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化建設的應用

時間:2022-08-02 09:11:00

導語: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化建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化建設的應用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它已經融入多種行業,其中在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化圖書館中成為較為典型的應用領域之一。文章從宏觀角度對人工智能信息服務系統的布局與框架進行了探討,并對于進一步優化提升人工智能的應用范圍以及應用效率進行了兼具針對性與全面性的科學探究。其內容包括人工智能與數字圖書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必要性,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意義,基于人工智能的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形式分析。

關鍵詞:圖書館;人工智能;數字圖書館

當世界進入21世紀20年代,科學技術在深度和廣度上的迅速提升,使得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同樣進步飛速,不僅相關理論不斷突破,實踐應用方面亦是屢有創新。通過人工智能背景下圖書館數字信息服務的發展脈絡與當前情況,可以對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和優化趨勢進行摸索。作為滿足于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圖書館讀者個性化需求的核心技術,其能夠圍繞客戶需求打造更精準、更深入、更快速的服務體系。

1人工智能與數字圖書館

1.1人工智能在圖書館的應用

21世紀20年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層次與范圍迅速攀升,人工智能(AI)核心技術越發強大,應用范疇亦是隨之擴張,不僅在包括語言學習、文字處理、智能搜索等傳統范疇應用成熟,同樣在神經網絡、遺傳算法等越來越多新興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數字圖書館便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應用典型。數字圖書館通過引入AI技術實現對工作類型以及工作效率的優化、輔助以及配合員工日常工作,真正彰顯人工的指揮作用,實現人工與智能的無縫對接,給予圖書館用戶更高級、更貼心、更人性化的深度優質服務[1]。在此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和協調優勢,抓好AI操作技術,充分利用其更好地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在現場設置的基礎上手動指導其他服務方案,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明確工作職責,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分析問題,將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彌補機器在與讀者的情感溝通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2人工智能應用于數字圖書館

為了通過AI為圖書館用戶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服務,需要加快人與計算機之間通信渠道的建立,以便于從大數據中篩選出用戶所需要的有效數據。為了增進它們之間的相互信任,需要在它們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通道。機器應該被視為有用的助手,通過建立人機關系,在員工和讀者之間建立起完善的數字互信機制,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AI技術的作用。在為讀者提供服務時,AI技術可以輔助圖書館員完成決策和工作指令,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2]。在發生意外事故時,系統會立即發出報警信息,并輔助圖書館員采取有效行動解決問題。再者,圖書館員還應該拉近與讀者用戶之間的距離,增強互動性,從而逐步探求讀者期待的服務方向,給予對癥下藥的貼心服務。這一類服務能有效捕捉客戶自身個性化需求,為AI分析補足數據,實現圖書館工作以及服務效率的持續提升。伴隨AI的持續拓展,AI將逐漸取代人工效率低下與容易產生失誤的問題,提升圖書館工作效率與影響力,因此,將AI技術逐步應用于數字圖書館之中必定是未來趨勢所在。

2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必要性

2.1智能獲取并分析用戶個性化信息需求的必要性

當前個性化信息服務能夠滿足讀者的自身興趣方向以及學習需求方向,同時可以通過連通全球的互聯網,調集世界范圍內的文獻信息資源網絡,實現學習資源的升級與擴充。然而,畢竟學習資源來自于世界互聯網,在檢索信息、采集信息、鑒定信息、下載獲取信息、存儲信息以及遠程傳遞信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難度,用戶自己搜集信息往往更是難以有效施展。對此,必須重視AI技術的核心優勢和突出作用,因為其神經網絡算法對于信息的傳輸以及智能學習極具效率,可以最大化地有效實時捕捉讀者所需信息,滿足讀者更深層次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體驗。

2.2個性化信息服務的智能分類及其主動推送

當前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將要求對用戶手動選擇所需的信息進行分類,并將該選擇結果提交給系統。系統運作的關鍵點在于用戶選擇的類別,然而該類方式很容易導致過多無用噪音信息資源的出現,同時致使系統運作過于煩冗、復雜。在互聯網時代,在線服務系統的數量有時極為巨大,當在相同時間段內同時提交用戶的需求信息數據時,信息服務系統往往面臨難以負荷和崩潰的風險。AI技術則可以分析用戶的各種需求信息,并自動分類用戶需要的信息資源且在頁面上予以分類顯示。可以說AI技術的運用能夠想用戶之未想,起到一定程度的引導作用,幫助讀者更高效率、更高精度、更全覆蓋面地檢索到所需信息資源[3]。基于這些需求,AI技術將積極促進和滿足數字圖書館用戶需求的各類信息資源。

2.3信息人工智能服務方式

當智能服務沒有明確鎖定用戶所指定的任務時,系統會根據用戶信息和用戶的原始操作行為更改用戶對應的任務,因此,AI技術是唯一能實現此功能的技術。AI的工作流程可以簡單闡述為:記錄用戶操作信息,解析并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有效信息,通過用戶的行為痕跡評估用戶的特定需求。例如,記錄用戶訪問網站或者其他信息資源的次數,以及閱讀時間、頻率等數據特征,通過改進的AI智能模型計算來確定用戶是否對該類內容的信息感興趣,感興趣的程度如何,并可將其代入智能化分析模型中進行分析研究,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出較為準確的分析結論。AI的使用在節省人力資源成本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以及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的綜合服務水平。

