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發展瓶頸與應對策略

時間:2022-03-04 09:51:29

導語:期刊發展瓶頸與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期刊發展瓶頸與應對策略

一、引言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計算機檢索及國際聯機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科技論文題目、摘要、層次標題以及正文中選出來的用以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關鍵性詞或詞組,是科技論文文獻檢索的標識[1]。關鍵詞分析是文獻計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研究文獻的內在規律,對期刊、人才及科研成果進行科學評價,揭示學科特點、結構及內在相關性,反映科研的研究熱點和發展動向[2]。一個學術研究領域較長時域內的大量學術研究成果的關鍵詞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總體內容特征、研究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學術研究的發展脈絡與發展方向等[3]。在國內已有不少關于關鍵詞的研究,如基于文獻計量學的關鍵詞分析[4]、關鍵詞標引質量研究[5]、基于關鍵詞統計的學科研究發展趨勢分析[6]等,但是從關鍵詞統計分析看期刊發展瓶頸應對策略的研究還比較少見,文章另辟蹊徑,旨在為科技期刊發展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關鍵詞統計與分析

(一)材料與方法

《南方農業學報》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1940年創刊,目前為月刊,年發文量在380篇左右。自2011年以來,連續4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文章將《南方農業學報》2012—2016連續5年刊載的共2054篇文章關鍵詞作為研究對象,提取出出現總頻次大于10的關鍵詞,將出現頻次大于20的關鍵詞列為高頻關鍵詞,并在中國知網中國引文數據庫上統計各關鍵詞在發表年度后三年內的被引頻次。然后借助Excel軟件進行關鍵詞個數和詞頻匯總。

(二)關鍵詞詞頻統計分析

2012—2016年共2054篇載文關鍵詞的統計見表1。從表1可看出,《南方農業學報》2012—2016年間報道的熱點方向。重點研究區域為廣西,“廣西”這一關鍵詞的詞頻在總詞頻中排第一,并且總詞頻157次,遠高于排名第二的關鍵詞的詞頻(106次)。主要研究內容如下:一是甘蔗、水稻、木薯、玉米、香蕉等南方優勢作物及凡納濱對蝦、家蠶等廣西優勢水產和昆蟲;二是作物的主要理化性狀如農藝性狀、果實品質、生理指標、形態特征、化學成分、抗病性等;三是對相關研究領域的現狀進行調查,提出優化方案,如存在問題、對策、評價、發展對策、建議等;四是對新技術新方法進行評價,如評價、防治效果、經濟效益、綜合評價等。主要研究、試驗方法包括序列分析、聚類分析、調查、正交試驗、組織培養、分離鑒定、相關分析、干旱脅迫等。

(三)高頻關鍵詞統計與分析

通常來說,一個關鍵詞出現頻次越高,相關內容研究就越熱門,很可能代表一段時期內的熱點。筆者進一步篩選出頻次在20次以上的高頻關鍵詞,統計每年的出現頻次,觀察該關鍵詞的變化情況,統計高頻關鍵詞文章發表后見3年內的被引情況,以此追蹤文章是否被同行關注認可。從表2可看出,“廣西”“產量”和“甘蔗”在每年的詞頻排名中都位居前三,可見是長期的研究重點。《南方農業學報》立足廣西,廣西本地的稿件一直是主要稿源。但是從表中也能看出,2016年“廣西”的頻次較前四年明顯下降,說明從2016年起,期刊刊登的廣西稿件數量總體有所下降,來稿更多元化。甘蔗和水稻是期刊主要關注的兩種作物,也是廣西的優勢作物。期刊的高頻關鍵詞隨年份變化而變化,說明每年的關注熱點不同。

(四)高頻關鍵詞文章被引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關鍵詞的被引頻次總體上與關鍵詞頻次排名有關,排名越靠前的關鍵詞被引頻次越高,排名前五的關鍵詞每一年的被引頻次都較高,說明受到較多讀者認可。但是也有例外,排名第六的“鑒定”有3年的發表后3年內篇均被引次數都在5次以下,排名第七的“克隆”每一年發表后3年內篇均被引次數都在5次以下,說明這些文章并沒有獲得同行的認可。“多糖”有4年的發表后3年篇均被引次數都在10次以上,是綜合被引情況最好的關鍵詞,說明相關文章可能是研究熱點。“烤煙”“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聚類分析”“影響因素”“評價”和“香蕉”有3年的發表后3年篇均被引次數都在10次以上。以上這些內容是業內學者關注的熱點,也是《南方農業學報》刊登的文章中質量較高的文章。

