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設計研究

時間:2022-06-24 11:28:39

導語: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設計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B2C電商模式下,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的創新設計形式。方法通過分析欽州坭興陶產業發展及其包裝現狀,提出其快遞包裝需要滿足的保護產品、利于堆碼、方便運輸、方便使用、減量減排及環境友好等多方要求,從包裝選材、外部造型、內部可變、尺寸等,到堆碼穩定、人性化、便攜性、可循環、可改造及用戶參與等多個方面深入討論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設計策略,以實際案例對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進行綠色、人性、適度、科學的節約型設計探究。結論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需要滿足包裝基本功能,在提高用戶體驗的同時,致力于走簡潔、人性、便攜、減量及可循環等節約型路線,實現坭興陶生產企業、包裝制造商、消費者及環境等多領域、多維度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B2C;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包裝;快遞包裝

坭興陶是欽州地方特色產品,近年來隨著欽州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以及廣西高校產品設計專業學生人數的逐年攀升,坭興陶產品設計及相關產業人才在質與量方面皆有提高,欽州坭興陶設計市場呈現百花齊放之態。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以電子商務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新型經濟順勢而生,人們的消費理念與消費習慣悄然改變。B2C以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或服務的商業零售模式日益受到大眾消費者的青睞,以此模式流入消費者手中的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攀升并日益普及,此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快遞包裝及如何將包裝“變綠”已然成為社會公眾熱議的話題。2018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快遞封裝用品》,要求快遞包裝宜采用可降解材料,實現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本文在B2C電商整體運營格局背景下,對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進行綠色、科學、適度的結構設計研究,以期為坭興陶產品快遞包裝提供設計依據,為B2C線下交易諸方設計提供啟示。

1坭興陶茶具包裝現狀

隨著坭興陶產業的迅速發展,市場對坭興陶產品的需求也日趨增長,為滿足不同檔次的消費需求,體現出坭興陶產品自身價值的差異,坭興陶產品的包裝逐漸分流出由包裝廠統一生產的固定紙盒(或錦盒)和為某高端產品專門量身定制的硬木箱體等兩種形式。前者內部緩沖材料多使用聚苯乙烯發泡塑料,將茶壺、公道杯等分開放置,防止其在移動的過程中因翻滾、碰撞,導致破損;配套茶杯因在整套茶具中屬于從屬地位或價格相對較低等因素,所以將茶杯依次疊放并整體置于發泡塑料空洞內,此舉雖可避免移動過程中的翻滾,但茶杯間或相隔薄紙或直接相觸的事實難以確保包裝整體在受到外力沖擊引起內部震動時不受損壞;盒身或以紙質、或以棉麻布、或以錦緞等不同材質飾面細分出高、中、低檔,坭興陶廠家依據自家產品需求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包裝盒,雖能滿足對內部被包裝坭興陶產品的保護功能,但其內部緩沖材料的難降解性與現行的環境友好理論相悖;同時,其統一材質、統一形態及統一飾面不利于坭興陶廠家及坭興陶品牌個性的塑造,更無緣其功能的延伸。后者針對獨款、獨件量身定制,多以昂貴紅木搭配榫卯、雕花工藝,內部多以絨布包裹海綿貼壁,將內部坭興陶件從前、后、左、右、上、下等六面給予保護,此種包裝形式雖考慮到了使包裝匹配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等因素,但耗時耗力。兩者在實現包裝基本功能方面雖有差異,但都忽視了對產品品牌的塑造及形象傳播功能。更重要的是,企業關注的依然是傳統營銷方式及銷售渠道,產品銷售多以面對面交易形式完成,鮮有進入超市等自選商場的機會,缺乏從科技、經濟、文化、情感等方面對所處時代商品經濟格局、商業模式、生活方式及消費形式等變量的關照。

