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工業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03:19:00

導語:國外工業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外工業設計管理論文

正當歐洲各國進行現代主義設計的探索與實驗的時候,美國人則基于商業競爭要求,全力以赴地開始了為企業服務的工業設計運動,在美國,這場運動并沒有多少學究味道,也沒有什么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成份,可以說,從一開始起,美國的設計運動就沾滿了實用主義的商業氣息。美國芝加哥建筑派的領導人物之一路易斯曾經在1907年總結設計的原則說:設計應該遵循“形式追隨功能”的宗旨(formfollwowsfunction)宗旨.美國人雖然提出這條原則,但是在美國競爭激烈的商業市場上,設計所遵循的其實是“形式追隨市場”,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并不是設計能否給社會帶來益處,或者對于整個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設計唯一的要點是能夠促進銷售。因此,約束美國早期工業設計發展的力量不是知識分子的理想注意,也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而是十足的商業競爭。市場競爭機制在發展美國設計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正是為什么歐洲各國對美國的設計以為不足掛齒的地方。

雖然市場競爭充滿了金錢的味道,缺乏歐洲現代主義設計的那種學究味,也缺乏充滿了理想;充滿了試驗的設計運動和設計集團,但是,市場機制本身卻不可否定地具有非常驚人的供求關系調節功能。也就是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所說的看不見的手的市場經濟神奇功能。市場機制決定了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為了符合市場要求,企業不得不提供不同的產品、包裝,利用各種各樣的廣告來促進銷售,這種背景使,美國的設計得到比歐洲更加具體、范圍更加廣泛的發展。而這種發展與市場使密切相連的,與大批量生產是密切相聯的。美國早在20世紀20年代已經是世界上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了。

1933年,在經濟大危機過去后,羅斯福實行經濟宏觀改革的新政(newdeal)之后,美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大國,具有很大的占有率,憑借著這種經濟力量,美國的設計業得到高速得發展,美國的設計教育業因而得到發展。憑借著這種強大的國家經濟實力,美國人雖然美有多少類似包豪斯式的學院探索,但是,美國卻幾乎式輕而易舉地把歐洲奮斗了20年地這個設計理想在企業中、在市場上變成了現實,到包豪斯1933年北希特勒封閉,大部分包豪斯原來地教員和學生移民到美國,他們發現了設計地設計教育試驗的最佳土壤原來不式歐洲,而是美國。歐洲的觀念和美國的市場結合,終于在戰后造成轟轟烈烈的國際主義設計運動。

美國現代設計的發展是非常不平衡的:雖然美國現代建筑市場需求量極大,高層建筑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成為各個主要城市的建筑中心,也出現過像佛蘭克這樣的建筑大師,但是,一直到30年代末期,美國也還沒有形成一個能夠與德國、俄國相比的現代建筑設計運動。這種情況一直到30年代末,當包豪斯的主要領導人移民到美國以后,才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有不可分割的千絲萬縷的聯系。美國的工業產品設計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發展得迅速和成熟。雖然德國得彼得貝倫斯早在1907年就開始為德國電器公司設計家用電器,但是,德國的工業產品設計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依然是遠遠落后于美國,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與國家的經濟情況、經濟政策的重點、設計界和企業界對設計的基本立場和原則分不開。美國的平面設計則開始就具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發展與廣告等促銷活動密切關聯,因而,發展得非常迅速,戰爭期間雖然也如同歐洲一樣,出現了為政治服務得平面設計運動――政治宣傳畫,但是,主流一直是商業的。在各個設計范疇中,美國顯得最為突出的是工業產品設計,或者說是工業設計。

如果說德國人對于設計的最大貢獻是建立了現在設計的理論和教育體系,進行了大量的試驗,把社會利益當作設計教育和設計本身的目的,那么,美國對于世界設計的最重要的貢獻久是發展了工業設計,并且把工業設計職業化。由于美國的工業發達、經濟成熟,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工業設計變成一門獨立職業的國家。而這個職業化的過程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已經開始在美國的紐約、芝加哥等地開始出現了。

美國工業的一個重要的發展刺激因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對于軍需用品和武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因而刺激了美國的工業發展。戰后,美國的工業進入一個告訴的發展階段。1918年戰爭結束后,美國戰時工業立即迅速轉向消費品工業的生產,消費品的生產無論從產量或者質量來說,都是當時世界空前的。美國工業開始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科學管理、流水生產線等等新的管理和生產方法都開始被引入和采用。標準化和理性式的制度規范化式這次工業生產改革的中心。企業家盡量設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以達到創造高利潤的目的。另一方面,為了促使市場的銷售,廣告、企業形象、商標等種種促銷手段也開始被廣泛采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1927年前后,美國的經濟出現衰退跡象。越來越多的小企業由于市場競爭失敗而破產,而這種經濟衰退的惡劣發展情況,在1929年的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時達到頂點,美國全國進入一次空前的經濟大危險。危機延續了3年之久,一直到1933年羅斯副總統上臺,大規模采用“新政”的經濟改革政策,改變美國以往政府對于宏觀經濟放任自流的基本立場,轉為大規模的從金融、投資、稅收、社會福利等等方面進行干預,有國家投資進行各種大規模的基本經濟建設項目,用以工代賑的基本原則來促進就業,通過聯邦儲備系統對市場貨幣供應量的宏觀電解來控制經濟發展。

