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專業開設攝影專業課程的思考
時間:2022-10-21 10:00:47
導語:平面設計專業開設攝影專業課程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攝影技能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
攝影是一門對器材投入和社會需求有一定要求的學科。在上世紀,專業攝影技能是少數新聞從業人士與“攝影發燒友”的身份象征,普通民眾對攝影的認識較少。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移動網絡日漸成為國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信息傳播、流通與獲取、分享方式也發生了極大改變,進入了“讀圖時代”,正如網絡上常說的“有圖有真相”。隨著圖片的信息傳達功能越來越受重視,攝影技能也必將從一種少數人掌握的專業技能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職業素質,甚至可能成為衡量求職者素質能力的標桿之一。
二、專業攝影課程的教學、學習成本日益降低
在膠片相機時代,攝影是一項花費高昂的學習課程。首先,膠片相機、鏡頭等攝影器材的價格相當昂貴,例如一套入門級全自動單反膠片相機的價格一般不低于4000元。其次,大量膠卷、沖印等耗材的持續花費難以被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所接受。膠卷、沖印等耗材在傳統的攝影學習過程中必須持續性投入,其總消費甚至會很快超過相機等器材的價格。以筆者所在城市當年的價格來看,拍攝制作一張7寸照片的耗材支出超過1元。這種較高的持續投入對當時的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根本負擔不起,而由學校支付這一花費也不現實,這就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非攝影專業開設專業攝影課程的可行性。但是,隨著近幾年數碼相機取代了傳統膠片相機并廣泛普及,價格不斷下跌,以及我國國民消費能力快速發展,學習攝影的投入已大大降低。在學生普遍擁有電腦的現在,其攝影器材投入最低不到2000元;現代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都是以數字方式保存,耗材投入幾乎為0,大部分高職學生都能負擔起這一支出。因此,在高職院校開設專業攝影課程的經濟門檻已逐漸消失。
攝影課程并不是一門孤立的課程,它也是很多其他專業課程開設的基礎之一。作為平面設計專業課程存在的攝影課不僅具有素質教育類攝影課的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效果,還對其他平面設計專業課程具有相當重要的支持與促進作用。
(一)攝影對圖形圖像軟件課程的幫助
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可以非常方便地輸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存儲和后期電腦處理,而處理后的照片能呈現出比原片更加豐富的視覺效果。由此,數碼攝影的后期制作已成為專業攝影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照片的后期處理中,經常使用的大部分軟件與平面設計主要使用的軟件是一致的,如photoshop等。在進行圖形圖像軟件教學過程中,對數碼照片的后期處理就是很好的實踐案例和作業。攝影是需要不斷進行拍攝實踐的,而學生在日常的攝影實踐中,會不斷地對照片進行后期處理,這樣自然就會大大提高學生對相關軟件的熟練程度和操作能力。
(二)攝影與廣告、包裝、標志等專業設計實踐課程的密切關系
現代設計與攝影是密切相關的。包豪斯構成主義大師拉茲洛•莫霍利•納吉認為:設計的另一半靈魂是攝影。創意是現代平面設計成功的關鍵,無論廣告、包裝、標志等皆是如此。為獲取創意,前期需要進行大量的素材收集,包括圖片素材,這就離不開攝影技術的幫助;而創意要最終得以實現以形成作品,很大部分也需要數碼攝影技術的配合。德國設計大師崗特•蘭堡為基爾市劇院設計的著名招貼作品《家庭教師》、中國香港設計大師靳埭強的《水墨系列》海報作品無不使用了攝影元素來表達創意內涵。攝影元素經過大師們的變換、重組、解構、整合能夠產生精彩的視覺表現,使設計創作意圖得到最直觀、最動人的體現。因此,攝影已經成為表達平面設計創意的重要手段。作為一名合格的平面設計師,對攝影元素沒有足夠的理解和掌握是無法想象的。專業的攝影教學,能有效培養學生對攝影作品的鑒別、分析、欣賞、取舍、選用、重組的能力,進而培養、強化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目前我國高考前的藝術教育培訓基本是以應試為目的,學生本身大多缺乏較高的審美感知和審美判斷能力,高職學生在這一點上較本科學生更為嚴重。而無論廣告、包裝、標志還是其他設計門類,審美判斷能力對設計學習者來說都是必須具備、越高越好的。在廣告、包裝等專業設計實踐課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在創意思考階段常能提出新穎獨特的創意方案,而將創意進行表達的效果卻往往令人失望,這就是缺少審美判斷能力的結果,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不知道怎樣好看”。擁有較好的審美判斷能力能讓學生更容易將自己的創意成功地表達出來,從而更快地提高設計實踐能力。
四、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開設攝影專業課程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切忌脫離實踐的純理論教學,應針對專業進行硬件設施建設
