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初探
時間:2022-08-21 04:17:37
導語:城鄉規劃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信基礎設施是信息時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通信機房、通信管道、通信光纜、移動通信基站和通信鐵塔等。目前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通信網絡提出很多新的需求。但目前通信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和城鄉規劃的結合問題、站點統籌、共建共享等。為了更好地發揮通信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規范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布局和選址,現階段需要結合城鄉規劃情況,對通信基礎設施統一規劃。通過科學規劃,落實“寬帶中國”戰略,構建下一代國家通信基礎設施,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
1通信基礎設施納入城鄉規劃現狀
1.1城鄉規劃體系簡介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鄉規劃體系包括城鎮體系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鄉規劃和村莊規劃。城市規劃、鎮規劃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詳細規劃分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通信基礎設施規劃作為專項規劃,在《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中進行了規定,其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因專業性突出,特定編制的專項規劃。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和城鄉規劃的銜接,是要將通信基礎設施的規劃成果,充分體現到城鄉規劃體系的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中。相關的通信企業在編制自身的企業發展規劃時,也應該吸納通信基礎設施的規劃成果。兩條規劃路徑銜接和協調,才能充分保障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的落地和實施。
1.2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現狀
目前,移動通信基站、寬帶網絡設施等規劃不完善,選址難、建設難等問題比較突出,“光纖到戶”還面臨諸多困難,制約城市信息通信網絡快速發展。現有通信管道多為早期建設,管孔容量只為滿足單一業務發展考慮。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推進,道路改造增多,也導致通信管道多次建設和擴容,管道的共建共享率也有待提高。2015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市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有關目標、原則和工作任務,要以加快構建“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國家通信基礎設施為目標,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遠近結合、共建共享”的原則,結合城市規劃改革創新,統籌各類通信基礎設施規劃,推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升級,提升通信網絡覆蓋范圍和服務質量,促進通信基礎設施又快又好發展。《通知》的出臺明確了我國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的目標和要求,為解決當前通信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中遇到的困難提供了法規依據和指導框架,但在具體實施中,如何在現有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實現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和城鄉規劃、道路規劃、綜合管廊規劃的銜接仍然是很大的挑戰。
2通信基礎設施納入城鄉規劃方法
城市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要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等上位規劃和前期相關規劃進行銜接,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適當超前、優化配置、資源共享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2.1通信機房規劃
按照面積大小和機房的用地情況,通信機房可分為核心機樓、匯聚機房、接入機房三類。核心機樓設置一般需要考慮通信技術發展對機樓需求的影響、運營商網絡布局和用戶需求等方面的影響。核心機房是獨立用地的機房,在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中、在用地規劃圖紙中,需標明核心機房的位置和用地面積。核心機房的選址應首選辦公用地或者商業用地,避免選擇在居住用地和教育用地中,以避免對居民和學生產生不必要的干擾。匯聚機房和接入機房都是非獨立用地的機房,在城市中,匯聚機房的覆蓋半徑通常為1.5~3.5公里,匯聚機房應結合社區中心的位置進行選擇,在社區中心的建筑中,劃出匯聚機房所使用的面積,供多個運營商使用。接入機房是距離用戶最近的局端機房,隨著寬帶業務和移動通信的不斷發展,用戶的接入距離不斷縮短,導致接入機房的設立也趨于分散化。
2.2通信管道規劃
通信管道的規劃必須與城市總體規化、市政道路規劃、各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化、綜合管廊規劃相互結合協調。收集了解當地的城市布局、人口發展規模、土地利用性質規劃,道路網規劃建設資料、管線綜合管廊規劃資料,甚至水文氣象資料等,是通信管道規劃的首要原則。通信管道規劃主要內容包括管道路由規劃、管道管孔容量規劃和通信管道選型規劃。管道路由規劃,應以城市各個級別的道路網規劃、或道路綜合管線規劃、或小區區域綜合管線規劃為依據進行。管道管孔容量規劃主要依據城市建設、用戶發展。用戶管道管孔需求量是以規劃期末交接區的預測用戶數為基礎,按規劃路由分段累計為主要依據。通信管道的選型要按照通信管道規劃的原則進行,結合通信網絡的整體性,確保管道的安全性、經濟性,保障整個通信網絡的路由安全。另外,管道規劃應與城市管線綜合管廊的規劃相互協調。通信管道規劃為管線綜合管廊在確定管孔容量規模時提供參考數據,管線綜合管廊的規劃建設為通信管道的路由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模式。在規劃有綜合管廊的道路,沿路現狀通信管線及規劃通信管線在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原則上必須入廊。
2.3通信光纜規劃
通信光纜規劃是要建設以主干光纜、配線光纜、引入光纜三層結構為主的目標網絡,其中主干光纜以環形組網為主,配線光纜、引入光纜以星、樹形組網為主;在光節點設置上分為主干光節點、配線光節點和引入光節點。接入光纜網應面向基站、寬帶用戶、有線用戶、政企客戶等“統一接入”的思路,統一規劃、統一建設。
2.4移動通信基站規劃
城市移動通信基站布局規劃屬于宏觀層次的規劃,主要內容是明確基站的建設目標、建設原則、設置不同片區中各種類型基站的設置原則,整合和優化現狀基站,確定城市移動通信基站的整體布局。移動通信基站規劃要求規模適當、布局合理,能夠滿足通信發展需求,能夠與城市規劃緊密結合。新建基站既能夠滿足通信需求,又能夠實現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實現基站建設在不同運營商之間的共建共享,節約站點建設成本,降低資源消耗。目前移動通信網絡制式主要包含GSM、CDMA、3G(CDMA2000、TD-SCDMA、WCDMA、LTE)等。一般基站規劃是指基站物理站址的規劃,在該規劃的站址上,各家運營商都可以根據需求和相關規定建設所需制式的通信系統。由于頻率越高信號衰減越大,覆蓋距離越短,因此基站規劃方案一般依據頻率較高的LTE系統的站間距需求進行網絡規劃。基站覆蓋半徑及站間距與無線電波傳播模型及鏈路預算有關。根據網絡類型、覆蓋區域類型、覆蓋目標和校正后的傳播模型進行前反向鏈路預算,并結合實際無線網絡規劃設計經驗確定,根據不同的基站高度和周圍具體的建筑物情況,取不同覆蓋半徑和站間距。
3總結
綜上所述,通信基礎設施是信息時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通信機房、通信管道、通信光纜、移動通信基站和通信鐵塔等。本文闡述了城鄉規劃體系和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現狀,重點研究了基于城鄉規劃的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方法。希望本文對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納入城鄉規劃工作提供參考。
作者:沈海紅 單位:廣東省電信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城市通信基礎設施規劃的通知.(建規[2015]132號).
[2]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2015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工信部聯通[2014]586號).
[3]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2016).
[4]城市通信工程規劃規范.(GB/T50853-2013).[5]李毅,朱靚慧,孫煉.納入城市規劃規范移動通信基站建設.
[6]陳錦根.納入城市規劃的移動通信基站布局規劃研究.
- 上一篇:試論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與教學科研的結合
- 下一篇:新型城鎮化下城鄉規劃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