2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要求

B2C模式下的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設計,在選材方面應遵循科學、經濟、環保及文化關聯原則,堅持就地取材及選用環保材料;結構方面應以實用與美感為基礎,拓展其它的延伸功能;緩沖結構的設計應滿足安全、便利、美觀、低碳等原則,并綜合線下交易運輸及交付程序,關注所承受的震動及受沖擊等兩大力學特性,設計能有效保護產品的適度包裝結構與包裝形態,避免出現“欠包裝”或“過包裝”情況[1]。在此基礎上,根據品牌定位、產品定位和消費者定位,對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進行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綠色生活方式為導向的節約型設計[2]。坭興陶由欽江兩岸富含氧化鐵與多種微量元素的軟質東泥和硬質西泥混合后造型燒制而成,土質細膩純凈,成材透氣脆硬。坭興陶多手制,工藝、形狀、尺寸、厚度存異,并且測試條件、測試方式、評估標準不一。其脆值雖各不同,但整體較高,硬度介于瓷器與一般陶器間,具體表現值在90~120之間徘徊。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需依據所選材料的性能及力學特征,參考坭興陶同品類、尺寸、厚度等茶具的脆值進行經驗估算,并結合包裝結構及包裝緩沖結構的科學計算,經過統計和反復的設計實驗,進行茶壺與茶杯、單件與套裝等相關的內部緩沖結構、空間合理規劃及外部包裝形態的設計研究,實現并強化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整體的保護性能,提高包裝安全系數,滿足運輸及交付程序所要求的集裝與便攜功能。同時,考慮優化包裝實體的生產加工程序,減少包裝廢棄物排量,降低消費者使用難度,考慮增加循環使用率,提高包裝結構智巧性,提升用戶體驗值[3]。

