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畢業論文:淺談對信息技術課的幾點看法

時間:2022-10-08 03:34:00

導語:計算機畢業論文:淺談對信息技術課的幾點看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今世界人類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各國均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我們的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要適應未來的信息化社會,21世紀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世紀,21世紀對教育需求的特點也就是信息化社會對教育需求的特點。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許多發達國家已經認識到,信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基礎教育應承擔起培養這種素質的職責。從20世紀80年代起,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極有遠見地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從培養目標到課程內容的信息課程要求。我國也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國家教委決定:從2001年新學期開始,所有的高中必須將信息技術課列為必修課。我們烏蘇一中開設信息技術課已近四個年頭了。開始,人們把信息技術課稱為微機課,在認識上也有誤區,以為只是教學生打打字就行了,反正既不是必修課,更不是高考科目。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情況也變得嚴峻了,在不久的將來,信息技術課也許會被吸入高考中。而現在信息技術課還沒有統一的教材,對教材的探索也只是處在初級階段,如何開設信息技術課,開設哪些內容,成了眾多教師關注的焦點。我個人認為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下面我想具體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適應時展,內容不斷更新。當今社會,信息瞬息萬變,知識更新很快,在幾年前我們還生活在DOS時代,不知網絡為何物,連“因特網”這個名詞都沒聽說過,而現在連一個幾歲的兒童都知道Windows,word,excel,Internet。我們的教學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內容,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學以致用。網絡是一個新名詞,但卻是最讓學生著迷的,那絢麗多姿、精彩紛呈的網頁真是太神奇了?普通一個中學生也能做也來嗎?很多人被那精美的圖片,惟妙惟肖的動畫給“震”住了,覺得網頁制作深不可測。這個學期,我們舉辦了一個網頁制作小組,系統的講授了網頁制作方面的知識。同學們利用Photoshop制作圖片,還可將Photoshop和Flash結合做出動感十足而且非常精美的動畫作品放到自己的網頁上。有一個同學十分感慨地說,原以為網頁制作都是大學生們干的事情,原來我們也可以做,而且也挺容易的。通過實踐,學生學習了各方面的知識,還拓寬了知識面,真正讓我們的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二、加強程序設計教學。許多人以為:現在讓學生學編程完全沒有必要,我覺得這種觀點很片面。無論哪種計算機語言,都以極其豐富的內涵給學生提供了廣博的思維空間。有時一個程序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往往要費不少周折,包括設想、畫框圖、寫程、調試、修改、成功,常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會使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他們的創造性也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思維能力往往會得到跳躍式的提高。思維是能力的內核,能力是思維的外化和延伸,二者相輔相成。能力有了提高,不正是我們素質教育所期望的嗎?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只有富有創造力的教學主體,才能煥發學習主體的創造活力。教師要善于引導,比如Word97的教學中,當學生已掌握基本編輯方法時,對一些修飾性操作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體會,通過多媒體系統的傳送會使學生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自信,并逐漸養成求知探索的習慣,才能在應用中有所創新,有所收獲。四、不拘小節。也就是說不要過于追求細節,對一些應用軟件的介紹不必過于細化,不要把某些專業人員深入運用這些軟件時才碰到的問題,作為教學內容去“挖掘”探討。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避免走其他學科題海戰術的彎路,才能使我們的學生掌握信息課教學的真諦。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供我們借鑒;而且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飛速發展的技術。我還只是一個新手,但探索新的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卻是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創造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