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城市濕地公園建設中景觀設計
時間:2022-10-22 03:23:34
導語:淺議城市濕地公園建設中景觀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的提升,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還能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一個休憩的場所。但是因為濕地公園在建設過程中涉及的領域較為廣泛,因此,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為了加強濕地公園建設中的景觀設計,必須要加強自然生態與城市發展等多方面的協調,從而保證濕地公園建設景觀設計符合城市的發展要求。好的景觀設計不僅能夠體現濕地公園的生態效益,還能展現城市區域內的當地文化和景觀效果。本文通過對城市濕地公園建設中景觀設計原則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提升城市濕地公園建設的景觀設計效果。
關鍵詞:濕地公園;設計方法;原則
1濕地公園建設中景觀設計原則
1.1生態關系協調原則
為了能夠有效地對濕地資源進行保護,幫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濕地公園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必須要以生態關系協調原則為設計基礎,保證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因此,在對濕地公園建設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不能以改變生態環境為目的,不能對自然的生態資源進行破壞重建,而是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來引導濕地環境的發展,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注重對鄉土植物文化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考慮,構建節約型綠地。
1.2適用性原則
因為我國地域遼闊,存在的濕地類型也很多,而形成這些濕地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并且其地質環境、氣候條件等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導致在濕地公園的景觀設計上不能通過固定的設計模式進行設計,必須結合當地的濕地實際情況來考慮,采取合理的方式使濕地景觀設計要求得到滿足。
1.3景觀美學原則
為了能夠使濕地公園景觀符合人們的美觀要求,必須根據濕地公園所在區域內的人文環境等進行重點設計。在綠化植物的設計上,注重植物的常綠落葉搭配,喬、灌、草、地被搭配,創造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要遵循生態景觀設計中的統一原則,既要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習性上的統一,又要展現植物個體的形態美。植物的選擇既要以鄉土樹種為主,又要因地制宜,適當保留利用原有的蘆葦等優勢物種,并引入兼具觀賞和生態功能的水蔥、狐尾藻等水生植物和各類觀賞草,營造一種充滿鄉野氣息的田園風光。濕地植物因水位漲落而具有獨特的景觀性,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濕生植物的合理搭配和分布,比如,在永久性水淹的區域可栽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在周期性水淹的區域就可栽植一些濕生植物等。
1.4綜合系統性原則
對于濕地公園建設中景觀設計工作,必須要遵循綜合系統性原則,因為在濕地公園的建設過程中綜合知識較多,涉及到的有綠化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給排水工程等,甚至地理學、環境學、生態學等方面的知識也要有所了解。所以需要我們的設計者必須要對各項專業知識進行有效融合,從而使濕地公園景觀設計得到有效保障。
2濕地公園景觀的設計方法和內容
通過對目前濕地公園建設景觀的功能進行區分,將其分為生態功能展示區、濕地體驗區、服務管理區等幾大塊。本文針對這幾個景觀設計進行詳細的介紹,幫助提高濕地公園建設景觀設計的有效性。
2.1濕地生態功能展示區景觀設計
濕地公園自身的生態功能非常多,不僅能夠使水質得到凈化,還能夠保證濕地內生物的多樣性。首先,濕地水質凈化其實是一個生態凈化的過程,是濕地生態系統內多條食物鏈的物質轉移和能量轉化,將污水中的有機質進行降解和吸收,通過水生植物的分解、沉降,為濕地系統內的原生動物、魚類提供食物,既凈化了水質又保證了生物多樣性。在公園設計當中,就可以應用一些親水棧道、景觀廊亭、觀鳥臺等設施,使游人親近濕地,近距離的感受濕地系統對環境生態的改善作用。其次,對于濕地公園內生物多樣性景觀的設計,通過結合當地濕地植物的合理配置,使其能夠為各自生物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使濕地環境的多樣性得到維護,并且幫助公園將良好的濕地景觀效果營造出來。例如,在對濕地植物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中可以通過對人工巢箱的設置,為鳥類構建一種隱蔽性更強的生活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濕地鳥類在這里棲息,真正的增加濕地景觀的自然獨特性。但是要注意,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的影響,該區域內的游憩設施數量和游覽線路密度要嚴格控制,此外,還應做好游人安全保護設施,防治落水等意外。
2.2濕地體驗區景觀設計
濕地體驗區的景觀設計,要重視人與環境的互動關系,增強市民的親切感和歸屬感,可以借助水文聯通、地形改造等設計將其進行體現,例如在施工過程中通過營造河流片段、開敞水面、瀑布、噴泉、沼澤等濕地景觀形態,對濕地農耕文化、獨特的水體景觀以及漁事等生產活動進行有效的示范展示。在淺水區域可以種植一些水稻田,可以讓游人進行插秧和打漁等農事活動,體驗田園生活,做到生態與景觀、娛樂與科普的良好結合。需要注意的是,體驗區的建設要盡量利用濕地敏感度相對較低的區域,避免對野生生物的棲息地造成干擾。
2.3濕地公園服務管理區的設計內容
濕地服務管理區主要立足于游客的各種需求進行設計,并且突顯出濕地公園的自然景觀,保證為人們的游覽路線提供一定的方便。首先,服務管理區特別是主入口、旅游集散中心等應設置在距離居民區較近的且交通便捷的地方。其次,管理服務區應設立在公園內相對獨立的區位,既要滿足管理服務的需要,又不能跟游覽路線相沖突。因這個區域是人流量最大最密集的區域,考慮到引導分流作用,景觀設計上要以寬敞大氣為主。最后,為了能夠將動態觀賞和人們游覽路線得到有效的結合,從而使人們的各種需要得以實現,需要我們合理地配置濕地公園內的動態景觀,真正的做到有機交融遠景、近景、仰景和俯景,提升游客對濕地景觀的觀賞境界。
3結語
城市濕地公園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濕地公園景觀設計非常重要,只有對濕地公園自身自然環境特征及當地人文環境進行有效融合,遵從自然規律,堅持生態原則來設計,才能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并且增加濕地公園的社會公益性,這對于目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來說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黃金.濕地公園建設中的景觀設計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7,37(18):225.
[2]魏巍.濕地公園建設中的景觀設計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7,17(14):140-141
作者:黃曉煌 單位:南安市園林管理處
- 上一篇: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觀賞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