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廟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時間:2022-08-14 02:46:53
導語:曲阜孔廟園林景觀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山東曲阜的孔廟作為我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座極具代表性的古典宗廟園林,它歷史悠久、文化積淀燦爛又深厚,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本文結合孔廟的歷史對曲阜孔廟園林的景觀元素進行梳理研究,通過對其景觀藝術特點的總結歸納,總結孔廟園林景觀對中國現代園林發展的啟示和影響。
〔關鍵詞〕曲阜孔廟;園林景觀;景觀設計
曲阜孔廟又稱“闕里至圣廟”,是孔子生前居所后變為廟宇,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祠廟,同時也是祖廟與學廟兩種的結合。曲阜孔廟隨著歷史進程的不斷推移,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全國最為悠久規模最大的孔廟。
一、景觀設計
曲阜孔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明故城南部,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歷史記載對曲阜孔廟的重大維修活動有六十多次,孔廟的格局也是在歷代王朝的不斷修繕和建設的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是經歷了多種因素影響才最終發展成現在的規模布局。孔廟是從曲阜明故城中南城墻的南門下開始,萬仞宮墻是孔廟所特有的一種形制,整個園林景觀的空間分布都是在其之內。孔廟總體布局呈長方形,南北長1120米。其整體空間布局嚴密規整,建筑布局普遍采用中國古代均衡對稱的慣用手法,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左右對稱,以此凸顯中心。依據縱軸線為主進行庭院的劃分,獨享九進院落,以大成殿為中心建筑,追求在總體布局“向心內聚”的基礎上,達到規整統一的布局原則,更加突出了孔廟的主要空間。曲阜孔廟是一組東方建筑特點濃厚、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中國古代建筑群。共有殿廡四百六十六間,五殿、一祠、一壇、兩堂,門坊五十三座。孔廟建筑的結構、形式和色彩也形成了孔廟最基本的景觀現象。孔廟內最為著名的建筑有:欞星門、奎文閣、杏壇、大成殿等,每座建筑及院落劃分都是功能明確,結構嚴謹。欞星門是孔廟的主入口,古代傳說欞星是天上的天田星,特以此命名寓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孔廟設門名欞星,也是說尊孔如尊天,代表了對孔子的尊崇。欞星門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六楹四柱,鐵梁石柱,柱子的頂端屹立著四尊天降石像,八面威風。門里東西各有一座木坊,使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八個字。奎文閣坐落于孔廟的中部,它是以藏書豐富、結構獨特而馳名中外的孔廟藏書樓。中國的宮殿建筑在中心建筑之前,常設有屏障,以示莊嚴。孑然獨立的奎文閣就擔當著這個角色。杏壇,民間相傳孔子教學的地方。位于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心,一座方亭,十字結脊,黃瓦朱欄,彩繪金龍色彩絢麗、精致華美,壇前設有精雕石刻香爐,杏壇旁種有幾株杏樹,初春來臨,杏花搖曳。曾有詩人以絕妙佳句秒回了杏壇的景色,“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大成殿是孔廟的中心建筑也是主殿,和故宮太和宮、岱廟宋天貺殿并稱為東方三大殿。大殿結構整齊簡潔,重檐飛翹,斗拱交錯。四周廊下環立二十八根雕龍石柱,其中殿的后檐十八根石柱刻有淺雕云龍紋,每面淺刻九條團龍,每柱七十二條。前檐十柱深浮雕云龍紋,每柱兩龍對翔,繞盤升騰,玲瓏剔透,栩栩如生。曲阜孔廟的建筑裝飾也同建筑形制一樣遵循著傳統的禮儀制約,其建筑裝飾在歷經各朝各代的演變下,在石刻、碑刻和彩繪上形成鮮明的藝術特點。曲阜孔廟建筑構件雕刻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龍柱。例如大成殿的前檐有十根柱子,每根石柱上都雕刻了兩條龍,騰云駕霧于云彩之中,在龍與龍之間還刻有一顆寶珠,此為“二龍戲珠”。大成殿正面的10根龍柱可謂是雄偉壯麗,采用的是深浮雕云龍紋花樣,造型生動,刀法剛勁有力,龍姿栩栩如生,是極其稀有的雕刻藝術珍寶。大成殿的柱子上共雕刻有1296條龍,彰顯了孔子至尊至貴的地位。數目眾多的碑刻也是曲阜孔廟中一個獨特的景觀特色。孔廟中現存一千多塊碑刻,像孔廟這樣集中匯集上千塊碑刻的園林也是極其罕見的。同時這些碑刻也最直接真實地反映了我國歷朝的歷史信息,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思想、法制、文化等提供了寶貴資料。