3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意義

3.1重塑信息資源

AI技術的關鍵點以及優勢點,在于其具備極其全面的信息集成和分析研究能力,同時在檢索計算方面極具快速、準確、可靠的特點。最重要的是不僅能夠提供當前的信息所需,還可以根據大數據的分析結果推測出未來需求的走勢,做出未來走勢模型圖。在這種情況下,AI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實現信息數據資源的重建,還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數據處理的效率,使其更能充分滿足用戶的需求。例如,德國的大學充分利用AI技術改造圖書館資源,實現紙質圖書和資料的數字化與信息化,全面提升了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并設計了相應的視覺閱讀設施,讓更多的圖書館用戶只需要使用智能終端,便能夠真正實現與鏈接數據庫信息的高速對接,幫助讀者更方便、更快捷、更全面地搜集獲取目標信息[4]。

3.2創新服務模式

在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中應用AI技術,可以充分發揮AI技術的巨大優勢。AI技術作為新興的計算機先進技術,是提高數字圖書館服務能力和服務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工具和技術依托。它不僅可以實現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和人力資源配置的最優化,還可以實現數字圖書館運行模式的定時或實時改造升級。借助智能傳感器和虛擬傳感器的高速計算,可以大大提高數字圖書館文獻數據和知識集成的效率,同時大大降低了圖書館的服務成本。AI能夠更具有針對性與契合性地掌握用戶所需,同時直接匹配獲取相關數據,為讀者提供可靠的文獻信息資源,也更能夠符合用戶自身的個性化喜好。

3.3帶來發展機遇

目前,隨著AI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國內外許多圖書館員和信息研究人員都參與了AI和其他新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數字圖書館將逐步實現AI技術的引入與結合,這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大勢所趨[5]。出于技術相輔相成共同作用的影響,在推進數字圖書館業務的過程中,AI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也獲得了推動和發展。現在我國許多圖書館借助AI技術分階段建立了決策系統、規劃設計系統、分模塊應用實施系統等,因此,AI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基礎上會應用得越來越多,最終成為強力助力數字圖書館的有效技術。

4基于人工智能的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形式分析

4.1智能檢索服務

智能檢索在當前屬于AI技術應用極其廣泛,且效果極其顯著的重要范疇。智能檢索與技術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實現信息的有效整合,還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有效查詢,實現語音或文本輸入的智能檢索,避免了一系列傳統檢索方法的缺點。AI技術的落實能夠幫助用戶有效地實現智能檢索,保障其更具效率性地搜集到興趣信息與喜好信息。AI技術可以逐步實現對于傳統效率低、失誤多的人力模式替換。機器已經取代了人力資源,有效地降低了錯誤率,同時,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6]。例如,南大圖書館已然打造了較為成熟的、以AI代替人力的書籍清算系統。每小時的搜索次數可以達到萬份以上,錯誤率只有1%,這大大提高了檢索效率。

4.2智能推送服務

智能推送服務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AI以及信息推送兩類。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可以充分結合所獲取的信息和數據。借助數字圖書館大數據分析系統,可以根據圖書館用戶的年齡、職業、專業和愛好等不同信息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通過與確定用戶的數據庫數據進行比對分析,最終可以實現對于用戶自身需求的精準判定,給予其符合自身個性化特點需求的信息數據推送。推送途徑具有一定的多元性,除在當前網頁發送引導信息,還可以借助電子郵箱、頁下廣告、網絡會議、手機微信、微信朋友圈等多種方式。一旦用戶打開推送頁面,系統將根據系統網絡儲備的數據信息,向用戶推送心儀的信息與感興趣的信息[7]。另外,數字圖書館資源庫會根據時間的推移不斷定時或實時更新,因此,推送信息可以做到及時性和實時性,保持較高或最快的更新頻率,從而實現用戶所需信息資源推送的高效率。

5結語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AI技術在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的應用中日益成熟,現在已經可以很好地應用于智能控制系統、專家系統和機器人技術。AI技術應用于檢索功能,可以同時實現對于大數據的控制與引入,能夠真正滿足讀者個人的閱讀意向與個人信息需求。同時,引入AI技術還能夠進一步實現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范圍的擴張與服務質量的提升。通過“用戶信息需求知識庫”模型和系統的自學習功能,能夠完成龐大數據信息的計算和分析,從而為管理決策和系統智能服務能力提供基于數據的強大支撐。

參考文獻

[1]何勝,馮新翎,武群輝,等.基于用戶行為建模和大數據挖掘的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7(1):40-46.

[2]儲節旺,陳夢蕾.人工智能驅動圖書館變革[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4):5-13.

[3]申倩倩,郭婷,王群.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AI體驗與智慧服務[J].軟件,2020(5):204-207.

[4]趙美芳.國外圖書館人工智能AI應用現狀及啟示[J].蘭臺世界,2018(11):131-135.

[5]陳崢.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情報,2019(8):57-59.

[6]黎清泉.論公共圖書館信息檢索中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J].傳媒論壇,2020(16):114-115.

[7]郭敏.基于用戶瀏覽記錄的圖書館智能推送服務系統[J].科技創新導報,2020(4):243-244.

作者:熊易 單位:河海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