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園林在綠色住宅環境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2-23 05:18:32
導語:傳統園林在綠色住宅環境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開展綠色住宅環境設計活動時,通過引入傳統園林的載體優勢,進而實現生活環境與綠色生態的生動融合。本文將結合《園林與環境景觀設計》一書,分析當前住宅環境設計存在的問題,探索傳統園林在綠色住宅環境設計中的應用價值與路徑,以期為當前改善大眾生活,營造綠色生態住宅環境提供有效參考。
由董智、曾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的《園林與環境景觀設計》,主要以園林景觀設計活動為研究對象,從理念概述、分類、設計技能和設計案例等多個角度對園林與環境景觀設計活動進行了全面論述,提出了景觀設計的原理與內容,通過選擇相關研究案例進行敘述,為讀者迅速掌握景觀設計方法提供了有效參考。另外,該書堅持從細小處入手,通過圍繞當前最新的景觀設計理念及案例內容進行論述,實現了“學以致用”的最佳成效。該書具有以下特點:
一、理論扎實、重點突出
該書理論研究扎實,重點突出,通過對園林景觀概述、園林景觀分類、景觀設計表現方法等內容進行詳細論述,形成了園林景觀設計的完整理論體系。該書按照關聯知識的系統化論述結構進行全面解讀,通過構建理論分析與實際解讀相融合的敘述體系,使全書內容遵循研究規律。當前住宅環境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缺少完善的整體規劃與生態環境布局。現階段,多數住宅環境設計偏向概念設計,實際住宅環境與原有規劃、景觀需求之間缺乏有效融合。尤其是多數小區住宅環境設計與大眾實際生活需求缺少一體化融合,影響了環境設計效果。二是存在盲目設計問題,未能有效踐行大眾為本的設計思維。當前住宅小區環境設計過程中,為了增添市場“賣點”,盲目堆積環境設計元素,未能將人性化設計、大眾使用需求等理念有效融入住宅環境設計活動,影響了住宅環境的觀賞體驗。三是住宅環境設計缺少文化、地域特色和綠色生態理念的有效融合,部分建筑環境設計時,盲目推崇“異域風情”,缺少景觀生態學的有效融合。
二、論述系統,敘述完善
該書按照循序漸進的論述原則,將思考題、練習題與論述內容有效融合,使讀者能夠對該書敘述的理論內容、方法建議和綜合應用形成系統化、深層次的理解與應用,有助于鞏固讀者的學習與理解。在聚焦健康、休閑的時代環境下,在綠色住宅環境設計中,應用傳統園林,將實現以下價值:一方面,為大眾營造了綠色生態理念,通過將“人與自然、天人一體”的設計理念融入園林設計活動,在精心配制花木、優化住宅環境空間和虛實空間融合中,實現園林景觀設計的理想成效。當前大眾綠色傳統、人文審美的價值理念逐漸回歸日常生活。因此,通過挖掘傳統園林的寫意文雅、生態綠色趣味,從而更能契合大眾的生態審美需求,為大眾營造綠色生態、內涵突出的住宅環境。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大眾的生活品質,改善了大眾的幸福生活居住體驗。住宅既是大眾最基礎的生活環境,也是大眾精神記憶與家庭文化的重要回歸。在綠色住宅環境設計過程中,通過挖掘傳統園林所傳遞和表現的綠色、生態理念,不僅承載、蘊含了大眾的心理歸屬感與精神認同感,也對大眾的生活品質、生活幸福感發揮了重要影響。
三、聚焦實用,生動詳細
該書以實用、易使用為基礎原則,通過使用鮮活案例,以及文字、圖片等多種方式詳細解讀園林景觀設計的知識點與方法建議。在案例選擇過程中,全書所選擇的案例內容既有重要的差異性和個性化特征,也能夠有效代表當前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在當前綠色住宅環境設計過程中,合理應用傳統園林設計風格及理念,需要從以下路徑出發:第一,要挖掘傳統園林設計的精髓美學,融入現代住宅環境設計的優勢理念。無論在住宅院落規劃布局,或者在住宅裝飾與庭院綠植等各個領域,都需要遵循我國傳統園林的風格特色與氛圍營造,通過保留中式文化元素,在還原傳統園林情懷的同時,全面增添住宅環境的文化內涵。第二,要重視融入現代設計元素,使傳統園林內涵、優勢美學與綠色住宅環境設計要求生動融合。在綠色住宅環境設計過程中,要采用更加現代、靈活和特色的設計風格,通過對傳統園林的文化內涵與設計美學進行提煉、重構,將傳統美學、現代綠色、精神生態等多種理念融入其中,為大眾打造“新中式”住宅環境。
該書詳細論述了園林景觀設計的理念與方法,有利于當前利用傳統園林設計理念、思維及方法做好住宅環境設計工作。隨著當前住宅商品化不斷發展,住宅環境設計出現了模仿、同質化等問題,尤其是偏向“工業風”的傳遞風格,直接影響了住宅環境與大眾需求的生動融合。通過將傳統園林作為綠色住宅環境設計的重要元素,既豐富了設計元素,也詮釋了多元美學。因此,在利用傳統園林優化現代住宅設計環境時,通過將生態美學與人文美學生動融合,為大眾營造最佳的生活環境,有效增強了大眾的生活品質。
作者:賴偉成 單位:廣州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智能雞舍環境控制系統設計分析
- 下一篇:脫胎漆器造型設計創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