如十三碑亭、圣跡殿內,都保存著眾多的碑刻石碑,石刻技法也是粗細不同,各有千秋,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中國古代建筑構件彩繪是我國建筑裝飾中又一突出特點。孔廟建筑結構中如天花、懸梁、柱等結構物件上都有彩繪的繁復表現。主要為“上等青綠間金裝繪”和“次等青綠彩畫”。上等的彩繪主要用于大成殿、寢殿等,都使用了大量的瀝粉金云龍,精致絢麗。繪制了龍鳳花紋等一些象征吉祥的圖案,色彩濃艷大氣,彰顯華貴。而次等的則紋路相對簡單,周圍以漩渦狀的花紋裝飾,造型同樣生動靈巧。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體作為一種景觀規劃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唯獨曲阜孔廟的水體景觀面積卻占較小比例,僅有位于弘道門前的一條幾近干涸的碧水河。但在曲阜明故城的東南角,有一處古泮池遺址,作為建筑形制規模的標志是孔廟又一重要標志。古泮池傳達了儒家文化積厚流光的內涵,也代表象征了“學無止境”的淵博思想意義。同樣作為景觀元素的植被,其能夠營造清新寂靜環境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廟內古木參天,且種植最多的為柏樹,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樹也成了曲阜孔廟中最具生機活力的元素,最古老的樹木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幾個大人圍著都抱不過來的粗壯枝干,樹木光滑沉積的紋路,也記錄下曲阜孔廟悠久的歷程和歷史的沉淀。高大年長的古柏環繞在正殿周圍,歷經滄桑見證了孔廟的演進。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夠遮蔽光線,創造一個清涼舒適的環境,營造園林內寂靜莊嚴的空間氛圍。除了柏樹,在孔廟的杏壇周圍也集中種植了杏樹,因杏花又叫及第花,中國古代每年考取進士時,正值三月杏花開放,所以以此得名,杏壇又是相傳孔子講學的地方,寓意著文運吉祥,仕途興旺。
二、孔廟園林景觀的價值
曲阜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孔廟內的園林景觀則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升華和完善的,反映了我國各個歷史時期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歷程,對于相關研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重要史料記載。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古典園林之間又相互緊密聯系。從廣義上講,古典園林就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從狹義上講,古典園林就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所以傳統文化的發展也推動了園林景觀的發展。曲阜孔廟作為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其園林景觀中都內含著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
孔廟作為世界矚目的文化遺產,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孔廟的思想文化以及孔廟的園林景觀的研究無論何時都是一個龐大又繁復的課題,其中容納更多的還是對人類璀璨文明上升到哲學層面的思考。曲阜孔廟的園林景觀設計無論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還是在當今這個開放融合的時代下,其功能設計和審美要求都無疑是成功的典型,對我們現代的園林規劃與景觀規劃都具有積極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李鵬,鄧慶坦,徐振杰.教化之道——地方文廟與曲阜孔廟的建筑形制及功能比較研究[A].2017年山東社科論壇--首屆“傳統建筑與非遺傳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7
[2]陳淑飛,許艷.曲阜孔廟建筑裝飾的文化內涵及價值研究[A].2017年山東社科論壇--首屆“傳統建筑與非遺傳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7
[3]潘慧錦,王宏飛,董敏.孔廟園林景觀藝術特色與文化內涵研究——以山東曲阜孔廟為例[A].2017年山東社科論壇--首屆“傳統建筑與非遺傳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7
作者:尋淑冉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 上一篇:游客中心景觀設計思考
- 下一篇:受眾體驗平面廣告設計形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