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設計對小城市建設及發展的作用

時間:2022-03-30 11:43:28

導語:城市規劃設計對小城市建設及發展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規劃設計對小城市建設及發展的作用

摘要:針對城市規劃對小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展開探討,重點從現存問題與解決對策兩方面來進行,明確這些問題,能夠在建設任務中避免再次發生,促進小城市協調穩定發展

關鍵詞:城市規劃;小城市;城市建設;對策

1城市規劃對小城市建設的意義和作用

1.1城市規劃對小城市建設的意義。城市規劃可以提升地方建設目標的實現效率,整體規劃也更科學合理,能夠實現長期發展目標。中小城市近年來發展迅速,經過前期規劃,在建設階段不會出現混亂的現象,城市建設資金是有限的,城市規劃能夠促進建設資金得到有效利用,避免出現資金浪費的現象。中小型城市發展,需要完善的前期目標,能夠協調好城市建設與自然資源之間的關系,緩解資源緊缺帶來的環境問題。由此可見在中小型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1.2城市規劃對小城市建設的作用。第一,有助于實現優化產業結構。城市建設首先要進行的是企業規劃發展,形成地方特有的產業結構鏈。一些小城市自身工業發展比較落后,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但小城市的發展規劃任務缺失刻不容緩的。通過城市規劃,能夠快速判斷適合城市發展的體系,將各產業規劃好,在發展過程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小城市的經濟體系更能經受的起市場驗證,為接下來的發展任務打下堅實穩定基礎。第二,能夠保證城市合理化的規模效益。城市發展運營需要有定期的目標,這樣各部門開展建設任務時才有努力的方向。除整體化建設之外,還需要考慮群眾的日常生活,規劃期間會重點針對基礎設施來進行,滿足群眾日常生活與活動需求。小城市要擁有自己獨特的設計規劃理念,如果完全沿用大城市的建設方案,會造成建設成本增大,預期目標難以實現的情況。第三,有助于發揮區域宏觀決策作用。城市發展建設會分區域進行,前期規劃整合有助于項目目標的確立,小型城市之間相互借鑒經驗,同時也可以在項目上建立合作關系。確定發展中心后,再向周邊逐漸擴大建設規模,最終完成整體城市建設。第四,能夠彰顯城市文化底蘊。城市建設應當以城市的人文文化為背景進行,這樣發展計劃才能夠得到群眾的支持。在前期規劃中,會充分考慮歷史建筑物的保護,避免所示建設的項目對歷史建筑造成破壞。確保小型城市建設計劃能夠幫助弘揚地方文化,形成獨特的發展理念。

2小城市規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城市規劃執法體系尚未建立健全。小城建設期間,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不合理現象頻頻發生,影響城市的發展速率,基礎設施與民宅建設更是缺乏合理的規劃。盡管許多地區已經構建了城鄉一體化管理模式,但是仍未妥善解決好城市規劃管理統一權限的問題,并且各項資源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從而導致城市規劃執法滯后于城市規劃的發展。

2.2城市規劃管理缺乏有效的決策機制。由于政府及規劃管理部門的自由裁量權過大,致使規劃管理部門不僅是規劃編制與審批單位,而且還是規劃決策與執行機構。規劃管理職能的劃分不明確直接導致政府與規劃之間缺乏雙向交流,政府對城市規劃的宣傳工作不到位,城市居民對規劃的知之甚少,使規劃工作喪失了群眾的支持與參與。

2.3土地規劃和環境保護問題嚴重。在城市規劃管理土地規劃、環境建設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首先,在小城市密集的商業區或心區,由于受房屋建筑群密集、就業人口與居民密度高、交通擁堵嚴重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城市心區的環境每況愈下,從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運行效率;其次,小城市規劃對用地毫無節制,不斷蠶食綠色空間,致使城市綠化隔離帶和綠地面積不斷縮小,城市生態失衡問題日趨嚴重。

2.4文物古跡保護力度不夠。在眾多小城市均遺留了文物古跡或是一些凝聚歷史變遷的街區等,這是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最佳實物見證。但是,許多小城市在規劃和發展的過程不重視對這些文物古跡的保護,致使其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而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甚至導致諸多文物古跡已經徹底消失。在城市規劃時,一旦城市文物古跡保護與城市開發產生了矛盾,那么在一般情況下文物管理部門會服從于政府對城市規劃建設的安排,導致隨意破壞、拆遷歷史遺存的現象比比皆是。

3完善小城市規劃的對策分析

3.1強化城市規劃意識。小城市在進行城市規劃建設時,將整合原則有效地應用到各種關系的協調和處理當,以達到強化城市規劃意識,充分發揮城市規劃作用的目的。首先,在規劃過程,應使各項建設標準、城市發展規模以及定額指標等與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相協調;其次,應處理好城市整體建設和局部建設的關系,運用的科學的方法合理規劃城市各個區域,借此來體現城市的整體性;再次,應充分考慮到城市近期建設與未來發展的關系,并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盡量避免因經濟建設造成環境污染的情況發生。

3.2保證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小城市在編制城市規劃時,應對城市空間布局特征加以重點關注,尤其是城市歷史資源和特色環境,借此將城市設計落實都規劃層面上。在城市景觀的規劃上應以整體的協調性設計為主,既要符合空間分布及景觀組織要求,又要不影響城市整體效果。同時,可將山水、湖泊、人文歷史等資源充分地融入到城市空間。在進行具體規劃過程,應處理好山、水、城市這三者之間的和諧關系。

3.3健全城市規劃決策機制。為確保城市規劃建設能夠順利進行,應構建科學的規劃管理體系,通過建立城市規劃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以及規劃委員會等機構,提高政府的決策能力。同時應不斷創新規劃理念,并發揮組織協調能力,對空間資源進行合理的統籌布局,以此來提升城市的整體競爭力,推進經濟發展。

3.4城市環保規劃。現階段,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小城市在進行城市規劃過程應重點加強環保規劃。其一,降低空氣污染。城市的空氣污染主要是由汽車尾氣排放以及一部分工業企業生產排放的有害氣體造成的。為此,在進行規劃可采取植被種植的方式,利用城市綠化減少空氣污染。同時,還可通過限制外來車輛進入的辦法,控制汽車尾氣排放,并將位于城市的工業企業盡可能外遷,借此降低有害氣體排放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其二,控制廢棄物。人們在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出生活垃圾,其以廢水污染以及白色污染最為嚴重。對于這一情況,在進行城市規劃過程,應充分考慮生活垃圾的處理,并通過增設垃圾回收站等途徑,及時對生活垃圾進行清理。綜上所述,問題的解決需要城市規劃部門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使每一個管理項目符合規劃管理的目標要求。在對項目的檢查過程,要檢查項目建設是否具有“兩證一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以及其他要求提供的相關證件,并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城市的建設就會越來越趨近完美。

作者:周慶海 單位:沈陽市康平縣規劃和國土資源局

參考文獻:

[1]喬怡青.城市及城市規劃與城市文化的創造[J].山西建筑,2009(14):9.

[2]別江波.我國城市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國軟科學,2011(S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