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中空間體現
時間:2022-11-20 05:15:00
導語:平面設計中空間體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平面設計”一詞是英文“GraphicDesign”的中文翻譯,通常我們也翻譯成“視覺傳達設計”或“圖形設計”主要是通過圖形和文字來傳達信息。平面設計屬于視覺藝術傳播科學的范疇,是以平面材料為載體,以視覺為傳達方式,通過印刷、噴繪等手段形成完整的平面視覺傳達媒體,向大眾傳播信息的一種造型設計活動。著名設計理論家王受之先生對平面設計做了這樣的定義,他說:“所謂平面設計,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間中的設計活動,其涉及的內容主要是二維空間中各元素的設計和這些元素組合的布局設計。其中包括字體設計、編排設計、插圖、攝影的采用,而所有這些內容的核心在于傳達信息、指導、勸說等等。”王受之先生在這里提到了平面設計與二維空間之間的關系,可以理解為平面設計是在二維視覺空間中各個元素的構成和組合關系,是二維空間中的視覺傳達設計,通過對圖形、文字、色彩進行設計與編排使其能夠傳達信息,形成新的藝術形態,使之區別于藝術裝飾和其他設計藝術,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應用極為廣泛的實用設計。
在平面設計中,空間的表現能夠表達出設計者的個人風格和藝術特色,它能在傳達信息的同時產生藝術美感。空間的合理表現是需要設計者付出心血的。在一幅平面設計作品中,不能只看到圖形、文字、色彩而不注重空間的關系,如果在畫面上的各元素之間沒有強弱、大小、疏密之分,沒有合理的空間組織,會使各元素之間產生混亂,缺乏明確的層次和組織關系,不能夠突出主題,造成視覺效果的混亂,更不能產生有張有弛的美感。畫面在空間的安排上大小、疏密得當,空間層次分明,才能使主題突出,才能產生一種節奏和韻律美,形成藝術空間美感。因此我們在創作平面作品時,視覺空間的創造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了增強視覺的震撼力,空間關系的變換就成了重要的手段。
空間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但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它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這樣一個三度空間的世界里。小到我們上課的教室、校園,大到整個地球、無限大的宇宙,都符合空間這個概念。那么空間這個抽象的概念怎么來解釋呢,空間是個復合詞,是由“空”和“間”復合而成的。那我們把它拆開來看,所謂“空”,是虛無而能容納之處,就像天與地之間那樣空曠、廣漠,可以向四周作無限的延伸擴展。“空”是摸不到,不能實測的,不是三次元的實在,但也不是絕對的“虛無”,唐朝劉禹錫在《天論》中說:“若所謂無形者,非空乎?空著,形非希微者也。”意思是說;“空”并非無形,只是非固體之形。再看看空間的“間”字,從字體上看它是門字和日子內外組合體,意為兩扇門之間有日光照進,即“空隙”、“空擋”之意;也有隔開,不連接的意思。通常所說:“空間基本上是由一個物體同感覺它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它是一種感覺,而不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物。
在平面設計中,我們一般把空間分為兩類,即正空間和負空間。正空間是物象有關的形、輪廓、有充實感、突出性,再平面設計中圖形和文字部分通常稱之為正空間,而負空間通常指背景的形狀,有退后感,無固定界限。在平面設計中的空白空間,也可以說是包圍“形”(文字、圖形、線條、色彩等)的那部分空間稱之為負空間。有與無、虛與實在詞匯上本來是一對反義詞,而在藝術設計上他們是一對既矛盾又統一的設計手法,二者相輔相成。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就十分講究虛與實的處理,是表達畫面意境的重要手法。平面設計與繪畫藝術同樣注重畫面的大小、虛實、強弱的空間關系。正負兩大空間是相對而言的,他們相互依存、相互轉換,合理的、有創造性的運用正負空間之間的關系,能夠使平面設計所要表達的信息簡潔明了,在瞬間緊扣人心,使平面設計更具設計魅力。
平面設計中的空間是有限的,怎樣在有限的平面空間中創造無限的遐想空間是設計師絞盡腦汁所要達到的審美情趣。我們在設計構圖時,不僅要注意對正空間,即有形空間的創意表現,更要對負空間,即空白空間的仔細推敲。創造正負空間的對立統一關系,處理好空間的強弱、大小、疏密以及相互的比例關系。在平面設計中我們可以大膽利用正、負空間的虛實關系來創造自己的個性和風格,烘托畫面的氣氛,使作品達到渲染情感的作用。
而正、負空間的對比也要根據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及效果所決定,比如作品要表現一個喧囂的氣氛或復雜混亂的思緒,就可以大面積運用正空間,小面積運用負空間,甚至正空間填滿整個畫面的手法,形成對比,使畫面能夠體現出所要表現的混亂復雜的情感。相反,而作品要表現一種幽靜、優雅、及某種神秘的意境的時候,大面積的負空間的運用與小面積正空間形成對比,恰好能很好的表達令人想象的空間效果,使作品產生一種神秘感。設計師在精心設計好正空間后,也要注重圖文以外的負空間(空白空間)的圖形感。空白在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無”,是虛的變化,往往來幫助傳達信息,交流感情,提升作品的感染力。負空間在平面設計中的地位不亞于正空間,這是因為現代平面設計崇尚“少既是多”的原則,盡可能的少用元素進行設計,使版面主題明確,簡潔明了,大面積使用負空間的平面設計就會是整個畫面產生強烈的對比,容易突出設計中心,傳達獨特信息,營造一種簡潔之美、淡雅之美和輕松之美,使受眾產生想象的空間。
除了我們在平面設計中通常講的空間外,還有極具想象力的視覺效果的空間,矛盾空間。矛盾空間是指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視覺的錯覺形成的在實際空間中無法存在的空間形式。在平面構成中有時故意違背透視原理,有意地制造出矛盾的空間。這是因為這種空間存在著不合理性,而有時還不容易立即找出其矛盾所在,這樣就會增加觀者的興趣,引人遐想。
每當提及矛盾空間時,我們不得不提到荷蘭最著名的版畫藝術家莫里茨·柯李斯·埃舍爾先生MauritsCornelisEscher,他的作品無不堪稱奇特,能夠在二維平面中展現三維的矛盾空間。他的作品乍看上去時似乎具有合理的形態,但仔細觀察后卻發現,具有兩種矛盾的空間表現形式,使整個畫面賦予了無限擴展的空間感,豐富了視覺效果。例如他的作品“迷糊的圖畫”,明明是向二樓上去的樓梯不知為什么卻返回到了一樓,鳥兒也在不斷變化中漸漸地變成了魚,這些作品都是埃舍爾所描繪的幻想的矛盾空間。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利用矛盾空間來加強視覺效果,往往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是畫面更加充滿趣味性,更能體現出設計者的豐富的想象力。
當我們把空間作為平面設計的要素之一進行考慮時,空間不但可以變得主動積極,而且由于空間的運用,可以使平面設計作品本身視覺傳達的功能增強,并影響著平面設計的藝術性和可讀性。當我們觀看不同的設計作品,總能體察到各種不同美妙的空間美感。通過對平面上各種元素進行空間的組織和編排,能體現出妙趣的意味和深邃的設計理念。運用空間思維,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探索平面設計中客觀的視覺藝術空間,研究平面空間中多種視覺心理的思維和表現形式,找到平面設計的個性表現語言,對于信息的傳達將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