3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設計

3.1用包裝材料詮釋坭興陶特性與品牌文化。材料的象征性和形式性是藝術創作的目的,也是包裝詮釋產品特性與品牌文化的關鍵。材料的選擇是坭興陶茶具包裝結構設計的物質基礎,是實現茶具在流通領域安全性能的物質保障,是承載產品信息和品牌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包裝所有創意理念實現并展示的物質媒介。B2C模式下的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材料應具有較強抗壓、抗沖擊性能,同時需要滿足環境友好及成本不高等條件,其呈現出的氣質特征也要與坭興陶茶具古樸、自然的印象一致,以完善后期消費者對于產品及品牌的情感體驗[4]。瓦楞紙剛性高,可承受一定范圍的重量并保持外形不變;韌性強,可承受一定范圍的震動與沖擊;折疊性優,折后不易出現裂痕;表面性好,裁切后依然平整,無翹曲、脫層等現象;適印性良,可承印產品相關信息及注意事項,宣傳品牌形象;穩定性好,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保持包裝尺寸不發生改變。最重要的是瓦楞紙質量輕、無毒害、降解快、方便回收利用且成本不高,已是現階段快遞行業包裝主流材料。瓦楞紙可分單楞紙板和雙楞紙板兩類,具有A、B、C、E、F五種楞型,其中A楞抗壓強度高,彈性和緩沖性好,但易受損,適用于隔板與外紙箱;B楞穩定性好,表面平整,適印性強,承受平面壓力高,但強度較差,適用于內襯、隔板、紙箱、紙盒等;C楞介于A、B之間,在平面壓力、垂直壓力、平行壓力及緩沖性等方面表現良好且性價比較高,是坭興陶快遞包裝良好的主材選擇。本文所示實驗主要以上述三種楞型的瓦楞紙為包裝材料,盡量減少膠黏劑及其它材料介入,此種單一、純粹的材料選擇及材料屬性符合坭興陶樸素、自然的性格和人們喜愛并選擇坭興陶茶具的心境所向。3.2用包裝造型貼合線下坭興陶茶具運輸與交付程序。基于B2C模式銷售的坭興陶茶具包括批量訂購、批量運輸整體組合的多種可能性,以及單件商品訂購、運輸的獨立存在性。考慮到當下快遞行業是由人工一對一交付完成的主流配送方式,筆者認為坭興陶快遞包裝結構設計需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以協調包裝件間內部、外部、組合、疊放及攜帶之間的關系[5]。3.2.1添加包裝內部結構可變功能。消費者個體差異決定其消費產品種類及組合方式的多樣性,B2C模式下的坭興陶茶具,消費者訂購的形式可能是整套或多套茶具,亦或是一壺、一杯。同時此茶具產品因種類、個體形狀及尺寸的差異,對所占包裝空間各有要求,針對此差異的存在及現象發生的可能性與客觀性,可從兩方面入手解決:(1)根據茶具系列產品日常配套使用情況評估茶具配套銷售規律,在減少并統一包裝尺寸的前提下,考慮使用插片對包裝內部結構分區,在外部尺寸統一的盒體內作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的縱橫交叉組合,以多種大小空間組合的形式滿足不同類型茶具產品組合對包裝大小及空間分割的要求,單個紙盒內部可變結構見圖1;(2)在插片上設置等距切口,使用時根據產品實際尺寸調整插片位置以固定茶具,避免茶具因松動、翻滾造成損壞,此種可變功能插片組合不僅適用于單個茶具,同樣滿足多件茶具產品對包裝結構及精確尺寸的差異性要求,微小差異產品使用同一尺寸包裝見圖2。3.2.2統一快遞包裝外部幾何形態。快遞包裝在運輸流通過程中,由于快遞件數量較大,需進行集裝或堆碼處理。將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外形做幾何化、扁平化處理,可提高包裝件堆碼效率,減少無效空間占有率,同時幾何、扁平的外部形態,可有效降低快遞包裝在運輸及搬運過程中的摩擦系數,降低包裝破損率,保護內部被包裝茶具[6]。3.2.3設定系列包裝尺寸等和關系。考慮到茶具具有多種種類及尺寸的訂單類型,將包裝盒外部尺寸根據實物大小設定具有不同數量、不同尺寸相加等和的數模分割尺寸關系的標準規格,見圖3。根據此等和系數關系進行組合裝載,可降低包裝件間的無效空間,縮小運輸包裝整體尺寸,減少物流能耗,提高快遞運輸效率。多種組合形式及套裝實物效果見圖4:三個1號盒型并列放置后,其尺寸與2號和4號盒型尺寸一致;三個2號或4號盒型并列放置后的尺寸與3號盒型一致;一個1號盒型、一個2號和4號盒型、一個3號盒型組合后,其外部尺寸與5號盒型一致。3.2.4提高包裝件間堆碼穩定系數。