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10-15 10:25:51
導語:高中地理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什么是教學設計,當代教學設計大師加涅在年出版的《教學設計原理》中說道“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教學。”也就是說教學設計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全面系統的分析我國當前的教育現狀,得出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從而更好的利用教學資源、發揮教學媒體的作用,以實現教學目標。作為影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最為重要的因素,教學設計一直是落實課程中高中地理教學理念最為基本的條件之。高中地理教學設計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主要是對教學媒體、地理學、傳播學、以及現代學等相關技術和理論進行綜合運用,來對地理教學中的需要和問題進行分析,對解決方法進行設計,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對解決辦法進行試行以后,對試行結果進行評價,并且在進行評價這一重要的基礎上對課程中高中地理教學設計進行改進的一個系統過程。
2.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老師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2.1地理教師課堂設計難以達到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新課改以來,雖然高中地理教師都盡自己所能的踐行新課程理念,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但是大多數教師都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以在設計教學方案中難免會有傳統教學方式占絕大多數的現象,從而使其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方案與地理課堂教學設計實踐難以適應的問題。例如:在講地球的運動規律一節時,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可能僅僅是解讀一下課本內容,或利用PPT模糊的解讀一下課本內容;在黑板上畫下一個地球在南北回歸線以及赤道的運動軌跡圖和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軌跡圖,雖然這種教學方式也可能會使其教學任務得以完成,但是卻沒有充分利用“三維教學”的教學方式、沒有完全的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資源,以至于使學生在學習地球運動中沒能在腦海中形成清晰地地球運動軌跡,從而使新課程理念下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就是高中地理教師的新課程理念下的理論知識不充分,運用新課改教學資源的手段不健全。
2.2地理教師課堂設計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參與
大多數的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喜歡把老師講的內容記錄在筆記本上,而不愿意去參與到老師教學活動中。和老師一起去尋找地理事物形成、發展、分布的規律。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產生這樣三種學生:努力記筆記的“學習派”、得過且過的“中間派”以及從不學習的“搗亂派”,他們大多數都有一個特點:不太愿意參與到老師的教學活動中,以至于很難達到預想的教學目標,從而影響教學效率和教學進度。
3.如何解決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老師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3.1如何使地理教師課堂設計達到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新課改以來,學校為了使教師更好的按照新課程理念設計教學方案,就需要重視對地理教師進行關于新課程改革后地理教學知識理論的有效培訓,進行知識更新,以使其形成完善的地理學科內容體系,達到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努力改變地理教學設計理論與教學設計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在進行高中地理教師理論知識的培訓更新時,還要注重對地理教師運用新的教學資源的培訓,使地理老師能夠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資源,充分利用投影、幻燈、錄像以及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電教手段。力求使教學內容圖像化,例如:利用“地球公轉演示儀”或自制活動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講解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將黃赤交角的變化用共面直線來表示等,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清晰地地理圖像,明確地球運動規律,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2地理教師課堂設計如何引起學生的參與
高中地理涵蓋了自然、人文、區域等的大量的專業知識,具有高度的復雜性,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就可能會產生恐懼意識,更有甚者會喪失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更不要說對地理教師課堂設計的響應了。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隨機抽取了幾個學生,很慎重地告訴老師,他們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八個月后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真的比其他學生進步快,而且他們比其他學生具有“更顯得幸福”、“求知欲更強”等傾向。所以,地理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該盡可能的去夸獎和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并且試圖去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伙伴,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和學生一起討論或者用地理實驗來論證這些觀點的正確性,寬容學生的錯誤并且委婉的給與正確的指導或糾正,這樣就會使學生感覺到自己并不是處在被動的地位,而是一個和老師相互平等的位置,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增加和老師的交流和互動,積極思考、回應老師的提問。
4.結論
本文主要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是什么、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三個方面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課堂設計進行了討論和研究,筆者認為,只要高中地理教師具備了比較完善的知識理論體系和技術手段,就能夠設計出比較完善的教學方案,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作者:程華剛 單位:紫陽中學
- 上一篇:微課資源的教學設計
- 下一篇:高職畢業設計改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