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畢業設計論文
時間:2022-03-05 09:16:39
導語:校地合作畢業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校地合作”模式的選題
圍繞對象是云南各個城市,挑戰具有不同民族特色與文化的城市現狀,從當地實際出發,大膽探索,大膽實踐,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實際場地,真正的做出一些有實踐意義和有地域價值的設計。民族特色環境設計不是拋棄傳統,而是對民族文化、傳統、歷史的共同延續,這是一種創新設計,是現代與傳統的結合,是民族特色在環境中的再生。只有這樣,環境設計畢業生的設計重點才能開始從現代都市轉向云南民族村落村寨,從熱鬧的商業街區轉向古城舊巷,從大都會風格設計轉向民族特色設計,轉向考慮當地民族文化、傳統、歷史的再生設計。
2“校地合作”模式的畢業設計過程
從接到畢業設計課題任務開始,除了由指導教師引導設計思路和設計方向,更應該注重以畢業生為主體,展開發散性思維并積極創新,完成畢業設計的全部過程。畢業設計正式展開安排在第四學年第二學期,即本科階段第8個學期,前期調研及資料收集提前到第7個學期及寒假時間完成。
2.1前期準備階段
1)場地考察調研與分析:時間安排在第七學期第15周~第18周。場地考察調研與分析是畢業設計前期必須經歷的和重要的步驟,目的是讓畢業生深入真實現場進行勘察與必要的測量,為后期設計收集直觀的現場資料。在感性認識場地的基礎上,進行理性認識過程,對場地特色與現狀進行資料收集并分析。在這個階段,學生以設計小組的方式對民族特色(文化、風俗、色彩、建筑)、基地自然資源、現狀條件等進行分析,并整理各類資料及現有圖紙,并進行小組之間的匯報交流。只有通過這樣的現場勘察及調研,才能對基地所處的城市民族特色與自然環境有透徹的了解和掌握,理解設計項目的特征和現狀。因為場址所處地域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如果不進行深入且全面的勘察,對于設計項目的信息和現狀缺乏了解,整個畢業設計就很難正常展開及深化。2)深入調研分析及案例研究:在對基地特色與現狀進行資料考察調研、收集與分析的基礎上,進入深入調研分析階段,并提出問題。時間安排在第七學期寒假、第八學期第1周~第3周。在解決各種問題的同時,學生從多視角了解不同的規劃設計案例在設計方案中的體現等,大膽創新,運用最新的設計理念及技術支撐,還可以提出各種可能的后現代的設計方法。此階段是以提出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結合國內外優秀案例,進行分析和對比,這是在具體展開設計前的一個重要的階段。3)設計目標與計劃確定:在資料收集案例研究過程后,進入設計目標、計劃確定階段,時間安排在第八學期第4周~第6周。這一階段主要問題包括對設計地區上層規劃設計進行解讀、如何確定規劃設計目標和計劃等。在綜合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將項目地塊中存在的優勢、劣勢、重點與難點,通過調研分項列出來,然后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最終確定設計目標。
2.2中期展開階段
1)規劃設計:確定畢業設計項目的設計目標和計劃后,進入規劃設計階段,時間安排在第八學期第7周~第9周。設計小組畢業生根據前期現場調研的資料與分析研究,綜合考慮項目的文化、民族、生態和藝術等因素,開始進行總體的規劃設計工作。這個階段的重點是考慮總體空間關系和各個功能分區設置,包括使用人群對這些規劃空間和功能的感受和體驗。規劃設計內容包括:展示場地民族文化及元素、場地改造與現有資源的利用、旅游開發以及功能分區設置等子課題。這些子課題之間是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的,如何宏觀和整體地解決出現的問題是對于設計小組的一個挑戰。規劃的過程需要具備團隊規劃設計技巧和能力,同學間的團隊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每位學生的設計構思,要逐一介紹,進而引導設計小組內部討論,最后指導教師點評指出其設計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首先在設計小組中挑選一名統籌規劃能力較強的同學,由他負責對整體項目的把握,確定總體空間形態和功能分區,并組織協調小組中每個畢業生各自負責某一區域的規劃設計工作。從項目的總體規劃到每個功能分區規劃,都經過多次反復推敲及修改,使整個設計更趨于可行、理性,也使項目規劃設計更具備可行性。2)節點詳細設計:這一階段采取學生匯報、指導教師與設計小組研討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時間安排在第八學期第10周~第13周。節點設計是對于各個空間的細化,是基于對于所做項目的場地情況、設計目標和計劃、功能分區、規劃結構等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后,場址的具體空間形態的細化。同上個階段需要整個團隊合作能力不同的是,在詳細設計階段中則要發揮小組中各個畢業生獨立思考及設計的能力。這個教學階段還需教師指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勤查資料、熱烈討論、獨立自覺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每個學生盡可能突破以往課程作業的套路與慣性思維,使設計體現創新性。本階段主要是從微觀層面上研究、探討設計立意在建筑、室內環境、廣場、小品、配套設施的具體應用,功能分區中具體空間形態與形式造型,小品設計,配套設施等問題。
3結語
以畢業設計為契機,實行“校地合作”模式的合作方式,整合地方特有資源,結合地方民族特色,鼓勵學生研究及創作出有地方特色的環境設計作品。并對云南各個城市的獨特民族特色環境開始了系統的分析和思索,并找到最好方法加以設計、改造和再生,提升城市綜合環境和形象,實現城市民族與地域文化景觀復興與再生的目的。
作者:楊霞單位: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 上一篇: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計劃
- 下一篇:總工會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