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設計中人文理念研究
時間:2022-03-29 11:06:43
導語:規劃設計中人文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功能的合理性、是否滿足規范和甲方的要求、給人的視覺感受怎么樣,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做規劃設計時一般會考慮到的問題。對于一些追求更高的規劃設計,可能會考慮更多的是豐富的場地空間、技術上的創新。在現今的規劃設計領域能將這些方面都做好的作品已經是很優秀的。可是,我們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規劃的最初目的是為人而設計,以人為本。將人文理念融入規劃中是我們的更高追求。有了人文就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生命,有了生命即有了追求幸福的意義,規劃才有了靈魂。
關鍵詞:人文理念規劃設計
1何為人文?
人文在東方傳統哲學里有兩層意思:(1)代表一種理想的人性,就是什么樣的人是理想的人;什么樣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2)用什么辦法和途徑達到理想的人性和理想的人生。關愛人、尊重人、提升人的生存能力、發展人的生存意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追求人類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文精神。現代人文思想在規劃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文化傳播與保護、科技人文等。
2人文理念在設計當中的重要性
在中國古代造城當中就早早地體現出人文思想,以戰國時成書的《考工記》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其中所描述的就是周朝在建城時的規劃設計布局,城市設計講究選址,因地制宜,環境的影響,心理需求。古時以農耕為主,周邊環境的影響尤為重要,在選址的時候就會考慮到周邊是否適合農耕,是否有自然災害等。建城時也會人為的做一些防御工事,像城墻、護城河等。一方面是防止外地入侵,一方面也是抵御自然災害。對于心理需求,是指在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以后才會考慮精神需求,比如說我國的園林,宮城院內的皇家園林,有錢的大戶人家就會有自己的花園。這種園林在我國興起的體現就是精神層面的需求,其規劃設計的手法有很多,講究的是人造自然,通過模仿將大自然的美麗風景搬到自己家的園中。發展到現代,規劃設計首先就是了解社會人文背景,包括功能需求、目標人群、風俗習慣、色彩偏好等等,有了這些人文信息規劃才好進行下去,規劃師是人,而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時期,在某個社會背景下的,其理念、行為方式都來自于那個特定時代的文化,因而規劃的結果是反映本時代的人文背景的。設計作為結果,也成為了人文的一部分。
3當今中國規劃環境下,人文理念所被忽略的原因
我國當下規劃環境還沒有完全建立自我的風格,這跟我國的國情有非常大的關系。西方很早就有規劃這門學科,而且非常重視,也出現了很多的規劃大師,有很多的學派、風格,慢慢細化和分枝。與此同時我國規劃還停留在匠人時代,規劃設計師都是宮廷畫家,一種官職,到了清朝以后才發展到鼎盛時期,才出現了同比例縮小的模型----樣式雷。規劃和宮城選址建設都是這些人,造園大師等都是這些畫家出身,正所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所見即所得,在經過這些文人的提煉和想象才有了現在的我國獨具一格的設計風格和樣式,其發展過程也是通過不斷的改革而得來的,而且影響著不同時代的審美,引領潮流。現在我國的規劃項目有很多是在抄襲,所做的項目成果只能是產品,而不是作品。作品是指自主創新的設計,是一種情感的表達,通過一些手法和方式去將情感淋漓精致的表達出來,可是我國的發展國情促使著我們沒有如此的時間去規劃和思考。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進入了空前的發展階段,發展速度是非常的快,而政府對房地產這塊經驗不足,導致出現大肆興建小區、遍地開發商暴發戶、豆腐渣工程和質量問題。而在建設的前期沒有總體規劃這一說,是做到哪兒就是哪兒,設計院業務供不應求,根本不用思考和規劃,直接出施工圖施工就好了。導致現在的城市出現各種情況,像城市內澇,交通混亂,房屋雜亂無章,在當時那種社會情況下根本就無暇思考,人文自然也被忽略。當然,從目前的狀況來說,城市管理者和開發商也很難完全相信規劃師,因為他們也知道我國規劃設計師的設計能力水平,國內大的規劃項目基本都是國外公司出的方案。同時還有我們的業主,因為缺乏這方面的了解,對此不是很關心,開發商在營銷的時候會盡可能找一些人文的詞語來修飾他們的產品,真正理解的人很少,規劃設計的時候可能會有,實施中會不會實現就要看開發商的態度了。
