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探討
時間:2022-12-24 10:24:09
導語: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地區的建設規模也日益增大,但與此同時,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城市建設仍然呈現出了是粗放式、低效率的特點,具體表現為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程度不高、生態環境保障能力嚴重不足、建筑用材消耗過高等等,各種浪費現象非常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用綠色理念指導城市規劃和建設工作,改善城市建筑的發展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相關研究顯示,如果每年新增加的綠色建筑達到300所,那么“十二五“期間,所節約下來的電將達到25.5億度,預計在2020年,所減少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有望突破10億t,從而為我國的環境資源保護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2在城市規劃中融入綠色建筑的意義分析
2.1綠色建筑可以改善資源掠奪式的城市建設方式
現階段城市地區的迅猛發展有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對自然環境的使用和破壞的基礎上的,而綠色建筑產業作為節能環保產業的核心組成,其自身的產業循環、資源循環、文化循環三大特點使得其可以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完美契合,從而對資源掠奪式的城市建設方式予以改善。在城市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和發展綠色建筑產業,不僅可以將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等理念融入城市的文化氛圍中,更可以以綠色建筑產業作為支撐點,發揮集群效應從而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2.2綠色建筑是對節能減排規劃目標的重要保障
自2013年國務院頒布《關于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通知》后,在城市規劃中融入綠色建筑就已成為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的必由之路。文件中提出,“十二五”期間超出10億m2的新建綠色建筑將形成巨大的節能能力,包括減少1000萬t煤的燃燒和1900萬t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但是就福建地區現有的綠色建筑標識量而言,綠色建筑的建設需求量仍然較大。因此,相關的規劃人員需要立足于此,探索出適合福建特色的綠色建筑形式,進而對對周邊地區產生輻射,迅速帶動福建地區綠色建筑的規劃與建設,達到文件中綠色建筑規定量的建設目標,為我國利用新興技術產業來提升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戰略發展方針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
3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探討
3.1重形象而輕實用
受城市建設成就展示理念的影響,很多城市的設計人員傾向于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將城市的重要功能集中于一處,這種思想本無可厚非,但卻造成很多地區的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過于注重形象過程,輕視規劃后的實用性。例如某些城市的市政府辦公樓與規模宏大的文化廣場比肩而立,周圍的科技館、圖書館、大劇院等建筑則呈輻射狀散開。這就造成了城市形象得到了展示而居住在城市中人們的實際需求卻被忽視,使得整個城市布局的實用性大大降低。而另一方面,一些地區的建筑設計更是追求以一些夸張的造型體現地方特色,這類建筑往往是通過人工照明、機械通風等高能耗手段來實現新奇的造型所帶來的各種不便。這些都是與綠色建筑中所體現的節能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相違背的。例如安徽合肥的“鳥巢”場館,就是因造型獨特導致運營成本巨大,最終建成5年后仍未正式投入使用。
3.2重商業而輕生態
福建地區自然條件優厚,河岸、湖泊、林地等資源均處于我國較高水準。但在前幾年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影響下,這些本應成為綠色建筑中重要組成成分的資源,卻不得不成為了商業地產搶占的目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受經濟利益的趨勢,設計人員往往將河岸、湖泊、林地等這些資源單純地當作空地使用,更有甚者為了方便開發更是直接采用強制措施將其直接夷為平地,使得這些自然資源失去了原有的生態和特色,所建成的居住地區千篇一律。部分地區雖然打出了“綠色建筑”的口號,但往往不能夠對建筑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深入和系統的分析研究,在設計過程中僅僅滿足了“綠色建筑”最低限度的審查要求,隨意采用異地材料,最終仍然使得環境遭到了污染與破壞。
3.3重技術而輕效果
