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古裝歷史劇服裝設計
時間:2022-01-03 10:12:12
導語:淺析古裝歷史劇服裝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所有影視劇從感官上來說都是視聽設計產物,既然是為視聽服務的,占據視覺主體的角色服裝設計必然對影視劇水平有決定性影響。但是為什么探討的是古裝歷史劇的服裝設計倫理尺度呢?因為這其實是在新時代,人們物質水平飛升,對娛樂內容有更多需求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影視題材,在劇本走向符合大致歷史方向的前提下,對其中細節進行了人為改動使劇情更迎合現代人的口味需求,它不是歷史正劇,對服、化、道等場景要求嚴格尊重史實,所以其中對服飾的改動到底應該遵循怎樣的規范,怎樣才不至于落入低俗甚至嚴重違背史實誤導觀眾是在新時代需要我們設計人去認真探究的。服裝設計是古裝歷史劇水平的體現,一套優秀合理的影視劇服裝設計是該古裝歷史劇能否被廣泛傳播的決定因素之一。只有當觀眾的感官被充分合理的滿足,才會有收視率的保證和口碑的傳播。
2倫理規范是古裝歷史劇服裝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既然一部古裝歷史劇需要服、化、道的互相配合,那么影響服裝審美的決定因素又是什么呢?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服裝的倫理規范。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是倫理規范,古裝歷史劇的服裝并不僅僅只有服裝一方面,配飾、掛件、妝容都包含在內,對所有形象設計部分有指引觀眾的自覺以及在尊重歷史事實基礎上自我發揮的設計道德是在古裝歷史劇中的倫理規范。今天的古裝歷史劇,其中對歷史的還原已經微乎其微,甚至有的只是借古裝的名義表演現代的故事且多以愛情線為主,可以說有的劇已經完全喪失了歷史教育作用,雖然很多歷史學家不斷強調“古裝劇不是歷史教材”,但是新生代從小就越來越多地處在這種影視劇熏陶的成長環境下,不由自主得將其中事件與歷史事實掛鉤是他們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服裝設計師,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至少在服裝方面,用我們的倫理規范去糾正我們可以控制的服裝部分。古裝歷史劇受眾龐大,其中因為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審美需求也自然有一定區分,但是在制作古裝歷史劇時,往往將受眾籠統的歸為一處,在引起不同聲音的同時,無形中也為受眾對不同古裝歷史劇服裝審美進行對比提供了條件,從這個角度來說,因為優勝劣汰的法則,手中審美在總體上是一個越來越向上的過程。倫理規范是保證古裝歷史劇服裝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真、善、美”的趨勢,才是符合歷史的、可以長盛不衰的審美,只有符合歷史的“真”,以“善”的初心,才能詮釋出歷史的“美”。即便好評如《大明宮詞》,其中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更不用提有的制作團隊為了節約資金,用化纖材料代替絲綢,印花代替刺繡,導致服裝失去歷史厚重感,王宮貴胄的服飾看上去廉價,角色代入感差,與對歷史的“真”背道而馳;更甚者以古裝名義,將服飾以薄、透、紗的特點展示,失了歷史劇基本的端莊,以肉感、情感為標題,以情色搏眼球、刷流量,或許這符合了一些受眾的口味,但在藝術性上,這無疑違背了“美”的標準,而且由于對青少年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在思想教育作用上,更是背離了“善”的準則。藝術的美不是短暫的視覺刺激,應該是有著一定內涵的、可以經受時間考驗的視覺效果,它不僅讓受眾感官得到滿足,精神需求同樣也要照顧得當。只有樹立為服裝設計投入真實的道德和人文關懷的目標,倫理規范才能對服裝設計行為發揮真實有效的作用,才能產出更多對提升古裝歷史劇審美有幫助的高品質作品。
3倫理尺度與古裝歷史劇經濟效益的相互關系
如上證明了倫理尺度與提升古裝歷史劇審美水平的關系,那么提升古裝歷史劇的審美又有什么現實意義呢?從實際來說,是傳播程度加深帶來的經濟效益的顯著增加。一直以來,服裝設計都是影視劇里讓人頭疼的一部分支出,因為投入高但是回報小,或者說回報的方式不明顯,導致這一部分一直沒有受到廣泛的重視,但是隨著現代媒體技術的加強,人們對于影視劇的討論不再只流俗于劇情,服裝設計便成了受眾矚目的關鍵之一,很多影視劇服裝搭配甚至成為了淘寶爆款,雖然古裝歷史劇的服飾不能像現代服裝那樣傳播廣泛,但是一部搭配有良心服裝設計的古裝歷史劇,足夠成為一個吸引觀眾去收看買單的理由。因為在古裝歷史劇題材大同小異的今天,對服裝設計的用心完全暴露在觀眾視野當中。粗制濫造的產物只會挑戰觀眾的耐心審美底線,只有在符合倫理規范基礎上進行的服裝設計才禁得住社會媒體的評判。
4總結
外來文化廣泛侵入中國的今天,中國本土古裝歷史劇想要留有立足之地,必須守護住倫理規范的道德尺度,才能在忠實宣揚我國傳統歷史美感的基礎上被中國大眾乃至世界觀眾所認可和接納。從服裝設計入手無疑是一個快捷的方式,倫理規范是一個服裝設計的道德尺度,我國已有一批青年設計師走在了這條路的前沿,如《甄嬛傳》、《如懿傳》的服裝設計師,這兩部劇同樣也因為華美且不失歷史感的服裝成為了熱門話題,這足以說明我國的受眾已經有足夠的審美去評判服裝設計。對古裝歷史劇服裝設計倫理規范的倡導,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愿此文可以喚起服裝設計者心中的標尺。
參考文獻:
[1]華梅.華梅談服飾文化[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1.
[2]李勝利,肖驚鴻著.歷史題材電視劇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1.
作者:方婉玉 王楚濛 單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 上一篇:淺談服裝設計建設與實踐
- 下一篇:空間設計通識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