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設計負面影響分析
時間:2022-06-20 03:19:29
導語:電子產品設計負面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電子產品設計中常常會因為個人感覺帶來錯覺,導致很多設計冗余、復雜,更嚴重的可能導致設計錯誤。下面主要分析電子產品設計中常見的習慣性思維對產品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習慣性思維;電子產品;設計
電子產品設計是一個科學驗證及工程實踐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應有科學依據或工程依據。電子產品設計過程中應嚴格遵守設計規范和設計標準,但是,在電子產品設計過程中常常會有想當然的思想左右產品設計研發,導致設計冗余或設計錯誤。本文針對電子產品設計中常見的習慣性思維對產品設計帶來的負面影響。
1產品規劃
電子產品規劃應基于市場或用戶需求,并結合現有技術進行制定。在電子產品規劃過程中常常出現的習慣性思維就是采用新技術堆疊。如果大量采用新技術可能因為新技術研究不深入,導致研發周期過長,研發成本太高且導致產品成本過高。電子產品更新換代轉瞬即逝;如果研發周期過長,可能錯過最好的上市時機;如果研發成本太高,導致新產品價高無市。使用新技術還可能帶來產品的售后成本增加。因此,在進行產品規劃時,應合理使用新技術。筆者根據多年從業經驗認為,成熟產品一定是使用成熟技術,即使使用新技術也應該使用成熟新技術,否則,設計的產品一定存在較大風險。
2外觀設計
外觀是產品的門戶。優秀的外觀設計能第一時間打開用戶的消費欲望。由于外觀的審美標準因人而異,在電子產品外觀設計時,設計師最容易犯的習慣性思維錯誤就是把自己的審美標準強加于產品中。作為工業產品固然包含設計師的思想及審美,但是產品最重要的標準就是銷售量,設計師在進行電子產品外觀設計時必須圍繞消費者的審美標準來進行設計。目前市場上最成功的電子產品外觀設計案例就是蘋果公司下屬產品,蘋果公司產品外觀設計老少皆宜,能夠適應各年齡段消費者需求,可以作為電子產品設計參考典范。
3硬件設計
產品被稱為電子產品是因為產品中的核心部件是集成電路。作為電子產品的核心,電路的設計關系到電子產品的成本、加工合格率、可靠性及返修率。硬件電路設計師也常常會按照習慣思維或想當然設計電路,下面將通過對硬件電路設計常犯的習慣性思維錯誤進行分析。(1)器件選型:在硬件設計之初應根據產品功能、性能、價格定位和消費群體定位,選擇使用的主要功能器件,如處理器、單片機、存儲器件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定位會為功能器件的選型帶來完全不同的方案。在此階段,設計師最容易犯的習慣性思維錯誤就是采用自己熟悉的常用的元器件來實現功能,使用熟悉的元器件可以使設計者開發相對容易,開發周期縮短,但如果不考慮產品特性及成本等因素,就可能導致產品上市后價格較高,在同類產品中毫無競爭力,也可能導致性能不足,產品依然沒有競爭力。設計師另一個容易被習慣性思維左右的問題就是器件選型不能完全根據產品性能特性進行選擇,通常會選比預期性能高的的元器件進行實現,結果會導致產品價格偏高,而高出的性能特性并不會對產品帶來質的提升。(2)硬件設計:1)電路圖設計:電路圖設計過程中,必須根據電路中計算的器件指標進行選擇,如:阻容、電感、三極管、二極管、整流橋、保險絲等。不能按照經驗和感覺隨意取值,否則,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電路圖設計過程中,集成電路部分引腳使用不能按照想當然和經驗進行設計使用,必須參考器件資料并結合器件在電路圖中的作用進行設計。如有些引腳需要接地或接高電平,設計者可能對器件理解不夠深入,隨便接入其他信號,導致器件工作異常或不穩定。2)PCB設計:PCB設計必須全局考慮PCB的功能、性能、可生產性及可維修性。設計師最容易犯的習慣性錯誤就是不全局考慮PCB問題,以功能實現為目的;不考慮PCB在設備中的位置、布局以及可生產性問題,最后導致PCB功能實現了,但是指標差距較大且不具備可生產性。PCB設計時設計師必須對關鍵信號線進行準確把握。此階段,設計師最容易按照習慣或經驗對不同的信號線進行走線、布局,不能按照設備特性、PCB特性、器件特性和信號特性進行因地制宜,特別是高頻信號更應該重點照顧。(3)軟件設計:軟件設計中常常會用到模塊復用或代碼復用,代碼復用時,不同的硬件可能存在邊界值范圍差別、寄存器標志位含義差別,因此,必須進行相應修改移植,否則程序可能存在BUG。軟件設置對空間的分配一定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分配并預留余量。如果想當然或盲目分配大空間可能導致程序存儲空間緊張。軟件中全局變量與局部變量必須進行認真分析,想當然將變量定義為全局變量可能導致程序運行異常,不能達到想要功能。(4)生產設計:電子產品由樣機變成產品,還需進行生產驗證。在生產驗證中需要處理與生產相關的一系列過程,如器件采購、PCB加工、零件加工采購、設備裝配、程序加注、功能調試、性能測試、環境試驗、可靠性測試等。在生產設計環節,設計師最容易犯的習慣性思維錯誤就是想當然簡化流程、簡化操作、改變工藝、走捷徑,最終可能導致產品生產過程未能完整驗證,對產品品質埋下隱患。
本文通過對電子產品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可能帶著習慣性思維進行產品設計的各環節進行了分析,其中有些思想可能對產品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因此,作為產品設計者,在產品設計中應以產品設計理論和工程實踐經驗相結合來考慮問題。只有這樣,產品才能經受住市場考驗。
【參考文獻】
[1]張赪.可靠性原則2000條[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2]黃智偉.印制電路板設計技術與實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楊小鈳 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 上一篇:醫學論文撰寫基本要求
- 下一篇:校園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