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措施
時間:2022-08-03 10:17:20
導語: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居住空間的設計質量決定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這一群體人數不斷攀升,要求社會必須重視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空間設計問題。對于老年人來說,在心理和生理上具有一定特殊性,針對老年人的居住空間設計不僅需要保證基礎功能的使用,同時還要滿足老年人的使用特點,遵循專業的設計原則,營造良好的無障礙居住環境。
一、老年人的行為特征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其行為習慣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在一天當中,其活動的高峰時段一般是早上6點到10點,中午3點到4點,晚上6點到8點。并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老年人平常活動區域比較固定,一般是自己比較熟悉環境,并且大多數老年人會按照自己的習慣愛好以及身體情況等選擇活動區域。老年人活動內容大多是舞蹈、下棋以及武術等,在固定場所跟熟悉的朋友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老年人在退休以后大部分在家庭中度過,家庭成為老年人主要的活動場所,并且其他活動也都是圍繞家庭進行開展的,比如說在有些老年人比較喜歡舞蹈,一般也是選擇離家比較近的公園或者俱樂部進行。老年以住房為中心開展各項活動,體現住房對老年人的影響,因此對附近環境的設計以及居住樓房的設計具有重要影響。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的限制,老年人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會向往舒適安全的環境,因為這樣的領域,老年人能夠感受到快樂,并且能夠與其他老年人和睦相處。根據老年人需求的不同,活動空間和領域也存在一定區別,而這一差別是對居住環境和空間尺度設計的重要的依據。活動領域的差異性使得個體在這樣的空間中開展個人活動,不受外界影響,并且能夠實現保護自己的功能。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是影響老年人活動領域空間設計的決定因素,而空間尺寸設計大小隨著老年人的活動方式、環境需求以及身體特點的變化不斷變化。
二、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要點
1.居住空間色彩設計。老年人隨著年齡和身體機能的變化,視力也會出現一定退化,比如開始出現視力模糊,并且對色彩的辨別能力開始下降等,所以在老年人居住空間的色彩設計,應當注重色彩的明亮度,以具有辨識性的色彩為主要設計原則,居住空間色彩的設計必須根據老年人視覺能力進行設計,為老年人提供舒適明亮的居住環境。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在轉角處、標高處等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利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與其他活動區域形成鮮明對比,為老年活動提供指示。在老年人的居住空間設計中,色彩的設計具有重要作用,不同色彩的選擇對人的情緒也有一定的影響,并且色彩的差異也會給人的心理帶來不同的感受。在居住空間色彩選擇上,應當根據老年人的人生閱歷確定顏色的搭配,沉著、古樸或者平和等。大多數老年人在選擇色彩時比較偏愛淡雅、明亮的暖色系,經過統計暖色系也有助于緩解老年人的壓力,對老年人的身體有一定積極影響。2.居住空間聲響設計。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除視覺上的影響外,聲音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對老年人居住的環境中,尤其是臥室、衛生間等需要有比較高的密閉性,但在設計上也要保證老人聲音交流的便利性。老年人比較喜歡安靜的環境,安靜可以緩解老人心里的壓力和煩躁情緒,同時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老人居住環境中噪音比較大,一般是由于大聲喧嘩或者音響音量比較大導致的,這就需要進行詳細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噪音的產生。3.居住空間裝飾設計。進入老年階段以后,身體機能開始逐漸下降,行動和反應力也會比較遲緩,大部分老年人在進入老年階段時在心理上并不認為自己已經老了,對突然使用無障礙設備出現一定抵觸情緒,針對這一問題,在進行居住空間設計時,應當注意語言的運用,采用比較隱晦性的裝飾語言,同時結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循序漸進的改變周圍的環境,在進行設計時以消除安全隱患為主,同時提高居住空間的審美性。裝飾是營造空間氛圍的重要因素,比如綠植的使用能夠與室內環境相結合,營造出自然的氣息,達到放松的效果,提高老年人居住空間的舒適性。家具也是裝飾的一部分,在配置時可以根據老年人的身高體重等因素,進行適當的調整,高度稍微降低,并且盡量選用圓滑家具,在細節上保證老年人的人身安全。4.居住空間儲藏設計。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行動力和記憶力都會逐漸降低,所以儲藏間的設計應當根據儲藏物的內容進行設計,在設計時還需要遵循分門別類的原則,對不同物品進行分類,并且能夠滿足老年人的取放行為。5.居住空間的無障礙設計。老年人居住空間的無障礙設計需要對整個居住空間進行綜合考慮,無障礙設計不僅可以滿足老年人的使用,實現老年人生活自理,同時還能預留出一定空間,當老人失去自理能力時,居住空間中能夠為其他人提供一定的活動空間。
三、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原則
步入老年階段身體機能各方面開始逐漸下降,所以在進行居住空間設計時首要原則就是安全性原則,確保居住環境安全性,各種電器、家具的使用都以操作簡單、易懂為主,對帶有危險性的設備應當注意使用安全,及時進行檢查。其次在進行設計時還要注重舒適性原則,在心理和生理上讓老年人感受到舒適和寧靜,可以緩解老年人的壓力。居住空間中溫度、光線、色彩的變化都會影響老年人的情緒變化,所以在進行設計時遵循舒適性原則。老年人中最常見的心理就是容易焦慮,陌生環境會加重老人的孤獨感,所以在進行居住空間設計時,遵循非陌生環境原則,這一原則主要是通過環境因素喚醒曾經的環境記憶,讓老人能夠快速的融入到新的環境中,并能夠始終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這對老年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是心理暗示原則,這一原則主要是采用含蓄的形式對人的心理狀態產生一定影響,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心理暗示不僅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同時還會影響人的生理機能,所以在對老年人居住環境進行設計時,可以利用環境暗示法,營造積極暗示,提高老人生活質量。
四、結語
老年人隨著年齡衰老,心理、身體等都會發生一定變化,更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和心理,針對這一狀況,對老年人居住空間進行優化設計,滿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具有特殊性,保持心情舒暢能夠緩解老年人心情,自在的生活環境可以提高老人生活質量,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作者:代洪琴 單位:楚雄師范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志玲.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淺析[J].住宅科技,2009(02).
[2]成琨.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初探[D].天津大學,2013.
[3]朱林,黃秀渝.談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J].山西建筑,2005(24).
[4]劉洋.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需求的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4(10).
- 上一篇:空間設計視覺元素分析
- 下一篇:養老建筑空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