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教具制作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14 02:51:02

導語:玩教具制作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玩教具制作教學設計論文

一、以“玩”為主線貫穿本課程

這是因為本門課程我們研究的是玩教具,既然是玩教具,就要讓學生玩起來,我這里所說的“玩”不同于我們平時的玩耍,因為,它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和創造性,所以我選擇用“玩”作為本課程的主線,讓學生以玩開始在玩中結束,讓他們在玩中樂、在玩中看、在玩中賞、在玩中學、在玩中做。從而使學生既能感受到玩教具藝術的魅力,又能感受到不同材質帶給他們的審美快感。我的教學意圖就是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以“玩”一些不同的材質,進入到本教學的情境中。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情緒對人的認知具有動力功能,人在心情愉快的時候感知力比較敏銳、記憶力比較牢固、思維也比較活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創設良好的審美氛圍,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認知情景,逐漸引領學生步入藝術的殿堂,引導支持他們大膽創作,設計出不同的玩教具,其次,對于學生而言,“玩”就體現了他們的動作性,我認為動作就是思維,他們在動作中學習,如果缺少了動手的機會,就不可能達到真正有效的學習。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始終注意自己是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同學們都保持著很高的熱情與興趣,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和成就感,使他們真正感受到玩教具藝術的獨特魅力。

二、以“意”為主體目標貫穿本課程

這點主要為了強調學生所做的玩教具必須要有創意,創意是我們不竭的動力,學生面對每一次不同材質的實踐,要把創意放在首位。例如,哲學中說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同樣創意也是我們玩教具制作的活的靈魂。還有我們文學中提到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我們有幾十個學生,就要做出幾十個不同形式、不同創意的作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身臨其境的優秀作品。其中學生的玩教具—泥藝作品《農家小院》就是很有意境的優秀作品。此作品的意境美表現在,當這件玩教具作品呈現在我們眼前時,使我們忘卻了節奏快、壓力大的城市生活,向往著安靜愜意的農家小院,我們的思緒在此沉淀,身心得到極大的放松和愉悅。在玩教具制作的教學中,我一直推崇學生要注意作品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重要范疇,中國古典詩、畫、文、賦、書法、音樂、建筑、戲劇,都十分重視意境。意境是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是作品通過客觀物象的描繪,在情與景高度融合后,體現出來的藝術境界,現在多指藝術作品通過藝術形象或情境所呈現出的境界和情調。它是若有若無的朦朧美、有限無限的超越美和不設不施的自然美,意境中既有來自藝術家主觀的“情”,又有來自客觀現實升華的“境”,這種“情”和“境”不是分離的,而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體情感與客觀作品的有機統一,它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由此可見,以“意”為主體目標貫穿本課程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使玩教具作品在形式美的基礎上,又富有內在美,使作品具有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的藝術美。

三、以“情”為主導思想貫穿本課程

在本門課程教學中,我一直把“情”字作為教育學生的主導思想貫穿本課程,“情”字在這里主要表現為學生真情實意的一個學習態度,在教學中我認為,擁有一個認真的學習態度,是學好本門課程最基本的要素,要想做好玩教具,首先要用心,真情實意地與不同材質進行交流。例如,在玩教具泥藝的制作中,我發現學生手上都戴著塑料袋,個個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泥巴沾到自己的手上和衣服上,連班里的男生都是如此舉動,這種學習態度顯然是不想弄臟他們的手和衣服,就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應付著做,沒有真心的付出就不會有回報,結果就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看到這一幕,我將泥藝項目暫停下來,告訴學生:“想做出好的泥藝玩教具作品,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真情實意地與泥巴進行交流,試想一下。如果未來你們做了爸爸媽媽,會戴著手套給寶寶擦屁股嗎?或者再來試想一下,我們的媽媽會戴著手套給我們做面條吃嗎?”學生們頓時都吐了吐舌頭,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們迅速地摘掉了手上的塑料袋,緊接著學生的手、腦、心與泥巴相融在一起,他們已經不在乎泥巴會弄臟手和衣服了,全身心地與泥巴交融在一起,臉上、頭發上、衣服上到處都沾滿了泥巴,同時產生了一些情景交融的優秀泥藝玩教具作品,例如,作品《童年》,學生根據創作主題,相應地給泥藝涂上了顏色,使之作品主題更突出,同時突出了審美的趣味性,更加富有童趣和視覺沖擊力。我堅信,只要學生在做各種材質玩教具的過程中,有真情實意,就會有更多情景交融的作品出現。

四、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項目實踐教學法

“游戲教學法”主要表現在,針對一些不同材質的玩教具,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先提出玩教具的主題思想,再給學生進行分組,最后通過游戲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在此方法的教學中,學生在游戲中玩、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做。這樣不僅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绊椖繉嵺`教學法”的運用主要表現在根據課程的需要,將教學中的某些模塊與幼兒園所需相結合,先制訂實訓項目、實訓內容、實施過程等,然后將學生分組到幼兒園進行項目實踐,此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更能加大學生的實踐力度,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通過以上教學法,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練習,以便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其中在教學上運用項目實踐教學法大力推進課程內涵改革,加大實踐力度。本著積極探索“校園合作”互動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規律,圍繞美術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專長為先,兒童為本,校園合作,共同育人。同時通過實踐,達到育人的目的。項目實踐法還注意到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支持與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幼兒園各種玩教具制作任務實訓,在大膽表現創造力的過程中,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創造的能力。并順利完成實踐項目。通過實踐,從而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個性品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為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創作沖動,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通過項目任務實踐教學,還加強了學生的養成教育。通過以上四點教學嘗試,在學生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挖掘了他們的藝術潛能,通過這次的教學嘗試,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這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做三合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有益嘗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過程。首先是學生現狀的展現,然后針對這種現狀,教師選擇能適合于學生的方式方法,通過備課、教學、實踐等環節去教,最后學生按正確的方向通過自身的學習,改變原有的幼兒園玩教具制作的知識結構。在這期間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結構和模式以適應學生新的知識結構,學生也不斷地學習、實踐、學習,最終達到目標的完成和成功。

由此可見,在幼兒園玩教具制作的教學中,改變了以往美術教育中學與教、學與運用互相脫離的狀態,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創作的學習興趣。關鍵是轉變了觀念,其中教師觀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后是合理的教與學的方式、方法的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作者:謝丹單位:運城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