很多城市規劃設計人員在對綠色建筑進行規劃和設計時,往往將綠色建筑和高成本畫上了等號。實際上,過分強調綠色建筑的高科技特色,盲目地堆砌各類環保技術,往往只會適得其反。例如福建很多地區在綠色建筑中應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相關研究表明,即使在廈門地區這種日照充足的情況下,普通規模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也大約需要八十年的投資回收期,考慮到福建省太陽總輻射遞減速率明顯體現出由沿海城市向內陸西北地區減少的趨勢,在永安、上杭這些地區中盲目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是明顯不可取的。又如國外綠色建筑中廣泛使用的雙層玻璃幕墻技術,很多城市雖然在綠色建筑中設計中對其進行了應用,但后續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卻因為缺乏經驗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致使空腔內部積灰嚴重,影響衛生保潔,綜合效果不佳。還有一些城市規劃人員為了體現出綠色建筑的“節能”效果,在供熱充足的地段采用地緣熱泵技術,不僅使得效果難以保證,經濟效益更是無從談起。
4解決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問題的建議
4.1確立規劃設計的總體目標,從全局對規劃設計方案進行綜合考慮
確立目標是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的一個重要出發點。以上文中所提到的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存在重形象而輕實用的問題為例,設計人員可以在考慮城市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城市自身的文化魅力的基礎上,運用更完善、更科學的規劃方案表現出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美。以福建省泉州市為例,2010年,相關規劃人員提出按照“一區、兩翼、多支點”的城鎮空間結構將泉州的晉江、石獅、惠安等地區劃分為優先發展區、控制發展區、生態保護區三大區域,不同區域在未來的規劃設計過程中采用不同的發展模式。如晉江地區至今已經初步形成了由青陽、梅嶺、西園等街道形成的優先發展區、由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址自然保護區為代表的生態保護區、由海岸帶及地質災害易發區域組成的控制發展區。實踐表明,這一規劃方案在促進泉州形成獨具特色的“多中心、組團式”環泉州灣型山水園林城市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更是在充分表現城市外在美的同時,將實用性融入其中,有效避免了重形象而輕實用的問題出現。
4.2深層次認識城市自然地理狀況,結合現狀實施城市綠色建筑規劃
每個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有關的氣候類別、土質狀況也就有很大差異。福建地區處于祖國南方,靠近大海,氣候類別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水充足,氣候宜人,每年的平均降水量大概在800mm左右,其中夏天的降雨量能夠突破500mm。在植被方面,該地屬于跨越南亞熱帶季雨林與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2大植被區域帶,有各種各樣的鄉土樹木。所以在本地的綠色建筑規劃與設計上,可結合不同城市的自然地理狀況,結合現狀實施綠色建筑設計,充分避免重商業而輕生態的情況產生。例如喬木類樹木具有較大樹冠,可用于遮蔭或是改善城市氣候;灌木樹冠矮小,多呈現出叢生形式和多樣化的形態,可考慮用于行道樹觀賞或是進行防沙防塵;而攀緣植物可充分利用城市的土地空間,可用于進行城市綠化景觀構圖的立面景觀,有效改善小區內的生態環境,更能與綠色建筑相輔相成,體現出一種獨特的韻味。
4.3融入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將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與人文關懷有效結合
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居住在城市中人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從而提升居民的生活概念。因此,規劃設計人員在對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時,要將人性化的設計理念融入其中,秉承建筑設計是為了服務于民的理念,從而有效避免為了節能而節能等一系列重應用、輕效果的情況出現,達到將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與人文關懷有效結合的最終目標。同樣是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例,規劃設計人員可以在單獨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基礎上,配備高性能的集熱器和穩定的太陽能熱水器管路配件,并采用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聯供系統的方式來改善福建內部地區光照不足的弊端,以達到最佳的節能效果,使得居住在其中的人們能夠切身感受到綠色建筑所倡導的環保技術所帶來的優勢,從而更愿意主動去了解綠色建筑這一新型理念。
5結束語
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在城市規劃的領域已經越來越重要,其中的綠色建筑不僅僅是對于城市本身建設和建筑設計的節能環保,更是在體現城市外在美和個性化色彩的同時,利用各種環保技術實現城市發展與城市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因此,相關的城市規劃人員需要立足于此,對城市綠色建筑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在促進城市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共同建設起美好的家園。
作者:曾國景 單位:德化縣村鎮規劃建設管理站
- 上一篇: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