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白詩意解讀環境設計

時間:2022-08-28 03:36:46

導語:從李白詩意解讀環境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李白詩意解讀環境設計

摘要:詩意是我國特有的藝術概念,起源于文人墨客對意境的一種提煉。而李白又是一座中國詩壇不可逾越的高山,其詩意充滿了浪漫含蓄、意境玄妙、奇幻瑰麗、人文主義情懷等特點,這恰好與環境設計中運用的概念不謀而合。文章在對李白詩意感悟的基礎上,結合環境設計中的概念與案例,闡述兩者的藝術通感,并探究詩意與環境設計的融合。

關鍵詞:李白;詩意;環境設計;融合

設計的目的在于“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痹O計師王澍也說“設計師,首先得是個文人,詩意是應有的情趣。”詩意可以激發一個人所有認知的可能性,在意識中留下痕跡,與人發生互動,被人所感知,從而達到精神上的共鳴。美學家朱光潛在《談美》中說到:“凡藝術家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工匠。優秀的創作藝術都可以成為一首優美的詩,不從詩歌入手,談藝術的根基就缺少厚重?!?/p>

一、對李白詩意的解讀

唐代是詩歌的國度,而正是這樣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李白這個絕世天才如彗星般閃耀于詩壇,并牢牢占據榜首的位置。其浪漫主義的詩風、豪放灑脫的氣度、傲世獨立的人格,一直被后世所歌頌。他的詩歌,充滿了創作者自身澎湃的激情與無盡的想象,字里行間,給予讀者的是波瀾壯闊的山河、是一望無垠的荒漠、是超脫世俗的幻境、是極目無窮的灑脫。大凡一個集大成的作者,風格總是多樣的,其表現出的詩意,也呈現多維度的藝術美感,結合作品,大致可分為如下幾個特點:1.浪漫含蓄。詩歌之美美在簡短而精煉,言有盡而意無窮,需細細品味,借助聯想,補白詩歌的言外之意、韻外之致,方能領會作者的詩意。這里體現的,就是含蓄之美。李白早期受儒家思想中樸素持重、溫柔敦厚的影響,其詩風除了磅礴大氣之外,在觸及個人情感表達的詩作上,如描寫友情、閨怨、懷思等情感時,易表現出含蓄的一面。在《送友人》中最后兩句寫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庇谩案≡啤北扔骷磳⑦h去的友人,飄忽不定、任意東西。用“落日的余暉”象征自己的心情,不忍心友人的離去,就像落日,在完全沉入海平面之前,還要把余光灑向世間萬物。而最后一句的“蕭蕭班馬鳴”,更是用馬匹的長鳴之聲指代離別之聲,隱晦的襯托出離別情緒。將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充分表達出李白浪漫含蓄的特點。2.意境玄妙。關于“意境”一詞,宗白華先生這么說:“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賞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諧,借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景,創形象以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藝術境界主于美。”代山川立言,是詩人賦予的意境。李白總是能做到將內心主觀世界藝術外化而出,在《月下獨酌》中寫到“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惫賵鍪б猓萑灰簧?,花間買醉。以月造境,托月寄情。后句寫到“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笨此谱缘闷錁?,實則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舊孤獨。三兩句話,便能勾勒出一個孤獨寂寥的意境。反映出他的作品意境深遠、妙不可言的特點。3.奇幻瑰麗。詩人正是憑借異于常人眼光、天馬行空的幻想,才得以吟出膾炙人口的詩句。談及李白,必然會談到他奇幻瑰麗的想象。他善于抓住一個點,進行夸張放大,創造出神奇瑰麗的藝術形象。在其代表作之一的《夢游天姥山留別》中,利用自己的夢境來描寫現實人生。開頭的“??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這里把虛無縹緲的瀛洲和明滅可見的天姥山做對比,一虛一實,突出天姥山的地位。下一段從“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開始,虛寫自己的夢境。夢中描寫空中天雞、千巖萬轉、熊咆龍吟、云青欲雨、水澹生煙、霓衣風馬、云中仙君等,種種幻想,描寫出一個奇之又奇的場景,令讀者身如其境。充分表現出他詩詞的奇幻瑰麗的特點。4.人文主義情懷。到達一定境界的詩人,其詩詞中必然會有其內心感性的流露。思想上的上層建筑,大都包含了人文主義精神。以人為本更是亙古不變的核心,關注人的生存狀態、情感價值。李白在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謫仙人”,仿佛生活在云端,其實不然,他也像好友杜甫一樣,關心人民疾苦,感激勞動階級。在《丁督護歌》中,李白寫到“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币蛔忠痪渲?,細致刻畫出民夫拖船的痛苦,回歸到人的本質,反映出民間疾苦,傳達了自己的人文主義情懷。