這樣,美國經濟才重新出現復興的跡象。危機期間,企業為了生存,采用的競爭手段更加激烈和強化,這是美國市場競爭技巧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刺激因素,換言之,是美國現代設計的發軔點。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美國大企業,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在此時成立了汽車外型設計部門,雇用了專業的造型設計師,形成了最早的企業內部工業設計部門。另外一方面,由于市場需求日益增加,出現了一些嘟嚕的設計事務所,根據客戶的要求從事工業產品、包裝、企業標志和企業形象等方面的設計,這些設計事務所往往與大企業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形成了活躍的設計市場轟動,也出現了美國第一代的工業設計師。

美國新一代的設計師,也就是我們成為第一代的工業設計師就是在危機的競爭黨中產生的。他們與歐洲第一代現代設計師不同,歐洲第一代設計師的背景基本上都是建筑師,同時他們都有堅實的高等專業教育基礎,大部分是建筑專業畢業的,并且有長期的建筑設計經驗。比如德國的比得北倫斯、沃爾特格羅佩斯、米斯凡德洛、芬蘭德阿爾瓦阿圖、荷蘭德烏德、比利時德亨利凡德維爾德、奧地利德約瑟夫霍夫曼等等。美國的第一代工業設計師的專業背景也參差不齊,不少人甚至沒有正式的高等教育背景。他們設計的對象也比較繁雜,自從他們設立工業設計事務所以來,他們可以說從汽水瓶到火車頭都設計,對于歐洲人來說,這樣龐雜的設計方向簡直是不可思議的,而他們的設計方法也非常不一樣,往往比歐洲設計實踐短、效率高、缺乏認真的社會因素思考,而長于市場競爭。

這些設計師都有非常特殊的設計表現能力,他們的設計預想圖都畫得比歐洲得同行漂亮,也講究商業談判的技術,因為他們那的目的是做設計生意,而不是研究設計的社會功能。他們都沒有什么理論和設計哲學,也不象他們的歐洲同行有那么多的著作,但是他們那都設計了數量驚人的產品、包裝、企業形象,從設計的實用性來說,他們比他們的歐洲同行發達得多,靈活得多,而從設計觀念來說,他們又顯得淺薄。無論他們與歐洲設計得差別有多么大,但是,通過他們得努力,工業設計卻終于成為市場促銷、市場競爭得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被美國市場、美國企業界接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得成就。從此以后工業設計久在美國生根了、因此,可以說,真正把工業設計扎扎實實地扎入工業企業界地,是美國的第一代工業設計師們。

專業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造成設計發展趨向不同,這是美國與歐洲設計的一個非常大的區別。與歐洲第一代工業產品設計師的建筑設計背景完全不同,美國第一代的工業設計師不少人的專業背景是廣告業、商業藝術、櫥窗設計和其他展示和其它展示設計行業,甚至是舞臺設計。這種背景使他們在設計上與他們的歐洲同事有很大區別:建筑師比較強調設計的社會效應、設計對于大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現代設計對于民族傳統的繼承性和發展性,以及設計本身的社會含義。他們對于設計師本很的文化和教育素質的要求,對于嚴格的設計教學體系的建立非常重視,因為,沒有這樣的素質和這樣的教育體系,是不可能培養出真正有責任感、有高低文化品味的建筑家的。而主要從事展示、促銷工作的設計師則比較講究短期的市場促銷效果,對于建筑設計師一向強調的那些社會因素比較淡漠。因為展示設計的目的是促進銷售。

設計的產品具有積極的市場沖擊性,但是同時也具有短暫的、用畢即拋的特點,而并非制造出比較永恒的產品,建設起一個起碼可以屹立百年的建筑物,因此,美國的工業設計師們對于設計形式造成的商業效果有明確的追求,對設計的觀念,它會造成的社會影響作用則考慮不多。這種特是由他們的職業背景造成的,原因是這些行業使他們對于商業競爭由比較切身的體會和認識。這些行業還有另外一個日后成為工業設計的重要特點:集團式的工作和嫻熟的商業談判習慣。商業設計需要一組人的通信協力。因而,他們都習慣于集體工作,習慣于與客戶打交道,習慣于與市場專家、市場調查人員聯系,對于形成工業設計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征。而這種特征的設計教育上的反映,就是對于表達技法的重視和對于設計觀念的淡漠,美國設計教育目前依然具有非常鮮明的重要技法、重表現技術和輕視觀念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