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在給排水設計的運用

時間:2022-02-24 10:34:03

導語:“海綿城市”在給排水設計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海綿城市”在給排水設計的運用

摘要:為更好的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市政排水設計中,文章對“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優勢和設計內容進行了介紹,并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具體應用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工程;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理念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穩定性,保證城市系統的正常運轉,還可憑借“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開辟新型設計道路,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幫助城市提升對極端天氣的抵御能力。

1市政道路給排水中有關“海綿城市”的設計內容

城市是經濟發展最成熟的區域,也是高端產業、人才、服務的聚集地,該區域中住宅區、商務區、高科技產業園、辦公及研發機構云集,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如圖1所示)設計理念,可以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效果,以下對市政道路給排水中有關“海綿城市”的設計內容進行介紹:第一,人行道設計,人行道設計中可采用透水性強的地磚,雨水落到地面馬上就能像被海綿吸收一樣滲到地面以下,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第二,車行道設計,車行道設計是保證市政道路行車安全的主要設計環節,可將路面材料改為透水性材料,以達到減少徑流量和回補地下水的目的;第三,綠化帶設計,現階段,我國十分重視園林景觀綠化建設,城市中的綠化面積明顯提升,在綠化帶的設計中融合“海綿城市”設計理念,設計具有滯蓄雨水功能的下凹式綠地(如圖2所示),對鋪設的種植土和礫石層材料進行更換,讓雨水下滲補給地下水,達到徑流總量控制的目的;第四,附屬設施設計。附屬設施設計是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設計環節,其中包括路緣石、邊溝等,“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附屬設施設計中的應用,可以將平緣石的高度和周邊地表的高度保持一致,便于將雨水引入綠地,還可在邊溝設計時采用植草邊溝,以利用生物滯留作用,削減面源污染。

2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的對策

2.1提升“海綿城市”設計意識。當前階段中,我國對“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應用十分重視,在我國的長期城市建設規劃中,“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空間。因此,為了全面推動“海綿城市”設計效果的提升,應該從根源上提升“海綿城市”設計意識,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第一,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是市政工程的重點設計環節之一,可以有效地保證市政道路的整體穩定性和市政道路的使用期限,在提升“海綿城市”設計意識上,相關設計負責人可以根據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環境,以“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為核心,對相關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人員進行意識培訓,在培訓過程突出“海綿城市”的設計優勢;第二,當前階段,“海綿城市”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進行了試點應用,相關市政道路給排水負責人可向設計人員展示“海綿城市”的設計成果,強化“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以提升設計人員對“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重視程度。例如,當地城管局可組織舉辦“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邀請國內知名專家進行專題授課講解,市縣區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培訓,不僅可在培訓中深入講解海綿城市的概念、意義、作用及如何落實,還可分享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經驗。2.2完善“海綿城市”設計體系。要想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相關人員應該按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和《城市暴雨強度公式編制和設計暴雨雨型確定技術導則》的相關規定,結合區域間的降水特征,完善“海綿城市”設計體系,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第一,“海綿城市”設計體系的構建,是保證“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良好應用的關鍵,相關設計負責人應該對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環境進行充分的掌握,采用相關的勘察技術調查和獲取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因素,詳細構建“海綿城市”設計體系,并設計體系中細化分布設計環節;第二,相關人員還應該在“海綿城市”設計體系的構建基礎上,為設計人員布置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任務,細化落實“海綿城市”設計體系中的相關內容,保證“海綿城市”設計體系的應用有效性[1]。2.3整合“海綿城市”數據資源。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掌握設計信息和設計數據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對“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進行全面應用,應該充分整合“海綿城市”相關的設計數據和資源,以下對其進行分析: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的設計負責人應該加強與規劃設計等部門的溝通協作,根據城區現有規劃布局,結合氣候變化特質,區域間的暴雨強度公式修編成果,為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提供科學依據。還應建設和完善城市綜合氣象觀測站網,積極與市政部門對接,打通數據共享壁壘,掌握城區積澇情況,有針對性的布設氣象觀測設備,為“海綿城市”建設關鍵技術研究和城市生態修復提供數據支撐[2]。2.4強化“海綿城市”設計研究。“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的應用將為我國的城市建設做出貢獻,要想進一步強化“海綿城市”的設計效果,相關部門應該提升“海綿城市”設計研究力度,以下對其進行分析:第一,從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城市建設情況來看,在市政工程給排水設計中應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具有著全新的設計方向和設計意義,在“海綿城市”的設計上,相關機構應該重點對“海綿城市”的各個設計環節進行精細化研究,為機構內的研究人員布置“海綿城市”的設計研究任務,同步提升“海綿城市”的研究水平;第二,考慮到“海綿城市”的設計和建設將會極大地提升我國的城市建設水平,改善人居環境,“海綿城市”是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設計理念,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對“海綿城市”的設計研究機構給予重點支持,以提升研究效率[3]。2.5深化“海綿城市”設計層面。“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具有著深遠的影響,也能夠極大的促進我國城市建設水平的提升。為了全面推動“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進程,應該著力深化“海綿城市”設計層面,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第一,政府相關部門應該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為指導,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全面推廣過程中,引導相關設計、施工部門最大限度的保護原有河流、濕地、坑塘、溝渠等“海綿體”不受開發活動的影響,為“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設中應用優勢的全面發揮奠定基礎;第二,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的相關部門還應該在設計過程中對實際建設中已經被破壞的“海綿體”,采取物理、生物和生態等相關手段進行恢復。例如,部分區域中公園污水系統破損嚴重,導致公園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對水質的影響較大,在海綿城市改造工程中,一方面可以改造地下雨污水管,更換破損管道,疏通淤塞部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低影響開發技術手段,讓公園綠地這塊“海綿體”更厚,承載和凈化更多的水。

3結論

總之,“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是對我國各項建設規劃全面響應的體現,“海綿城市”理念的良好應用也將進一步帶動我國的城市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1]賀家豪.“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1):179-181.

[2]胡冬冬.“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住宅與房地產,2019(16):86.

[3]周杉.關于“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實踐[J].建材與裝飾,2019(15):117-118.

作者:黃源銘 單位:福州城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