式,不僅能夠督促學生勤于實踐,而且還能夠強化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使他們對該專業的興趣越來越濃,從而對課程內容掌握得越來越精。

二、整合畢業實習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

草業科學專業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最為緊密的專業之一,畢業實習包括草地植物分類、草地培育、草地資源調查、草原保護四個方面的實習,實習學分為1.5分,實計為15天。現有實習基地塔里木大學溫宿縣天山南山草原試驗站、塔里木大學牧草試驗站、新農開發牧草產業化生產基地、烏什大川草產品生產基地、巴音布魯克草原生態試驗站、拜城種羊場。在以往的實習過程中,將實驗方法講得較為詳細,而在實習過程中反而講得不夠透徹。在目前這種壓縮專業課學時的情況下,有限的課堂時間顯然無法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同時實習的時間浪費及內容簡化又制約了該專業達到預期培養目標的瓶頸。為此,畢業實習必須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實習要重在對方法的示范與講解。這樣理論課和畢業實習各有側重點,既合理利用了教學時間,又明確了學生的學習目標,使得學生學習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1.加強分組,明確責任,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以前的畢業實習僅有實習分工,缺乏明確的人員分組,往往在教師講解示范完以后,學生一哄而散,造成有的組人員云集,而有的組門庭冷落,從而難以維持正常的實習次序和保證正常的實習質量。總結以上經驗,在實習前就進行嚴格的分組,并明確責任,如小組片區化、取樣員、記錄員等。這樣,分組明確,責任到位,不僅彌補了準備工作和善后工作的不足,而且使教師易于管理,學生也逐漸形成了較強的機體榮譽感。2.結合實際,適當增加教學內容。由于學校所處南疆,氣候干旱,土壤鹽堿化嚴重,本專業應該側重加強對牧草的生產和草原的管理,以前的實習內容主要以實習指導為主,不外乎就是牧草的鑒定與分類和土壤取樣的常規方法。經過對學生的了解,發現他們就業大多在基層,除了傳統的教學內容外,尚需一些更為實用的操作技術,為此在完成大綱規定內容之外,還要給學生講解示范一些草原分類與管理的常用方法和技術。通過畢業實習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學生對草地植物分類學、草地培育學、草地資源學、草原保護學(嚙齒動物學、牧草昆蟲學、牧草病害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化和消化,使理論基礎與實踐緊密結合,使學生在實習中通過歸納各門理論課程從而形成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聯系緊密的草業專業知識理論體系,使學生運用草業知識理論分析和解決草業問題的能力得到升華和質變般的提高,使學生對本專業核心與精髓內容的體會二次發酵,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植物分類技術、草地培育方法、草地保護技術,并初步具備符合專業培養標準的技能素養。

作者:錢文熙 席琳喬 陳水紅 單位:塔里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