在包裝件集裝堆碼過程中,隨著堆碼件數與高度的增加,其整體穩定系數逐漸降低,同時,堆碼后的包裝穩定性在運輸過程中也受來自外界震動與沖擊力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針對此問題,筆者考慮通過人為添加包裝件間凹凸卡扣功能,增加摩擦系數,提高堆碼穩定性。將包裝盒的蓋與底皆在兩側邊線相同位置向蓋(底)面方向作三向切口,使切口部分側面伸長為可插入襟片,同時在蓋(底)面留孔,此種在盒蓋與盒底兩側邊線位置的上插入襟片及開孔處理的方式,為堆碼狀態的坭興陶快遞包裝的穩定性提供了保障,見圖5。3.2.5考慮快遞包裝便攜人性設計。現行的主流快遞包裝形式有兩種,一是無定形的即時封口塑料袋,二是定形的對內容物有較強保護作用的瓦楞紙箱。因大多線上交易的運輸任務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擔,其快遞件在運輸的分揀、裝卸、轉運等環節存在沾染污物的現象,這是較多女性消費者介意的。據筆者了解,京東商城在其快遞塑料袋封線內加入預開口設計,可將收到的塑料袋快遞包裝快速改造為簡易手提袋使用,但其箱體包裝尚未見到關于方便提攜的結構設計。筆者考慮在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中加入方便改造、方便提攜的功能結構,茶壺包裝結構設計見圖6,公道杯結構設計見圖7。如圖6(5號)、圖7(5號)所示,在外包裝側面設置300°齒狀切割線,消費者收到快遞后輕戳此處即可輕松插入手指,剩余60°設置內折壓痕線將被破壞后的圓片與包裝盒連為一體,使之成為光滑且牢固的便攜式包裝結構,解決了消費者關于收到快遞后如何提攜的顧慮,加深消費者對坭興陶茶具產品及品牌的好感[7]。同時,圖6所示茶壺與圖7所示公道杯外部尺寸一致,此種一致性可實現只需更換內部緩沖結構,即可滿足盛放茶壺或公道杯的包裝要求,減少包裝尺寸差異,提高包裝使用率。3.3用智巧性包裝結構設計深化用戶體驗。電商模式交易的程序終端即交付簽收,是消費者接觸產品及其包裝的開始,亦是產品包裝開啟用戶體驗功能的開始。在心理學領域,體驗是一種情緒;在商業領域,體驗是經濟手段;在網絡領域,體驗是產品命脈;在視覺設計領域,體驗是視覺感受[8]。良好的體驗可提高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忠誠度,基于B2C模式的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作為產品的一部分,涉及以上心理、商業、網絡及視覺等多個領域,因此如何提高坭興陶茶具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好感,深化用戶體驗,是確保其快遞包裝在實現保護產品、方便運輸等功能前提下要進行的另一個重要命題。3.3.1可循環使用。快遞包裝包含內包裝與外包裝兩種,因當下物流行業尚存暴力分揀、野蠻裝卸等現象,加之瓦楞紙箱紙的特性,使作為快遞外包裝的瓦楞紙箱難免沾污、變形甚至損壞。據此,坭興陶茶具快遞外包裝應選用具有較強抗壓、抗沖擊的A型或B型瓦楞,并根據箱體尺寸由小到大,選用三層至五層瓦楞紙板,適度包裝以確保內部茶具安全。結構方面應設計簡便的封箱及開箱方式,讓使用者輕松、快速地掌握其正確使用方法,避免使用過于嚴實的膠帶捆綁及破壞性打開方式,達到可循環使用[9]的目的:(1)箱蓋的設計可參考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試卷袋的雙舌頭設計,做前后兩個方向的箱蓋配合易拉口設計,首次使用前向蓋,待拆封、回收、循環二次使用時則用后向蓋;(2)用以封箱的膠帶可選擇撕開后無損紙箱面紙的紙質可手撕、可降解膠帶,坭興陶企業亦可定制印有自己品牌標志或輔助圖形的紙質膠帶,考慮到此膠帶撕開無損箱體的特性,為有效保障消費者權益,建議搭配中國傳統火漆蠟封使用,不僅解決了以上所述顧慮,也在包裝及封箱形式上為產品及品牌增添了傳統復古氣質,提升了消費好感,深化了用戶體驗;(3)由于箱體的折疊、展平設計是促進其投身于循環使用流程的關鍵,多種組合形式及套裝結構展開示意見圖8,其內、外包裝等五個盒型均以傳統燕尾榫卯結構作單件及件間的鎖扣固定,是方便使用者實現折疊、展平操作的不錯的結構選擇。3.3.2可改造使用。“改造”,辭海釋義“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變更,使適合需要”,故此包裝改造,即在原有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結構基礎上通過壓痕、折疊、裁切、修飾等方法變更原有結構或面貌另作他用。