4如何真正做到在規劃設計中融入人文理念
人文理念其實在規劃之初就應加入其中,但不一定是對的或者說是跟這個項目完全匹配吻合的人文思想,這是規劃師的問題,就是說理解不夠深入。如何改善,當然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不斷的提高和思考,不斷的創新。但這種思考方式卻跟我國大學的教育有關,傳統化,學院派,追求的知識層面不同,注重理論而輕技術,這是教育的誤區;對于城市管理者和開發商而言也應看的更高,更遠,而不是眼前,更應注重可持續、綠色生態、文化保護等方面。政府也應該在這一方面給予幫助,而不是按照規范要求,買賣地皮,通過稅收等各種強收政策來保障這一領域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應該學會通過對比和開放的政策來促進規劃設計的發展。
5人文理念在規劃設計中的運用
(1)美國的西雅圖ILC(代際學習中心)把幼兒園放在了養老院。孩子們和老人們一起吃飯,一起做手工,一起創作融合想法、一起唱歌跳舞、互相照顧對方,兩代人的溝通順暢無阻,孩子們還偶爾喜歡撒撒嬌,原來暮氣沉沉的養老院變成了朝氣蓬勃的生活樂園。他們還互相成為了對方的老師。孩子們教給老人們新的知識,也從老人們那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知道了原來成年人也需要他們的愛護。老人們也教孩子們讀書識字,給他們講故事。碰到小伙伴們吵架生氣,老人們總是耐心地安慰勸解,讓孩子們懂得友誼的不易。就這樣,孩子們和老人們有了深厚的情感。但是,有一個殘酷的現實大家都要去面對的那就是死亡。通過與老人們的相處孩子們也漸漸地明白了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老去并不可怕,死亡也并不可怕。難得的是純真而美好地坦然面對。這無非是很成功的一次將人文理念融入到規劃設計之中。打破了傳統一般的思想,將養老院和幼兒園規劃在一起,為老人們和孩子們都創造了幸福,規劃也賦予了生命,也有了靈魂。(2)成都遠洋太古里打造一個旅游、購物于一體的綜合商業區,與大慈寺相結合,傳承和保護文化藝術,現代文化與古代文化的結合和碰撞,相互融合。大慈寺是唐代時期的寺廟,后期也曾一度荒落,解放后老百姓重修寺廟修舊如舊,現如今周邊現代商業建筑群起,為了延續原有的建筑文化,太古里的建筑風格和體量都跟大慈寺的相差不大,其交通流線也完好的保留,把寺廟統一考慮設計,形成一個整體,讓人感受到比規劃更重要的是一個場所的人文氣息,比技術更重要的是樸素建構藝術中光輝性的語言規范和思想。
6總結
規劃的宗旨是“以人為本”,如何做到,是我們大家應該思考的問題,不是喊口號,這需要我們規劃師、開發商和政府的共同打造和推進,融入更多的是我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人文、環保意識等。規劃學科是一個很大的科目,涉及的其他學支也很多,有城市、文化、社會、自然、科技等,需要從業人員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自我加強,努力求學,共同創進,真正做到規劃是關心人的!
作者:陳兵元 單位:福建瀧澄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潘谷西.中國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陳志華.外國建筑史(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3]吳志強,李德華.城市規劃原理(第四版)[M].
- 上一篇:林業生態保護規劃設計分析
- 下一篇: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環境影響評價探討
精品范文
10規劃設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