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設計核心目標建設及實踐研究

時間:2022-11-19 03:15:49

導語:廣告設計核心目標建設及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告設計核心目標建設及實踐研究

摘要:廣告工作坊是以培養學生廣告相關的設計、制作能力,主要通過在工作坊環境下,通過真是設計項目訓練,提升學生廣告設計能力,真正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能直接上崗的廣告設計人才。

關鍵詞:工作坊;廣告設計;目標建設;實踐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廣告設計工作坊式教學模式開展較早,由于其課堂結構模式和學生人數的控制,所以工作坊模式更易實施操作。與傳統的、填鴨式的廣告設計教學不同,廣告設計工作坊讓學生在一個模擬正式工作場景的區域內展開設計活動,強調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實踐者,整個項目的設計過程就是一個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提升的過程。工作坊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崗位中學習,在崗位中實踐,在崗位中成長,工作坊打開了嶄新的教育大門。

1核心目標的確立

傳統的廣告設計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廣告相關的設計、制作能力,導致學生學得空洞而模糊。廣告工作坊則是要求在師生共同努力下,通過進行真實項目實訓來訓練學生的廣告設計實踐能力,進而培養出高技能、高素質的能直接上崗的廣告設計人才。學生學習技能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不如就讓他們在工作坊環境下提前進入到真實的工作場景,縮短學生對工作崗位的磨合期。為了達到企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廣告工作坊的目標確定為培養學生如下四個方面的能力。(1)設計創意掌握能力。由于傳統教育的問題,導致設計專業學生不具備或者是缺乏創意設計能力。客觀的講,學生的創意能力偏弱是中國設計教育的通病。教科書式教育讓我們只會照本宣科,難以突破傳統束縛,不敢“左顧右盼”,只知“埋頭向前”,不利于學生創意思維的抒發。創意是廣告設計的靈魂,廣告設計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學生廣告創意能力。學生腦子里有法子,哪里都有路子。一位合格設計師應該將創新創意的習慣發展成為一種本能。在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創新思維能及時涌現,落到實處。(2)設計效果表達能力。設計行業屬于服務行業,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客戶了解并同意設計師的設計。為了打動客戶,設計者要具備很強的表現能力及豐富的表現手段,要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和思想。表達設計效果的方法一方面是各類的效果圖(草圖、手繪圖以及電腦效果圖等),另一方面是設計師的語言表達。優秀的設計師要想把自己的方案表達出來,需要具備全面的專業能力:如扎實的繪畫造型基本功,天馬行空的創意設計功力,高深莫測的電腦軟件演繹,以及真槍實彈地完成設計過程的操作。此外,設計師對設計項目的表達、推廣能力也不容小覷,設計師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撬開客戶的心靈,讓他們接受你的設計方案。很多設計師可以坐在電腦前一直“奮筆疾書”,但卻無法面對客戶將自己的設計意圖表達出來,這也是能力的缺失。這種能力的缺失在學生期間表現尤為明顯,主要是教師引導弱,學生鍛煉少導致的。在實施工作坊教學模式時應該格外注意,加強此方面的教學。(3)設計軟件使用能力。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格的廣告設計師要具備熟練的軟件使用技能,市場上主流的Adobeillustrator、Photoshop和CorelDRAW等軟件的操作要非常熟練。這是考驗一個設計師能否完成崗位工作的最基本能力,也是一個設計師闖蕩市場的基本技能。由于不同公司會對設計師有不同的軟件硬性要求,所謂技多不壓身,各種類型的軟件在學校期間都可以自學一點。在軟件學習、掌握的過程中,學生既可以進行深入探索,又能在已學軟件的基礎上自學新軟件,不斷累積學習的經驗和教訓,還增加了對設計項目的信心。(4)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化時代,設計行業特別是廣告設計行業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傳統的廣告設計媒體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如何高效使用互聯網開辟廣告設計的新道路,是擺在設計教育者面前的新難題。在信息化技術的驅動下,廣告設計工作坊教學與之前的傳統教學最大的不同是教師會運用新技術對課堂知識點進行傳授。如引導學生課下會用微課、慕課或是其他信息化教學系統預習、復習知識點、技能點等,并借助互聯網系統進行查找和搜索資料,線上線下的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會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軟件和信息化工具,要求學生緊跟時代潮流,適應新模式,學會新工具,凸顯新魅力。

