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校園網組建與應用透視論文

時間:2022-12-28 03:49:00

導語:高職校園網組建與應用透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校園網組建與應用透視論文

論文摘要:建好高職院校校園網絡有利于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建網應做到經濟性、實用性、安全可靠性、可擴展性的原則。建網工作思路:加大校園網絡應用,促進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校各部門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組織成立課件制作組,組建校園網站對師生進行信息技術培訓,以國際互聯網為拓展,多方位多渠道充分利用校園網絡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管理。

論文關鍵詞:信息化計算機網絡校園網網絡應用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對校園網絡需求越來越大,校園一卡通、校務行政辦公系統所需采用的網絡技術日益復雜。隨著設備和管理系統應用的增加,維護和管理工作已越來越繁重,網絡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急劇增加,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加以解決。網絡管理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不能及時發現故障、無法預知潛在故障、故障排查比較費時費事、無法統計系統性能以及面對網絡威脅無法及時采取防護措施等,極大地影響了校園網的服務質量以及教學、科研等日常網絡應用,

分析了目前校園網絡管理現狀后認為,在信息化迅猛發展的今天,運行在校園網上的教學應用系統日益增多,每項業務系統對信息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對校園網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全面監控校園網絡的運行狀態,保證諸多關鍵應用系統穩定運行,急需建設全校統一的網絡管理中心平臺。

1校園網建設

校園網是學校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現代高等學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基礎條件。校園網建設為高校利用網絡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研究型自主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自由的教學與科研空間,從而推動了教育教學的整體變革。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加快信息化建設,將網絡資源應用到教學中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建設一個先進實用的校園網,必須對校園網進行了深人的研究。通過研究,確定正確的建網思想,考慮到網內所有設備的兼容性、互通性,把硬件設備選型和軟件系統的選擇統一考慮。在這一基礎上,本著結合實際、講求實用、高標準、安全性強、易管理和易擴充的原則構建了一套軟硬件環境。

拿我校的校園網建設來說,2000年9月,我院校園網建設工程正式啟動。考慮到一次投人資金有限,技術力量缺乏,學院整體的計算機管理、應用水平都較薄弱,我們決定從局部做起,以教學管理單項應用開發為試點,籌建綜合樓局域網。我院校園網一期建設以信息中心為主,總體采用以太網星型拓撲結構,東、西校區之間用單模光纖連接,樓宇之間的傳輸媒體也為單模光纖,網絡主干采用百兆交換以太網技術,工作組采用10/100M獨享式交換以太網技術,使用D-LINK二級交換機與500余臺終端用超五類雙絞線連接。

2006年學校開始規劃、籌建校園網二期工程。在二期工程中對校園網主干進行了全面升級,建成了覆蓋整個校園的以千兆以太網為核心、百兆到桌面的高效網絡系統,連接了綜合樓、教學樓、圖書館、實訓中心和后勤管理,在校園內所有教室和大部分的辦公室鋪設了信息點。在這個工程中,建立信息點約1500個,室外光纜5800米,室內光纜300米,樓內網絡布線40000米。校園網出口擴增為1OOOM連人Internet,l00M接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隨著校園網二期項目的建設,在我院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覆蓋整個校園的大型園區TCP/IP網絡,并通過寬帶城域以太網與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公眾信息網互聯。所有的網絡設備均選用國際知名品牌。網管中心的主交換機采用了Cisco公司的3750,路由器采用了Cisco3800,防火墻采用Cisco(思科)的PIX525,二級交換采用了Cisco2960。服務器采用THP580,HP380等高端設備,2008年我院購置了卡巴斯基網絡版殺毒軟件,安裝和殺毒都很方便,將病毒扼殺在搖籃中,有效的防止校園內病毒大規模的爆發。這些高性能的網絡設備為我們的校園網絡的穩定性和可擴充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無線網絡

無線網絡工程建設啟動于2006年,是在有線網絡基礎上提供安全、無縫覆蓋整個校園的互聯網和校園網的寬帶無線接入。對包含教學樓在內的所有教學樓階梯教室、會議廳、辦公室、圖書館、會議中心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無線覆蓋,讓師生們可以隨時隨地、無拘束的連接到網絡。利用原有完善的有線網絡結構,新的無線網絡建設在網絡互聯、安全防御等方面與有線網絡進行良好的兼容和互補,實現無線網絡認證計費無縫融合。校園無線局域網建立,實現了對有線網絡的補充,在無線網絡覆蓋的區域,師生們可隨時隨地接人校園網,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靈活性,也推進學校多媒體教學和在線教育的更廣泛應用。使用無線接人解決方案,節省了大量的布線成本,僅需要在每個教室或宿舍的每個樓層預留一至兩個以太局域接口,便可輕松實現無縫接人校園網。啟用無線接人解決方案后,如果教師、學生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或PDA,學校就不必再投人大量的資金來建設許多公共機房,在座位緊張的電子閱覽室,學生也不必再為上機發愁。

