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茶品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的影響
時間:2022-06-30 03:13:48
導語:互聯網對茶品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茶葉包裝是消費者對茶品的第一印象,這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無法打動消費者的包裝設計注定了失敗的結局。包裝設計不僅是產品的外在形象,同時也會增加產品的本身附加值,消費者通過包裝會對產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產品包裝對市場影響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是產品“無聲的推銷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已經發展到品牌經濟階段,各種品牌優勢競爭相繼體現出來,對于我國產品和行業發展來說,開展品牌戰略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強化行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我國是茶葉的主要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但茶葉大國并不等于茶葉強國,我國仍缺少高知名度的茶葉品牌。如何加強建設我國茶葉品牌形象,如何推廣我國茶品品質與品牌是當前茶企面臨的重大發展難點。科技的進步是人類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具有文化內涵與歷史沉淀的茶品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也面臨著諸多變革要求,要更傾向于時代特點,要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鑒于此,筆者針對互聯網+時代對茶品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的影響進行探討。
1茶品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市場分析
茶品包裝設計的實際功能有兩大方面:一是體現茶葉內在的品質與特點;二是通過包裝設計的外在視覺效果和視覺沖擊誘發消費者的購買心理,產生購買欲望,最終提升茶品市場銷售份額。一款設計精美、內涵豐富的茶品包裝設計在吸引顧客、樹立品牌形象和推廣品牌、增加茶企營銷利潤等方面都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但隨著茶葉商品的不斷發展,茶葉包裝設計上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茶葉包裝設計雷同化趨勢嚴重,不同品種的茶葉采用同一種包裝設計現象較為常見。此外,市面上出售的茶葉產品分為高檔、中檔和低檔三個檔次。其中,低檔茶品包裝設計所運用的色彩單一、圖案也較為呆板,很難吸引消費者注意力。中檔產品包裝設計相比于低檔茶品包裝設計有一定提升,但整體構思和立意存在明顯局限性,尤其是在產品名稱、色彩要素等方面存在嚴重雷同現象。相比于前兩檔次產品,高檔次產品有明顯改善,但設計缺乏創新,文化、色彩、圖案、繪畫等相關設計要素搭配不協調。在包裝材料選擇上,茶品包裝已從塑料袋、紙盒、紙袋、鐵盒等材質上升到竹編。此包裝材料在選材上獨具匠心,既能彰顯出我國人民的品性和氣節,還能達到良好的裝飾效果。我國擁有1000多種茶葉,盡管知名度很高,但整體缺乏品牌優勢,難以在國際市場上脫穎而出。總而言之,我國茶品包裝設計雖有進步,但還存在較大進步空間,尤其是新穎和創新性設計要不斷加強,凸顯不同地域、不同種類茶品特色,避免雷同化設計現象。
2茶品包裝設計融入互聯網+時代的必要性
2.1互聯網+時代對茶品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的積極影響
互聯網科學技術正在逐步向深層次發展,人類社會被網絡充斥著。茶產品的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也勢必會通過互聯網實現。在互聯網+時代影響下,品茶群體等多種無形的茶文化傳播形式正在興起,尤其是占據互聯網用戶總體很大比例的青少年飲茶愛好者,這部分群體對互聯網時代下的動漫茶葉包裝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隨著青少年飲茶愛好者群體總數的不斷增加,在茶品包裝設計中添加動漫等互聯網元素,既有利于茶葉品牌推廣,也有利于茶文化傳播。
2.2被我國茶文化吸引的青少年人數不斷上升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著“茶葉故鄉”的美譽,中華民族種茶、飲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四千年以前。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茶已經與民族文化、人民的日常生活交融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燦爛文明的茶文化,同時也在世界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茶葉具有興奮、利尿、強心解痙、抑制動脈硬化等藥用功能,是一種無酒精的健康飲料。在現代社會,追求健康、陽光的生活逐漸成為人們的思想趨勢,茶葉作為一種商品,同時也是茶文化的代名詞,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他們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引潮兒,為茶文化注入了更多新鮮的元素與活力,這部分群體的快速成長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
2.3茶品消費品種呈現多樣化趨勢
綠茶和紅茶是我國傳統的兩大茶品種,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互聯網+時代下茶文化的升溫和傳播,人們的飲食文化呈現多元化發展格局,茶葉消費品種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即由原來的單一型消費品種逐步轉化為多元型商品,例如茶飲料、袋泡茶和奶茶等商品順應而生。再加上飲茶者的年齡結構也發生變化,年輕人逐漸成為飲茶的主力軍。與此同時,茶葉包裝也展現出全新的設計風格,包裝配色上往往采用顏色鮮艷、明快的色彩,如粉色、橙色、黃色和綠色等,動漫角色、漫畫和涂鴉等設計新穎的奇特造型使傳統茶葉包裝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但由于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這種包裝上的轉變在短時間內還未得到普遍認同,且只運用到部分茶品上,如果茶、花茶、奶茶、美容茶、玫瑰花茶以及養顏茶等非傳統茶葉商品上。例如臺灣設計師陳幼堅設計的茶葉包裝為心形,活動生動,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意識和心理對新穎時尚包裝風格的追求,尤其是年輕女性消費者。由此可以預見,在茶文化未來的傳播過程中,茶葉消費品種勢必會朝著多樣化趨勢發展。