攝影學習既要對基本理論有所了解,又要對實際操作規程和技巧有一定掌握,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業攝影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與公共選修的攝影課相比,專業攝影課更強調其專業實踐性,而不是純素質教育。其主要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的攝影入門常識,更需要從平面設計專業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運用攝影藝術理論、攝影技術手段的能力,培養學生用腦、動手、用心的綜合實力。一般來說,高職的專業課教學指導思想,都是讓學生兼具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能力,做到理論和實踐協調發展,并突出實踐。具體到專業攝影課來說,就是培養出的學生應在對現代攝影技術理論基本了解的基礎上,還能熟練運用各種常規攝影器材,掌握多種拍攝方法和技巧以完成自己的作品。這一切都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對學生而言,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課堂(包括攝影棚)及課外(室外)進行大量拍攝實踐是提高攝影藝術水平的必然途徑,也是學校培養高素質、動手能力強的應用性人才的需要。為達到強化實踐的目的,相關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如室內攝影棚、一定數量和種類的數碼相機及攝影附件、電腦等。當然,在進行硬件投入時不應求大求全,而應針對專業特點和實際需要,分階段地進行硬件投入。
(二)將攝影教學與設計課程相結合,不能一味追求專業化
平面設計專業開設的攝影課程雖比公共攝影課更加強調專業性,但其與追求“攝影藝術”的傳統攝影課程在教學目的上還是應該有一定區別的。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攝影課程,其最終目的是為設計創作服務的。攝影能讓學生獲得一種重要的設計表現手段,并方便資料、素材的收集。與本科攝影專業相比較,平面設計類專業的攝影課更強調其綜合性。由于不是為了培養“攝影師”而是“設計師”,所以在時間有限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不能讓學生“為攝影而攝影”,而應將攝影作為平面設計所需圖形圖像的重要來源,將平面設計的理論與方法貫穿于攝影教學的始終,為平面設計創作收集各種素材。最終從“純藝術”的傳統攝影中擺脫出來,將原來的“結果”(攝影作品)轉變成設計作品的“構成元素”之一,如部分圖形、部分背景、部分片斷等等,攝影作品要服從、服務于設計作品的整體構想,根據需要淡化或強調自身的表現主題。最終使平面設計作品成為更具視覺沖擊力、更具傳播和信息承載能力的視覺載體。
(三)高職院校的攝影教學有其自身特點,不應照搬普通本科及專業藝術院校模式
高職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理念應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培養,以實際項目操作為載體來進行教學設計。高職的專業攝影課程的教學設計一定要注重在完成教學過程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方法,為學生獲得較高的崗位競爭力和綜合職業素質做貢獻。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專業攝影課程在課時安排、教學環境、學生素質等多個方面相對本科院校、專業藝術院校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一、高職為三年制,專業攝影課程的課時數相對較少;二、學生本身美術基礎相對較差;三、對攝影理論研究能力要求較低,更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四、攝影學習為平面設計及就業服務,目的性明確。如果照搬普通本科或專業藝術院校培養專業攝影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攝影課程將無法有效開設。因此,高職院校的課程定位,應針對高職學生自身的職業需求和培養目標制定。
五、結語
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經過專業攝影課程學習,應做到:掌握一定的攝影基本知識,具有一定藝術素養和藝術表現能力,具備熟練的攝影操作能力和制作技能,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精深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既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又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職業素養,努力培養學生“首崗勝任,多崗遷移”的就業能力。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在高職平面設計專業開設專業攝影課時應做到以下幾點:一、專業攝影課要為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服務,為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服務;二、強調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減少攝影理論知識在課程中的比重,充分鍛煉學生實踐拍攝制作能力;三、靈活運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舉辦班級攝影作業主題展覽,加強學生間作品的交流和互評,引入平面設計實踐案例,進行“訂單拍攝”等方式保持學生較高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進而讓攝影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孫湛 單位: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畢業生創業事跡材料
- 下一篇:“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專項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