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規劃設計與生態保護
時間:2022-05-27 09:17:12
導語:堤防工程規劃設計與生態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蓄積水資源、抵御洪水侵襲是堤防工程的顯著功能,極大地促進我國工農業健康穩定發展。隨之,堤防工程建設已成為我國關注的焦點,需要將生態保護理念巧妙融合到堤防工程規劃設計中,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堤防工程的生態效益。文章分析了堤防工程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探討了新時期堤防工程的規劃設計與生態保護。
關鍵詞:堤防工程;規劃設計;生態保護;生態環境;洪水侵襲
1堤防工程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自1997年以來,國家在堤防工程方面的意識不斷增強。隨著洪水爆發,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社會大眾對防洪汛有了全新的意識,開始建設不同類型的防洪工程,但對堤防工程生態設計并沒有較多認識。20世紀70年代,國外某些國家已意識到建設堤防工程中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將重心都放到生態堤防工程設計上。就我國而言,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堤防工程建設中并沒有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生態堤防工程設計較少。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我國不同行業、領域已步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對水資源的利用大幅度增加,生態環境不斷被破壞,國家針對各方面情況,提出了相關的發展戰略,社會大眾也逐漸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簡單來說,水利工程建設就是人類通過一定的工程技術措施來實現對水資源的優化調節和利用。由于2/3的水利工程建設都是建立在原有天然河流水道上,這些工程的建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但也造成了地區生態環境原有平衡的一些破壞。在堤防工程建設中,地區原來處于同一網絡體系的河流原貌被改變,原有河流走向被改變,重新加固處理了河道,或多或少破壞了河流原有生態環境,河流不具有較好的連續性,原有生態系統平衡受到影響,無法處于平衡狀態。在這一背景下,如何規劃、增補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確保地區生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更好地使原有水域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多樣化作用,使所建提防工程更好地發揮其行洪、行航以及旅游觀光等功能,從而更好地為國民經濟服務就顯得格外重要。
2堤防工程的規劃設計與生態保護
2.1新時期堤防工程規劃與生態保護
在規劃堤防工程中,相關人員必須堅持新時期其規劃原則,做好堤防工程規劃工作,全方位、客觀地分析地區堤防工程建設各方面情況,準確把握堤防工程“經濟、環境”效益,準確把握地區社會大眾在“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方面的客觀需求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優化完善經濟技術評估指標體系,全面、客觀評估堤防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在此基礎上,相關人員必須客觀分析多種主客觀因素,將建設地區河流、上下游、兩岸生物群落處于統一化生態系統中,根據新時期河流生態方面的客觀要求,安排專業人員將堤防勘察工作落到實處,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全方位仔細測量勘察堤防工程建設地區地質、水文等,對該地區生物群落進行必要的歷史以及現狀調查,科學規劃建設地區堤防工程,為優化設計該地區堤防工程提供有利保障,充分發揮堤防工程多樣化功能的同時,避免地區生態系統被破壞,有效保護生態環境。
2.2新時期堤防工程設計與生態保護
2.2.1堤防工程設計總要求。在設計堤防工程中,設計人員要盡量保留地區河流自然形態,從不同角度入手最大化修復隱患河流,要有保留或者恢復建設地區河灣、淺灘、急流等,有效保護堤防工程建設地區生態環境。設計人員必須堅持“宜寬則寬”的原則,準確把握建設地區堤防間距,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根據新時期防洪以及生態保護具體要求,科學解決防洪、生態保護二者和土地利用之間存在的問題,根據洪水行洪客觀要求,建設地區水文、地質、氣候等具體情況,優化設計河槽、河漫灘,準確把握淺灘寬度、植被空間等,確保堤防工程建設地區的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使其更好地生長發育,提高河流自凈化能力。在此基礎上,設計人員要結合各方面情況科學選擇堤型,要符合該地區堤防工程滲透以及滑動穩定方面的客觀要求,要符合當下生態保護、恢復方面的客觀要求,最大化利用當地各類材料以及緩坡,確保堤防工程建設地區植被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其健康生長,確保河流具有較好的側向聯通性,有效保護堤防工程建設地區生態。2.2.2河流斷面與護岸防護工程設計。在設計河流斷面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準確把握自然河道特點,結合其橫、縱斷面多樣化特點,要尊重河道周圍生物、植被生長規律,科學設計斷面,利用非規則斷面,有效防止河床平坦化,確保淺灘、深潭二者相間。