二、環境設計中詩意的表現

設計是詩意的行走。一個好的設計,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能清晰的傳達出設計師的理念,并讓在萬千受眾感悟到傳遞信息之外的美,這便是環境設計中的詩意。藝術總是具有通感,以天下園林設計之典范——蘇州拙政園為例,可以從中解讀出多種李白的詩意之美。1.“藏”“露”互補的浪漫含蓄。藏與露是中國傳統美學的一對范疇,在拙政園中得以巧妙運用。拙政園本為私人園林,純系閑情意境之所,講究一步一景、移步換景,需要細細品味、慢慢聯想,才能得以知曉其暗藏的無窮之美。這一點上,充分表現其浪漫因素,與詩意中的朦朧美相通。同時,私人園林也講究封閉性,不可讓外人所窺視。所以在設計時,做到半含半露、曲折幽深。進門處利用“抑景”的手法,一進門便是一座假山擋住視線,藏住其內涵,等待觀者繞過露出的山石,才可細細咀嚼其韻味,先抑才能后揚,為園林增添一份含蓄之美。2.虛實結合的奇幻瑰麗。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其意思是說要保持心靈虛和靜的至極篤定狀態,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對虛與實在空間上的運用,在拙政園的造園藝術中也有體現?!皩崱贝砜陀^存在的景物,而“虛”有虛無縹緲之意,充滿了朦朧美?!敖杈啊笔窃谧菊@中表現虛實美的常用手段。將環境以外、或近或遠的風景引入到所處環境之中,兩相融合成一部分,組成一幅神奇瑰麗的畫卷。在園林池心處,有一橘紅色八角亭,因為亭影倒影在水中似塔,所以得名“塔影亭”。巧妙運用了間接借景的手法,亭臺為實,倒影為虛,將倒影與景物融合,使視感深遠,擴大空間,豐富景觀效果。借景手法產生的虛實美,不僅僅表現在空間上,也能反映在情感上。虛實相生,增強美感,使受眾觸景生情,創造充滿詩意的藝術氛圍。3.園林中的人文主義情懷。拙政園自建造伊始,就充滿了人文主義情懷。第一代園林主為明代御史王獻臣,像李白一樣,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后寄情于山水,出資建園,安度晚年。而“拙”與“政”二字,則映射出他內心的祈愿?!白尽北硎境鲎约涸诠賵錾系摹氨孔尽保罢眲t是指他把澆園種菜當做自己的政事。守拙而歸田園,在享有家庭生活的同時,也能親近自然,獲得心理上的歸屬感。園林并沒有建造在遠離塵世的地方,就在蘇州城內,也能體現出一種人文主義的情懷,與人交流,食人間煙火,暗合人類群居性的本質。中國傳統園林設計,詮釋了中國人的造夢藝術,不僅僅是山石花木、亭臺水榭的組合,還是造園師內心凈土的具象化。米芾說“心匠自得為高”,恰好可以用來形容傳統園林設計師,其藝術素養和人格涵養影響著作品的意境,人格涵養越高,作品越好,做到真正的“代山川立言”。拙政園空間的目的是引發人的體驗,隨著體驗的深入,從而引發受眾對環境本身、對自身價值的思考,實現真正的人文主義情懷。

三、結語

詩意是一種集美學與意境的大成之美。李白詩詞中浪漫主義的風格、藝術手法的運用、神奇瑰麗的意境,縱觀詩壇,無人可出其右,這恰好與拙政園設計中的浪漫含蓄、意境玄妙等特點相似,兩者形成藝術上的共鳴。拙政園是古典環境設計的代表作品,結合李白的詩意,我們可以發現:在形式上,環境設計中的動與靜、虛與實等手法,像古詩詞格律中的平聲和仄聲,只要通過合理的編排,就能產生抑揚頓挫的美感。在情感上,環境設計作品表達出設計師對美的感悟與追求,與詩詞中作者代山川草木立言的情操相似。雖然表達的語言有異,但是情感上的默契,使作品中傳遞出的美感是相同的。但凡藝術,必有通感,古往今來,人類對美的追求從未停止過步伐。

參考文獻:

[1]朱光潛.談美[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唐]李白.李太白詩集[M].揚州:江蘇廣陵書社有限公司,2009.

[3]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明]計成.園治[O].北京:中華書局,2015.

[5]湯漳平王朝華譯注.老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4.

作者:王晨風 單位:常州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