坭興陶茶具快遞內包裝在外包裝的保護作用下,其清潔度、完整度較高,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部分消費者的嫌慮,可通過改造順利融入消費者生活,但需要注意的是,此處所言的包裝改造面向的群體大多是沒有接受過專業結構設計訓練的大眾消費者,因此其改造內容易小不易大、易簡不易繁[10],在此基礎上設置改造引導線,必要時添加數個改造方案教程,使消費者可順利掌握并完成改造方案。3.3.3用戶參與交互設計。上述可循環與可改造方案,用戶或多或少皆有參與,此種參與過程與形式一定程度上創造并建立起消費者與包裝之間有意義的關聯。此外,在坭興陶茶具包裝設計中融入可在用戶使用時進行與產品包裝交互的智巧性打開方式或其它趣味性結構設計:如原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學生AlexHenige創新設計出的PlantableCoffeeCup(可種植的咖啡杯),將花草樹木的種子糅合到可降解的咖啡紙杯杯身,消費者可根據杯底所示的種植步驟輕松完成咖啡“包裝廢棄物”的排放與降解。基于此,坭興陶茶具及其它系列產品包裝可參考PlantableCoffeeCup的做法,將欽州乃至廣西特色的植物種子糅合到坭興陶包裝用紙(紙板)中,同時配合對應的說明圖文,讓坭興陶消費者,在體驗產品優良品質之時,兼具對坭興陶地域特色花草樹木的意外收獲,這種在成就包裝交互設計之時,關注以人為本、環境友好、適當愉悅的用戶體驗等細節設計,是坭興陶品牌成功的關鍵。綜上所述,筆者考慮對坭興陶茶具快遞包裝進行以瓦楞紙為唯一包裝材料的結構設計,在單張瓦楞紙板上采用模切、壓痕及折疊工藝,以一紙成型工藝減少制作工序,實現包裝“變綠”,通過間隔茶壺、茶杯、公道杯等系列措施,完成產品與包裝結構功能的匹配,并實現上文所述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設想。圖8為圖4中多種組合形式及套裝結構展開圖,由圖可知:2號與4號盒型通過在頂面裁切出與茶杯底部尺寸相當的圓形開孔來固定倒置于內包裝的茶杯;3號盒型在盒壁設置能折疊到盒底并與盒底重疊的延長中空襟片,以瓦楞紙材的厚度創造出用以固定壺底的特殊空間結構,考慮到壺身與壺蓋安全及兩者間的高度差,該包裝盒將盒蓋一分為二,并與對面盒壁延伸出的另一盒蓋共同實現區域的劃分與功能的延展;1號所示盒型結構無特別設計處理,只在固定方式、抽拉開孔等方面與其它盒型結構保持一致;5號外包裝結構展開圖,以中間正方形盒底為中心,向四個方向延伸,所延伸部分結構分別用以盛放與其對應的內包裝,四個內包裝的抽取方向被安排在外包裝的四個方向上,考慮到此種抽取及方向的設定易造成內包裝從外包裝盒自動脫離,所以除在內包裝與外包裝邊緣均設置用以鎖合的燕尾型榫卯結構外,另為其添加相同瓦楞紙材封套(6號)以避免脫離,而封套的寬度比5號包裝盒左右兩邊各多1cm,在此1cm的尺寸空間里留洞、穿繩,通過調整繩的松緊來收緊或放開封套與包裝的結合,由于封套左右各1cm空間的存在,為包裝盒在堆碼疊放中開辟了另外的緩沖空間。該案例從間隔、固定茶具的方式,到包裝盒所應具備的緩沖及密閉功能,到傳統榫卯結構的代入,再到包裝材料的選擇及打開方式的設計,皆滿足了B2C模式下的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應具備的功能保護及形象塑造,同時所選的瓦楞紙和棉繩(見圖4)等包裝主材與輔材的個性特征、被包裝的坭興陶茶所具有的自然、質樸、溫和、親切的性格,以及消費者喜愛并選擇坭興陶茶具的心境相符。圖4-7皆從不同角度對B2C模式下的節約型快遞包裝展開設計實驗,雖呈現出的包裝形態各異,但都是緊密圍繞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等關鍵詞的有效實踐,其一紙成型工藝、避免施膠打釘、單一包裝選材、巧妙結構形式等皆是對B2C模式下坭興陶茶具節約型快遞包裝的最好詮釋。

4結語

綠色包裝是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基石,是環境友好的保障,我國對于低碳物流的研究尚未成熟,對于快遞包裝的研發還待繼續。本文涉及的設計案例針對當下基于B2C模式的坭興陶茶具包裝結構進行展開,從包裝產品穩定要求、包裝結構緩沖要求、包裝運輸堆碼要求、包裝交付便攜要求及包裝環境友好要求等多方面對結構進行了設計研究。從結果來看,研究內容對于包裝結構的功能保護、快遞包裝的堆碼運輸、現代綠色包裝的減量化、適度化等方面均有考量,對于坭興陶茶具產品尺寸精確的把握、對快遞包裝特征需求的凸顯、對包裝結構巧妙構思的創新等方面亦有體現,能從多方貼合并滿足本文預期目標。

作者:李帥 單位:北部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