在設計岸坡防護工程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按照新時期生態建設要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優化設計岸坡防護工程,使其和附近自然景觀有機融合,提高堤防工程安全性、穩定性基礎上,避免生態、景觀作用下的多樣化護岸形式被破壞。如果建設地區的岸坡防護結構復雜化、特殊化,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盡可能采用那些反濾性好,屬于墊層結構的堆石,多層次優化利用多孔類型的混凝土構件,也可以利用該地區多樣化柔性結構,盡量減少施工材料方面的成本,不要將硬質類型的不透水材料應用其中,比如,漿砌塊、混凝土,確保周圍植被健康生長,營造良好的棲息以及繁殖范圍,促使堤防工程建設地區的魚類、昆蟲、兩棲類動物健康成長,確保該地區生態系統平衡,促使堤防工程既有濃濃的生態氣息,符合時展的客觀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河流斷面過程中,設計者需要優化利用生態學、生物學等理論,有效解決建設地區河道存在的問題。2.2.3水域景觀與堤型設計。在設計水域景觀的,設計人員要盡可能保留天然景觀原貌,要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落到實處,注重自然規律,優化人工建造工程,使其和堤防工程建設地區的自然環境有機融合,處于統一的網絡結構體系中,優化生物棲息地建設,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在設計堤型過程中,設計人員必須客觀分析建設地區河段具體情況,優化設計堤型。如果堤防工程建設地區河段周圍都是房屋建筑,設計人員可以將當地人文元素融合其中,促使設計的堤防工程符合地區發展要求的同時,具有濃濃的地方氣息。如果屬于老防洪堤,設計人員要盡可能保留原堤防工程,避免其被破壞,對其進行合理化的加固設計,將植被合理設計到堤頂、墻前,使其符合新時期生態保護設計客觀要求,促使建設地區堤防、河段、山體處于統一網絡體系中,提高堤防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使其更具特色。
3生態堤防工程的應用
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生態堤防工程日漸增多,其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以“水利西進工程”為例,在生態堤防設計中,設計者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根據建設地區各方面情況,科學加固地區存在問題的堤防工程,根據堤防地區環境特征、人文風俗等,優化利用多樣化的措施,多角度巧妙利用該地區各方面優勢,種植多樣化的植被,加固堤防工程,提高其防洪安全性能等基礎上,促使該城區向西部進一步推進,大約有6千米,促使該堤防工程具有鮮明的生態性特征,有效解決了該地區用水方面的問題,利于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以“廣州生物島”為例,這也具有鮮明的生態性特征。在生態設計中,觀鳥平臺斷面作用下景觀區已成為獨立的小島,種植了大量的植被,為小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在超級斷面堤防生態設計中,草皮護坡被建立在堤頂、第二平臺間,一二級平臺間也有一定的混凝土植被護面,促使該地區水邊景觀更具特色,利于該地區生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此外,生態堤防工程已成為新時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加快了地區經濟發展步伐,但在生態規劃設計中,設計人員必須堅持相關原則,盡可能不要改動地區河段土方,種植適宜植被的基礎上加固護坡,構建合理的附屬設施為人們提供多樣化的人文活動,比如,親水臺,有效保護河流生態鏈,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充分展現新時期的“以人為本”理念,促進建設的生態堤防工程具有多樣化作用。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堤防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體現在不同方面。在堤防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企業必須全方位正確認識堤防工程規劃設計工作以及生態保護,優化堤防工程規劃設計,確保堤防工程施工順利進行。以此,提高堤防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有效保護地區生態環境,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地區經濟全面發展。
作者:唐建友 單位:營山縣水務局
參考文獻
[1]朱黨生,張建永,廖文根,史曉新,程紅光,李揚.水工程規劃設計關鍵生態指標體系[J].水科學進展,2010,(4).
[2]史曉新,朱黨生,張建永,程紅光.我國水利工程生態保護技術標準體系構想[J].人民黃河,2010,(12).
[3]寧忠新.基于生態角度探討水利工程施工優化技術[J].信息系統工程,2014,(6).
[4]袁偉,田華.堤防工程的生態設計方法及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21).
[5]華良山.淺析城市河道堤防工程的規劃建設與管理[J].湖南水利水電,2015,(4).
[6]歐明艷.基于相關基礎工程建設的水利風景區規劃設計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
- 上一篇:住宅小區總平面規劃設計原則及要點
- 下一篇: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存在的問題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