三、由關鍵詞統計看期刊發展瓶頸

期刊影響力有限,無法吸引外省作者大量投稿。一本期刊想要發展成一流期刊,就必須突破地域限制,不僅要吸收本地區的優質稿源,還要將影響力輻射到全國。如果一本期刊已發表論文中的最高頻關鍵詞恰好是該期刊主辦單位所在地,那說明該期刊發表的本地稿件占比過高,未能擴大影響半徑,無法在更廣的區域內吸納優質稿件。關鍵詞標引質量不高,編輯加工水平有待提高。通用詞適用范圍廣泛,所指對象眾多,缺乏對論文主題內容的專指性,不便于對數據庫進行分類和管理,難以起到關鍵詞應有的標引和檢索作用[7]。這反映出責任編輯對關鍵詞的編輯加工尚有欠缺,關鍵詞提煉能力有待提高。由于體制原因,大多數編輯部隸屬于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且其多數非圖書出版專業出身,普遍缺少系統的出版專業知識學習和培訓[7]。據文獻統計,150種農業類期刊關鍵詞標引通用詞總體上達12.9%[8]。關鍵詞標引質量偏低僅僅是責任編輯業務能力展示的一個窗口,由此可以推測責任編輯極可能存在其他編校能力問題,編輯部需要引起重視。高詞頻關鍵詞與高被引用不完全匹配,組稿策劃能力有待增強。理想狀態下,期刊關鍵詞的被引頻次大致與詞頻大小相符,詞頻越大,被引頻次越高。但是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某些高頻關鍵詞的被引頻次可能明顯低于同一梯度的其他關鍵詞,說明這些發表篇數較多的文章并沒有獲得相應的引用率,選題組稿可能存在一定問題。此類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責任編輯對當前學術熱點的預判不夠準確,審稿時選題方向出現了偏差。

四、應對策略

針對數據暴露出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工作提出相應策略。加大宣傳力度,讓期刊品牌“走出去”。期刊編輯部可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推廣,讓更多期刊主辦地以外的讀者、作者群體了解期刊。運用各種媒介推廣期刊品牌,樹立期刊形象,可以運用期刊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電子郵件等新興媒介,也可以通過參加學術會議、期刊展等方式讓更多的學者注意到期刊。期刊還可以通過定期評選優秀論文、向核心作者約稿、策劃專欄專刊等舉措來維護核心作者群。加強編輯能力建設,注重青年編輯的成長。為保證學術期刊的學術性,科技期刊傾向于招聘有學術背景的人才充實編輯隊伍,這往往導致科技期刊責任編輯的編輯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編輯缺乏系統的專業學習。因此,編輯部應該鼓勵責任編輯在工作之余多進行編輯業務水平的學習,除每年參加規定的90學時培訓外,還可讓責任編輯參加編輯出版業內學會,去其他編輯部走訪考察,多與同行交流。責任編輯應該關注最近一兩年國內同領域一流科技期刊發表文章關鍵詞的變化趨勢,掌握業內最新研究動態。同領域一流期刊發表的文章很大程度上代表當前國內學術熱點,追蹤一流期刊發表文章的關鍵詞變化動態,可以先人一步發現本領域研究發展趨勢的變化和新興熱點,提升對科研新熱點、新焦點的敏感度。這樣責任編輯才能夠在審稿時更好地把握稿件方向,多刊登能引領學術發展方向的優質稿件,提升本期刊在業內的影響力。責任編輯可以針對高頻被引關鍵詞進行約稿組稿以及策劃專欄專刊,有效提高稿件關注度和被引率。自然來稿主題更豐富,但是內容不一定契合當下學科發展前沿。如果所有稿件都從自然投稿中挑選,只能完全依賴于作者的研究喜好,而無法主動出擊,報道業內最新研究動向,勢必損失吸引優質稿源的機會。許多編輯想要進行約稿組稿卻苦于找不到選題方向,高頻被引關鍵詞恰恰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五、結語

從文章研究可以看出,關鍵詞統計能反映出一本期刊在一定時間段內的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根據2012—2016年《南方農業學報》關鍵詞的統計分析,科技期刊存在影響力不足、關鍵詞標引質量不高、高詞頻關鍵詞與高被引用不完全匹配等問題。要解決以上問題,編輯部應該重視品牌宣傳,吸引優質稿源;提升編輯業務水平;引導責任編輯關注最近一兩年內國內一流同類科技期刊發表文章關鍵詞的變化趨勢,提高審稿時對科研新熱點的敏感度;針對高頻被引關鍵詞進行約稿組稿以及策劃專欄專刊,有效提高稿件關注度和被引率,從而提升期刊學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