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的開發

時間:2022-04-14 08:58:00

導語:小議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的開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的開發

摘要: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構建了一個綜合性的業務平臺,整合了所有的價值信息作為各部門決策的依據,減少決策風險,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其次它高速的運行平臺、檢索、分析等功能模塊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精確度。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系統分析;生命周期法

0引言

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因特網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為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1]企業要在新的世紀里參與市場競爭,對內必須挖掘效率潛力、規范管理,對外必須以變化越來越快的客戶需求為中心,所有這些都需要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來輔助企業管理和決策,因此開發一個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具有重要的意義:

1管理體制合理化

建立輔助管理信息系統,使信息處理由分散處理向集中處理轉變,使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轉化,既發揮了信息的綜合利用,又能提高信息的質量和數量,使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

2管理方法科學化

建立輔助管理系統之后,可充分發揮計算機運算能力的特點,利用數學模型對企業的管理活動進行定量分析。[2]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覺得的準確性,避免決策的主觀隨意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強預測功能,使管理者工作由粗變細,做到事前有預測,由被動變主動。

3加強企業管理的基層工作

輔助管理系統對基礎工作要求十分嚴謹,不經要求管理體制合理,規章制度健全,管理方法科學,還要求原始數據完整、精確。

4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

建立輔助管理系統之后,可以使管理人員從繁瑣、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進行調查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在開發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主要失敗原因在于:認識誤區,不能正確理解系統開發的重要意義,觀點片面;管理不善致使系統開發周期延長,經費超支,質量不能保證;缺乏好的總體規劃[3]。

故開發輔助管理系統需遵循一定的原則[4]:一把手原則;優化與創新原則;適用性和先進性原則;信息工程原則;面向用戶原則。

系統開發要注重運行環境的選擇:在企業計算機網絡支持環境建設中,要進行硬件設備、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計算模式等的選擇。[5]選擇時要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使整個系統具有先進性、實用性、可靠性、開發性和可擴充性等。選擇的內容主要有:

4.1網絡主要硬件設備的選擇,主要設備包括:①服務器②網絡關鍵設備。

4.2網絡計算模式,在網絡環境下,可共享資源的范圍和資源共享的方式有兩種:對等層資源共享計算模式和客戶/服務器計算模式。

4.3網絡操作系統的選擇,應考慮的因素有:硬件無關性、橋接能力、支持多服務器、支持多用戶、存取安全控制、網絡管理、用戶界面、支持多協議的能力等。目前廣泛采用的網絡操作系統主要有:NetWare、UNIX、WindowsNT、LINUX等。

4.4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選擇,按其設計思想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將網絡環境中運行的數據庫分為多用戶數據庫和分布式數據庫兩大類。

系統開發的常見方法有:結構化法(面向過程的方法)、信息建模方法(面向數據的方法)、面向對象的方法。[6]結構化方法是從業務過程或功能角度建立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信息建模方法是從數據或信息的角度建立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面向對象的方法是從將過程與數據封裝在一起,并視為一個整體的對象的角度建立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

接下來就是進行總體規劃:它是系統開發成功的基礎,是整個系統開發的綱領,是籌措資金的依據,是開發項目確立的依據。其主要內容包括:現行系統的初步調查、分析與評價;分析與確定新系統的目標,規模、擬解決的主要問題、功能結構、約束等;擬定系統的初步實現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確定項目的研制順序、研制方式,制定新系統開發的初步計劃。

規劃好系統總體結構之后,要做系統需求和邏輯功能分析,主要任務包括:現行系統的詳細調查;現行系統的分析評價;新系統邏輯模型的建立;書寫系統分析說明書。

接下來是系統設計實施階段:系統設計,是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根據系統分析階段所提出的新系統邏輯模型,建立新系統的物理模型,也稱物理設計。系統設計的目標,主要的衡量指標有:工作效率、可靠性、工作質量、可變性、經濟性。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硬件和軟件系統設計。模塊設計的原則:塊間耦合程度要盡可能的低;塊內凝聚程度要盡可能高;啟發式規則。

最后是新系統設計模型的具體實現。此階段需要耗費的資金、人力較多,占用的時間也最長,因此必須加強組織與領導,使整個系統實現工作有組織、有計劃、按要求、有條不紊的進行。主要任務有:軟件的編制與調試;數據的錄入與裝配;工作環境準備;人員培訓;系統說明性文檔的書寫;系統總調試與切換。系統調試需要掌握專業的軟件測試的方法,主要是對軟件的正確性驗證,其方法一般有理論法和實驗法兩種。理論法是屬于軟件正確性證明問題,是利用數學方法證明軟件的正確性。實驗法又可以分為動態測試(黑盒子法和白盒子法)和靜態測試法(包括桌前檢查、代碼會審等)。

參考文獻:

[1]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cleod,PrinticeHall,1998.

[2]ThomasR.Peltier.InformationSecurityRiskAnalysis.RothsteinAssociatesInc,2001.

[3]薛華成主編.管理信息系統(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4]陳圣國.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5]王彤宇,王秀紅.數據庫系統設計教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6]黃梯云.管理信息系統.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