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探討
時間:2022-02-04 09:25:37
導語: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因素下,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使其對自身居住環境的質量要求也有所提高。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規劃逐步發展成為現代城市小區的關鍵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改善居住小區的環境質量,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城市住宅小區,并指出當前存在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論述
由于我國當前房地產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這一行業的市場競爭趨勢愈加激烈。所以需要進一步提升城市住宅小區的環境質量。充分結合小區自身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園林規劃設計方案。
1.當前城市住宅小區的主要特征
1.1規模方面
在通常情況下,現代城市住宅小區都是有多棟建筑物構建而成。不僅在住宅小區內部建有住宅樓群,并且還建設了相關的超市與健身、娛樂等場所,使得人們在居住過程中可以享受到多元化的服務,多方面需求都可以得到實際滿足。
1.2規劃方面
我國政府方面針對市容構建工作制定了諸多標準,從而引起社會方面對市容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我國現代城市住宅小區在制定園林規劃方案時都是以統一為主要前提,從而對布局展開規劃,同時針對小區內部設施的不斷開發、建設,滿足了當前居民以及房地產行業的具體需求。與此同時,對城市住宅小區展開的統一規劃工作,對小區內部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使得小區內部環境得到保護。例如,如果住宅小區的建筑風格屬于歐式風格時,可以種植一些高大樹木,如雪松、法國梧桐等,并且數木的選擇要與小區綠化結合在一起,最好將高大樹木種植在道路的兩側,從而達到節能、遮陰的效果,同時還避免對建筑采光造成影響。
1.3綜合性光照方面
在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的標準不斷提升的背景因素下,開始要求室內的光照效果可以得到優化,所以通常情況下在規劃設計住宅小區的過程中,都會將墻面粉刷成彩色,并且使用玻璃安裝在陽臺或者窗戶中,使得居住環境的光照效果可以進一步加強,即便是居住于陰面,也可以享受到光照。例如以法國梧桐為例,其樹冠直徑可以達到8米左右,占地面積為1平方米,有效吸收輻射熱達到了50%,因此可以將其種植在不擋光建筑的一側,這樣可以降低周圍溫度,降低小區空調的使用率,以達到節能的效果。
2.我國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現狀與必要性
2.1功能性與實用性方面
在當前房地產行業市場競爭趨勢日益激烈復雜的情況下,某部分房地產企業為了將自身住宅小區的賣點增加,開始對住宅小區內部的園林規劃展開構建。但是長期處于這一競爭模式中,我國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的設計思路與模式開始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過分執著于傳統模式的園林規劃設計理念,過于注重形式化的體現,沒有考慮到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的實用性能與功能性能的發揮。
2.2過于追求表面化
另一方面,我國在規劃設計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的過程中,模仿意識較為強,并且其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缺乏提升,從而導致住宅小區內部的建筑特色并不能將本地的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征鮮明表現出來。與此同時,設計人員過于注重草坪的整潔統一性,忽略了植物群落的自然美,使得園林內部的整個景觀其協調性能始終得不到改善。只是單方面的打造草坪的大面積化,使得小區園林的美感遭到破壞,使得住戶無法長期承擔對草坪的養護工作。對園林表面化、形式化的過度追求,導致園林內部景觀的文化氛圍嚴重缺失,過于含糊。
2.3我國現代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必要性
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居民的經濟水平也有所提升,其生活質量也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而不斷發展。居民不止停留于對住宅建筑物的標準提升,同時對自身的居住環境以及居住質量也不斷提出更加高端化的標準。結合當前城市住宅園林的設計觀念,城市住宅園林規劃設計必須要發揮園林綠化的功能性,使得空氣得到全面凈化,塵土污染以及噪音污染都可以得到降低;另外還可以借助于園林綠化所具備的遮陽降溫、防治日曬風吹等功能將住宅小區內部的氣候進行有效的改善,從而將節能環保的價值意義發揮到最大。同時,現代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還可以利用植物群落的差異性進行有效的分割、劃分,在發揮其功能作用的同時還要加強園林景觀的設計涵義,從而加強生活質量的舒適性。
3.當前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原則內容
3.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在開展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要加強“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使得工程的設計、工作劃分等都可以得到明確,以此為根本再進一步將設計理念完善健全。因為園林規劃設計所服務的主體是人,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實踐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服務主體的主觀感受,從而加大住宅小區內部園林規劃的合理性與功能性。設計人員在小區園林的空間布局方面必須要做到開合的合理性,加大居民居住的舒適性。同時在設計建設過程中,要不斷拓寬自身的創新思維模式,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設計原則,使其可以加大與綠色植物群落的親密性。
3.2堅持因地制宜原則