2.4茶葉包裝設計融入互聯網+時代是時展的必然
茶葉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的不竭源動力則是人類文明與文化的發展進步。對于現代任何商品的包裝設計而言,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與科學技術的進步都為其提供了先進的包裝材料與技術,甚至是設計理念。產品包裝設計與時展二者步伐相一致。在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其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它在很大程度上悄然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我們周圍的很多事物也都打上了互聯網+時代的烙印。如動漫是互聯網+時代下的一個新寵兒,已經無形中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娛樂、餐飲和服裝等。因此,茶葉包裝設計融入動漫元素,融入互聯網+時代元素是時展的必然,也是茶葉品牌推廣,打響國際市場的必要途徑。
3茶葉包裝設計融入互聯網+時代的重要措施
在互聯網+時代影響下,茶葉包裝設計要體現時代特色,要滿足消費者的審美追求和心理需求,有效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助推品牌推廣。
3.1有效融入互聯網+時代的文化元素
茶葉經歷幾千年的歷史演變和進化后,其包裝設計也逐漸融入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美學知識和藝術技巧,具有獨特的中國設計風格。茶葉包裝設計也抽取了一些與茶文化有關的精髓,逐漸形成了兼具古典氣質與時代氣息的特色。包裝形式得當的茶葉,不僅有助于茶葉的保存,增加茶葉附加值,還會為消費者提供學習文化的機會,滿足消費者對茶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互聯網+時代具有很多受歡迎、時代感很強的文化元素,如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動漫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融入鮮明的文化元素,定有利于茶品牌推廣。
3.1.1有效引入系列勵志故事
互聯網+時代可謂是英雄、人才輩出的時代,越來越多的體育明星、文藝明星、商業精英等紛紛走進大眾視野,走向國際舞臺。在一定程度上,這些明星和精英的成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通過互聯網,很多粉絲與他們的追捧對象進行溝通、交流,甚至被追捧對象的成長故事所感動,成為資深上進的動力。茶葉包裝也可采用時代元素,如動漫元素,將年輕人追捧對象的魅力、勵志成長故事設計成系列故事(如周星馳、李小龍、成龍以及奧運冠軍等成長故事),巧妙用于系列茶品包裝設計,一方面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飲茶者,促使品牌推廣;另一方面大力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茶文化。
3.1.2有效處理包裝設計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中國茶文化與歷史發展密不可分,茶葉包裝設計也應用了我國特色的民族元素,形成茶品獨特的民族風格,無形中提升茶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品牌推廣和提升經濟效益。茶品包裝設計中所運用的民族特色元素種類多樣,如書法、山水畫、雕刻、剪紙、建筑等,有時也會從古典文學、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和歷史典故中尋找靈感等,如嫦娥奔月、鵲橋相會等神話故事經常被包裝設計人員所借鑒。此外,在包裝圖案設計方面,設計人員也會往往選擇一些富有民族特色、寓意高貴和吉祥的圖案元素,如牡丹花開、萬年青松、花好月圓、仙人壽桃、龍鳳呈祥等圖案元素,以更好渲染出茶品的華麗風格。而在互聯網+時代影響下,茶葉包裝設計要在傳統設計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改造,例如在茶葉包裝造型設計上可以傾向于動漫造型,在色彩、文字、圖案以及材質選擇上都可以適當采用動漫化的設計手法,體現時代氣息,吸引年輕消費者,推廣品牌,提升品牌價值。
3.2相關色彩的巧妙搭配
色彩搭配是茶葉包裝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暗色系是傳統茶葉包裝設計慣用的色彩風格,這也是為了與茶文化底蘊相協調。但在互聯網+時代下,茶葉消費群體的年齡結構發生轉變,20歲至35歲的年輕人成為了飲茶群體的主力軍,面對這一事實,茶品包裝設計人員在選擇包裝色彩時,不僅要考慮茶葉的品種、檔次以及適用場合,還需要重點考慮飲茶者的生活習俗、欣賞習慣等,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飲茶者需求,帶給他們強烈的視覺沖擊。據研究,紅茶適宜暖色調,給人濃郁溫厚之感;烏龍茶和普洱茶適宜深色系,給人穩重醇厚之感;天藍、淡黃等比較清新的淡色系適宜花茶和綠茶;白茶適宜粉色基調。
3.3相關圖形的巧妙設計
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缺乏生動傳神性是傳統茶葉包裝設計圖形運用的真實寫照,在同類產品競爭中,很難吸引消費者眼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因此互聯網+時代下的茶葉包裝設計與品牌推廣要考慮消費群體的多元化和層次性,要標新立異,引導個性化消費。例如采用動漫元素進行再創作,巧妙表達傳統藝術中細膩、傳情、含蓄的審美特點,同時巧用抽象動漫藝術形式,手法新穎,生動活潑,傳神表達茶品內涵。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下,茶品包裝設計既要繼承與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精髓,也要與時俱進,實現茶葉包裝設計的個性化、層次化和多元化,滿足消費者需求,進而樹立我國茶葉產品的國際品牌形象。
作者:文藝 單位: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彬蕙.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女性茶品的開發設計策略研究[D].東華大學,2015.
[1]張虹.中國茶葉企業品牌營銷問題與對策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1]劉曉鳳.基于互聯網的傳統品牌形象再設計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6.
[1]畢宇慧.淺談“互聯網+”時代下包裝設計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6(15).
- 上一篇:美術色彩在名茶包裝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民間美術的茶葉包裝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