2核心目標建設措施

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忽視行業發展和時代需求,致使學生參加工作后的適應期長達三個月甚至更長,不能快速勝任工作,頻繁在面試、辭職、再面試中惡性循環,學校方、企業方包括學生方都叫苦連連。長此以往,行業、企業對學生失去信心,放棄錄用,顯然有悖于國家發展廣告教育的初衷,使學校的辦學目標變形,走上彎路。工作坊的建設本身就是企業安插與學校的聯絡點,在工作坊中接洽項目、設計項目、制作項目、完成項目、推廣項目等,基本與公司流程中保持一致,這是保證學生畢業就能迅速融入工作中最有效、快捷的培養模式,幾乎不要過渡期。2.1教學模式的靈活互動。工作坊教學具有多元化特征,其最大意義就是在師生討論、交流的互動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創造力,將每位學生的智慧集結,最終形成相對較完善的設計方案。教學活動好似一出戲,以前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導演指揮怎么演,而現在,學生成為絕對的主角,教師則是配角,全力配合學生的演出,設計要求是劇本,全部演出都是圍繞項目的設計而展開。在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中,對教師的要求更加嚴格,比如教師要提前錄制視頻教學資料,設計階段任務,適時拋出問題等。在輔助學生查詢設計資料階段,要準備大量的素材庫、案例庫供學生參考、借鑒。但教師只是在適當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并不能代替或是參與學生的實際設計項目。2.2教學內容的緊跟時代。廣告設計工作坊教學內容不應局限于對教材內容的選擇和運用。在信息化時代,教材已經完全無法順應時代的潮流,滿足教學和學習的需求。廣告設計工作坊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當考慮設計實踐的要求,充分考慮行業市場的發展導向,緊跟市場發展的脈絡,避免課程與行業的脫節。教在學習的初期,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若沒有嚴格的內容和形式的制約,學生會失去方向和興趣。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不能過于隨意,基礎的理論學習和項目的分類設計,在課前會對學生進行完整的交代。2.3教學評價的多方參與。以往的評價制度就是指導教師一人做主的單一評價方式,主觀又草率。設計項目不像是數學題目,結果要么對要么錯,藝術不是以對錯劃分,更多的是設計項目傳達的內涵。現在工作坊在評價人員方面加入學生、企業人員等,并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結合企業方指導教師的意見,并根據設計過程的各步驟進展情況及其權重,給予學生一個過程性成績,再對學生進行綜合結果考核,給出最終成績。通過幾輪、幾方的設計評價得出的結果就是比較全面、客觀的結果。

3目標建設實踐成果

本校廣告專業推行工作坊教學三年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3.1課堂師生互動,強調參與。工作坊的主要教學形式是由教師或學生通過與企業聯系接洽項目,接下來的教學實施就是圍繞項目設計而完成。通過營造主題情境,使學生的身心俱動,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此外,還運用了微課教學、小組討論、翻轉課堂等多種方法,使教學的形式豐富多樣。項目是內容,互動是方式,強調參與,尋找解決方法,從根本上促進工作坊項目的完成。3.2成果完整系統,重在主題。主題性其實是每一個工作坊式教學所共有的特點。每一個設計項目都有明確的設計主題,設計主題與各個知識點相連通,而這些知識點在項目設計的過程中順理成章地匯入學生的知識框架中。經過幾個項目反復訓練之后,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學生不斷地成長,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會不斷長進。3.3評估全面科學,保質保量。改革后的評價無論是在評價方式還是評價對象方面都有了調整。評價的方式分為階段性成果評價,最終性評價,評估的方式除驗收成果外,還可以是面對面交流、互相點評、發朋友圈、微博圈等。工作坊通過全面、科學的評估,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學質量,得到師生的認可。工作坊的宗旨就是搭建好平臺、指導好學生、監控好項目,制定有效的運作機制,確保每一個學生在團隊中積極參與,長效保證課程建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范東生.翻譯工作坊核心目標及其實現路徑嘗試.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4.7.

[2]龍以標.高職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王雪華.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教育管理研究,2011.8.

[4]董占軍,喬凱.設計藝術類專業工作坊教學的特點及過程.創意與設計,2016.2.

作者:玄穎雙 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