通常情況下,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規劃設計工作必須要做到因地制宜,設計人員需要在設計過程中結合地基條件以及當地氣候因素等,以住宅小區內部的基本地形要素為基礎,并加以利用,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使得園林景觀的整體內涵可以得到展現。另一方面,設計人員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因素,選擇相應的樹木加以植栽,使得園林景觀與四周的景觀設計可以得到有效的融合。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其他園林景觀案例盡量避免,要考慮到實際的設計狀況;加大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實際性,可以將城市住宅小區中的園林景觀規劃方案實際制定,使得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成本可以得到全面節約,從而相關開發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可以得合理提升。
3.3重視創新原則
現代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規劃設計和其他方面的規劃設計工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迫切需要延伸創新思維,融入新鮮活力,將傳統模式下的設計原則與觀念進一步的改革創新,實施的完善設計技術。只有這樣才可以加強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鮮明特色,其文化氛圍也可以得到有效構建,使得人和大自然可以得到高效的融合。例如,以小區人行道和停車場為例,傳統的規劃中該部分一般為人行步道板加瀝青路面,如今隨著綠化技術的發展,大部分小區對其進行了創新,選擇了鏤空步道板的形式,并種上了一些草類植物,從而提高了小區的綠化面積。
3.4文化原則的展現
在開展城市住宅小區原理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具體結合生態理論的設計風格,并結合工程想要具體表達的文化風格,使得我國古代傳統園林景觀中的設計精華可以得到全面傳承;并以此為基礎學習國外先進科學的設計理念,使得我國城市住宅小區內部的園林規劃設計內涵得以提升,其風格特色可以得到體現。因為小區自身的園林規劃受眾群體是居民,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必須結合居民實際需求;并且在設計過程中不可以過度傾向歐美風格的園林規劃,要具體結合我國的狀況,做到高度統一。
3.5現代技術的應用原則
在開展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結合當前綠化技術在園林規劃中加以應用,使得住宅小區內部的綠地面積范圍可以得到整體提升。同時由于園林規劃工作自身具備繁雜性的特征,其生態學與建筑學士較為關鍵的影響因素;所以設計人員不僅僅是要加強對建筑美感的重視程度,同時還要將其實用性、功能性全面發揮。設計人員要嚴格按照相應標準對城市資源加以應用,將住宅小區內部的園林規劃與城市特色加以融合,使得居民的居住環境可以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高度。
3.6經濟適用性原則
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經濟條件對小區規劃設計工作的影響。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一方面要考慮到居民居住的實際需求,使小區能滿足居民居住的基本功能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經濟成本的問題。盡量通過巧妙的設計來降低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費用,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3.7超前原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發展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因此,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為以后小區的規劃建設工作留有一定的空間。所謂超前原則就是指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要讓設計的結果打破現在固有模式的限制,體現未來的設計方向。遵守超前原則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小區的設計風格不會因時代的發展而落伍,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展現出小區規劃設計不一樣的魅力。
3.8個性化原則
城市住宅小區規劃和城市規劃之間是具有很大的區別的。而且我國城市住宅小區規劃和西方國家城市住宅小區規劃也是不同的。從人口密度方面來說,我國人口密度比較大,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不能完全參照西方國家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模式。但可以吸取他們在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中的經驗,并將其轉化為適用于我國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方法。例如,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小區的居住環境問題、居民對小區的認同感問題等。這就要求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時要遵守個性化原則,使得小區的規劃設計與眾不同。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小區內部的園林綠化也逐漸開始得到規劃設計。同時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已經發展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流程,因此必須要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使得城市中的環境資源可以得到全面利用,使得我國節約型社會得到構建,從而推動我國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發展水平,使得生態環境得以構建。
參考文獻:
[1]黃灼華.探究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幾點思考[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4):775-775.
[2]林永安.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幾點思考[J].江西建材,2014,(15):188-189.
[3]蘇琳,王炳乾,周小新等.城市住宅小區園林規劃設計的幾點思考[J].現代園藝,2014,(2):99-99.
作者:牛完屯 單位:晉城市建筑設計院
- 上一篇:全民健身下社會體育發展研究
- 下一篇:高校體育社會化發展目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