3網絡資源建設

從理論上講,校園網的應用應該帶來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效益和效率的提高,然而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嚴重缺乏直接制約了校園網應用,教育信息化建設不只是現代化的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要真正發揮校園網的優勢,必須有豐富實用的教學信息資源,近兩年,我校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逐步從以硬件基礎設施為主向軟件和資源傾斜。學院網站建設作為學校與外界溝通的窗口,代表學校在虛擬數字世界的地位和形象,校園網站已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校園信息化程度和社會聲譽的一個重要標志。學院網站始見于2000年,最初委托中華企業視窗建立我院主頁,現在我們自主管理、制作、維護直至開發,版面已進行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改版。目前學校主頁已形成擁有校園新聞、學院概況、院系設置、人才培養、教務教學、學生管理、師資隊伍、招生就業、校園文化等10多個欄目的綜合性宜傳教育網站。通過校園網站,不僅能夠及時地向社會展示學校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時也有利于外界深入了解學校,提高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

4系統軟件的建設

為充分挖掘我校現有精品課程資源的作用,同時加強網絡輔助教學力度,與高等教育整體發展趨勢相吻合,經過我校相關人員的調研、考察,大家一致認為網絡輔助教學軟件符合我們的各項需求。2006年,我校購買了Blackboard教學平臺,該平臺的購買為我校今后廣泛應用網絡輔助教學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同時購買了浙江大學開發的教務管理系統,基本實現教務管理網絡化和無紙化。學生成績錄人、學生成績統計、學期的課表、教務處通知公告、學生成績查詢及全院選修課的選課、排課全部在網上進行,大大減輕了院、系級和教務處的工作量,同時方便了學生。教務管理系統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務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并且從根本上改善了學院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的條件,形成了校園內部、校園與外部進行信息溝通的暢通的體系。

5網絡應用

校園網建成以后,如何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問題。再好的硬件設備,如果應用不好,校園網的建設可以說也是不成功的。而且從技術進步和學校發展來看,校園網永遠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不斷吐故納新,跟著學校的脈搏向前走,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對校園網平臺進行完善。

5.1注重后期開發,對校園網建設進行必要的完善

具有一套功能完善、信息強大的校園網信息管理平臺是校園網所必不可少的,也會給所有的使用人員帶來很大的方便。請專業網站建設公司與學院網絡中心相關人員共同建制學院網站,讓外面想了解學院的通過校園網站能充分了解,讓各個部門、系科能及時信息。同時知名教育行政系統開發商來學院建立適合學院行政辦公管理系統。

5.2更新觀念,搞好技術培訓,把校園網絡的應用真正落到實處

要更新干部、教師傳統的辦公、教學和生活觀念,就需要向們展示網絡的特點和優越性,反復強調網絡化辦公和網絡化學的歷史必然性。只有在觀念更新后,學習網絡知識和應用網絡技術才能成為其自身發展的一種迫切需要,從而激發其學網、用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網絡技術培訓包括對網絡管理人員和網絡應用人員的培訓。沒有對網絡管理人員的培訓,網絡就無法保證正常運轉,就無法開發適合于本校的應用軟件,校園網建設就是一個空架子。沒有對應用人員的培訓,校園網絡就沒有或很少有人使用,網絡建設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而這兩者中,我認為應當將對網絡應用人員的培訓作為校園網絡建設的重點,引導他們從網絡中獲取知識,將網絡應用于教學、科研和工作實踐;引導他們在網絡中提高文化和道德素養,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

以網絡應用促進學校教學、科研和辦公自動化的發展,反過來,再以教學、科研和辦公自動化的發展,促進網絡在更多領域、更大規模中的應用,從而實現網絡應用和網絡發展的良性循環。

5.3分層次對教職員工進行培訓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先對學校領導和中層干部進行了培訓,使他們掌握管理的技能;其次是對各科室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其熟練操作的程度;對教師的培訓是分層次、分階段地進行的。

網絡是新生事物,校園網絡的發展任重道遠。校園網帶給了傳統的教學新的活力,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校園網絡的建設應該說剛剛起步,方興未艾。無論從硬件建設上還是應用上,都需要我們積累經驗,認真探索。有變革才有發展。因此,如何建設好校園網、怎樣發揮校園網在教學、行政系統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們在目前首先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