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11-20 11:22:19

導語: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本文針對新能源發電行業在實際生產生活具有多種創意創新產品的特點,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索采用以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的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使不同生源學生在完成四個階段的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過程中,對相關耦合課程進行反復學習理解,掌握專業技能,最后以設計和制作實物形式作為考核,體現學生學習專業價值。

【關鍵詞】創意創新;項目導向;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我國高校鼓勵學生創新創業,并開設相應創新創業課程,引導學生實踐,然而我國高校創新培養與企業需要的技術創新存在差別,這在“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都柏林協議”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也得到驗證。即便有的高校工科畢業生在學校學過工程創新課程的相關知識,也發表過很多學術論文、參與過國家的重大開發項目,甚至擁有個人專利,但這些畢業生中仍有許多人只會做技術研究,而不會做產品開發。而企業更多需要的是做產品開發、工程應用的創新人才。因此,高校在學生學習項目設置上應盡量與行業企業掛鉤,同時又要保證實施的可行性。新能源發電專業因行業具有較多生活類、生產類創意創新產品的特點,較為適合開展以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培養企業需求的工程應用技能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的含義

(一)創意設計。創意設計偏向于概念和理論設計,其表現形式可以是圖紙設計、三維立體效果圖、理論原理等。創意即創造一種想法,并呈現于紙上,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是學生在現階段所學專業知識基礎上個人創造發揮的一種方式,設計主體為學生個人或學生團體,這就使得創意設計具有一定的天馬行空性和現實基礎性。同時,為保證學生創意設計的現實基礎性,教師負責對學生創意設計進行專業理論指導,引導學生去嘗試,查閱相關原理資料,以及呈現其創意設計的技術手段等。在新能源發電行業中,具有多種生活類、生產類創意設計或小產品出現,此類創意涉及新能源發電專業基礎知識,在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后,可設置創意設計任務,讓其以興趣愛好或設想自由選題,在創意設計任務中進一步鞏固知識,加深知識理解。(二)創新制作。創新制作偏向于實物或產品制作,其表現形式為具體可動作或操作演示的物品,是學生將其所想制作成實物的一種體現,創新在于微創新,即加入特殊功能或獨特的外觀形式等。主要側重培養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動手操作結合的能力,也是激勵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的方式。教師在學生完成實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其創新制作所必備的專業知識和理論原理,教導其理解和掌握實踐實物某種功能的技術手段與方法。在新能源發電專業中,學生可參照現有的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發電系統搭建具有個性功能的微型發電系統,或是制作新能源發電系統中具有個性功能的某個設備部件等。此類創新制作涉及知識和技能較為專業,與現實生產崗位息息相關,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因具有實際操作演示的物品或產品,學生學習的價值滿足感和自豪感得到體現。

二、多耦合式課程學習體系

(一)學情分析。根據高職院校目前學生生源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互補性學習。隨著中高職銜接的深入進行,高職院校吸納的中職學生人數逐漸增多,同時,為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使得來自中職的學生不感到區別對待,又期望中職生源與普通高中生源學生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因此,中職生源與普通高中生源學生進行混班教學,一視同仁,公平對待。這就使得每個行政班級兼有中職生源和普通高中生源學生存在,班級學風存在一定影響,加上中職生源相對普高高中生源之前接受的教學管理方式方法的不同,中職生源相對普通高中生源在上高職前的日常管理上較松,而普通高中生源學生的管理有過于緊張,在上高職后一定程度上受到中職生源學生寬松隨意學習生活態度的影響,從而放松了學習。為此,可充分結合中職生源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習能力與普通高中生源學生理論學習能力,將兩種能力的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在團隊合作中完成創新創意實物產品制作,使得學生在理論與技能方面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第二種是個性學習。每個行政班級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學習和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這種類型學生往往較為獨立,有時可一人完成項目任務。因此,在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的教學進程中,此類學生往往具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或想法,也在心中大致形成實現該想法的一系列做法和步驟,其他學生往往難以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的以跟上其思維,難以與其配合。針對此類學生,可進行單獨個性引導,教師需在可操作性與合理性方面進行引導,同時教會其相對于一般學生較前的知識與技能,此類學生往往能具有更大的進步與提高。(二)多耦合式體系架構。基于從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的能力培養縱向驅動模式的專業課程體系,強調課程之問的關聯性和系統性,有利于學生搭建完整的專業知識架構,有效地解決“知識孤島”現象,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無論是屬于互補性學習情況,還是屬于個性學習情況,都在完成創新創意設計過程中對涉及課程學習進行反復學習,以加深印象。多耦合式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圖1中,將創意創新設計制作按照內容與復雜性劃分為簡單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復雜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系統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和專業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四類,層層深入遞進,將課程體系劃分為四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和實訓課程。其中,實訓課程是其他理論課程的進一步深入實踐,課程之間存在互通性。在完成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過程中,學生要運用所學課程的專業知識。簡單和復雜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以生活類、生產類小產品開發為主,主要需要專業基礎課程知識,系統和專業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以新能源電站系統、新能源發電設備裝置模擬開發設計制作為主,主要需要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這個階段也是學生學習內容與產業行業掛鉤階段,四個階段學習過程中,實訓課程是對每個項目涉及理論知識的進一步實踐學習,進一步夯實理論知識,形成課程間反復耦合互通,項目設計制作過程能夠反復應用所學知識,構建了不同類型課程與不同階段項目設計制作的多耦合式學習體系。

三、人才培養模式過程分析

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以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實施過程以四個階段的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為主心骨,每個學期側重不同階段的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根據不同生源和不同能力學生情況,每個學期又交叉涉及前后階段的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學期安排如圖2所示,新能源發電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在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完成,因此,這個階段可開始著手簡單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由教師引導學生認知生活類有趣的簡單新能源發電類小產品,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興趣,又可以進一步認知專業。對于本身具有一定實踐基礎的中職生源學生,可引導其著手復雜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簡單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復雜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系統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專業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第三學期第四學期第五學期第六學期簡單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第一學期第二學期第五學期第六學期第三學期第四學期復雜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系統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專業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圖2新能源發電專業人才培養學期安排示意圖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開始逐步學習專業核心課程,相關專業實訓課程也在這兩個階段逐步學習,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開展復雜和系統的創意創新設計項目,這個階段也是對專業學習的重要階段。第五個學期是學生開始著手找工作學期,出現部分簽約的學生開始離校進行頂崗實習,留在學校的部分學生則進一步開展系統或專業的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此時項目的選取以學生所簽約不同單位不同崗位實際內容作為參考,使得學生學習更有針對性,能夠滿足畢業后崗位要求。第六個學期大多數學生都已經離校開展頂崗實習,留校的部分學生是因單位不需要實習或未找到工作,這些學生可繼續開展專業創意創新設計制作項目,同時可作為畢業設計項目,這個階段往往能夠是出成果階段,教師在此階段要對學生專業內容進行更深入指導,有時對部分創意創新作品開展專利申請指導。

總之,以創意創新設計制作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主體在學生,教師起引導輔助作用,這樣才能有效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在動手實踐制作中進一步理解掌握專業知識,有助于學生技能的提高,符合國家對于大學生創新培養要求,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羅宇強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毅剛,王偉楠,孟斌.技術發明創造與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方法的差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

[2]丁曉紅,李郝林,錢煒.基于成果導向的機械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