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中傳統美術色彩研究

時間:2022-08-30 04:01:25

導語:平面設計中傳統美術色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平面設計中傳統美術色彩研究

摘要:直觀性、迅捷性是現代平面設計的色彩特點,成為了視覺轉達的要素之一。本文以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為例分析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希望能夠對實現中國色彩的現代化提供一點借鑒之處。

關鍵詞:平面設計;中國傳統美術;應用研究

中國傳統的美術色彩有其自身的體系根據中國傳統文化劃分為儒家、道家和佛家。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又分分為象征性、裝飾性和程式化,下面就分析中國傳統美術色彩體系的具體表現并分析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這些特性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中國古代美術色彩體系

(一)儒家世界中的五色體系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哲學思想和意識形態對中國人色彩觀念的產生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色彩是中國傳統美術作品中的一大要素,同時傳統的色彩表達也體現了中國人色彩觀。我國古代的殷商時代就出現了色彩的文字記載,文字記載中包含了赤、白、黑、黃四種顏色,這也是最早的顏色基礎。五色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周禮•冬官考工記》提出的,色彩的對比關系、色彩與時間觀和空間觀的結合在該書中都有詳細記載。五色作為所有色彩的基礎,將紛繁的色彩秩序化、符號化、圖式化。古代平面設計的色彩觀受到中國古代五色體系的影響很深,色彩與政治、軍事、宗教和經濟結合,五色體系在中國人民心中打下了濃厚的心理基礎,產生了民間的色彩觀。

(二)道家世界中的無色理念

我國道家學派的中心思想就是強調“無為”“寡欲”“淡泊”,這些思想在色彩上的反映就呈現黑白兩色。“知白守黑”“有無相生”,是道家思想的代表學家老子提出的。“有”和“無”的交替演變是一切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有無表現的事物的兩端色彩表示就是白與黑的區別。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水墨畫風格就是借鑒了道家對于色彩觀念的描述,“空虛”“寧靜”用色彩表現也是黑與白。

(三)佛家的美術色彩

中國佛教中有代表性的建筑和雕像多用青綠、朱砂兩種顏色,分別代表冷色調和暖色調,加強冷暖色的對比,畫面顏色極其豐富。中唐期間,佛教壁畫畫風轉為溫和型,色彩多用土黃和土紅。中國傳統美術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佛教中的色彩理念影響,在其繪畫色彩上也表現出了同等的特色。

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象征性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色彩是人心理屬性和自然屬性的體現,被人類賦予了多樣的精神情感和象征意義。色彩的象征性運用要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不同地區的精神寄托、宗教信仰等才能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一)色彩是身份地位、性格、品質的象征

色彩作為身份的象征最早出現在我國古代封建時期,對于色彩是使用是有嚴格的等級觀念的,根據不同朝代代表的色彩也不一致,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被稱為是炎黃子孫,黃河也被視為文化和民族的起源,因此黃色位于五行中的正中位,被視為最尊貴的象征。在歷史演變中黃色最后成為帝王的象征。中國古代的五色體系中,通過戲曲中對五色不同的寓意逐漸成為后期約定俗成的象征意義。

(二)不同的哲學思想影響色彩的象征意義

中國色彩在不同學派中所表現的意義是有差異的,例如道家學派中強調的“淡泊”等思想將黑白兩色比喻成思想事物兩端的描述,黑白兩色象征著萬物的色彩,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意義。但是在儒家學派中認為黑白兩色是不詳的象征,黑色一般被分為是通往極樂世界的顏色,是生與死的顏色界限。黑與白在儒家中往往給人一種悲涼、肅穆的感覺。但是在佛教中白色又被視為是純潔、吉祥的象征,因此在古代文化中,色彩根據不同文化內涵被冠以不同的意義象征,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運用到美術色彩要對其象征意義進行詳細了解,才能在繼承中不斷發展,實現傳統美術色彩的現代化。

三、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裝飾性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古代色彩體現了不同時期不同學派的思想觀念,也是人民審美觀念的體現,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和發展其裝飾性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規律。

(一)色彩鮮明,顏色的純度較高

受到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正色在我國歷史上一直具有較高的地位,純色的崇尚自我國商周時期就開始形成,色彩雖然隨著時間歷史的演變在不斷變化但是對純色的崇尚信念一直沒有改變。傳統美術作品中的顏色純度都比較高顯示了其裝飾性特征,在顏色搭配中一般使用顏色艷麗的并且顏色之間多是補色來協調,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關系。

(二)顏色多種多樣,對比同一

顏色豐富多彩,色調繁多,但在進行色彩之間的配合上講究色彩之間的協調搭配,在進行色彩搭配中采用“退暈”和“對暈”的手法使色彩更加柔和、艷麗。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應用到包裝以及書籍裝幀中最廣泛的色彩搭配就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以黑、白、金、銀四種顏色作為中間色,用來糅合比較亮麗的顏色,起到色彩調和作用,使整個畫面更顯高貴、華麗。

(三)簡練概括,以少勝多

在美術作品中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視覺的傳達,如果色彩已經具備了純度高、對比強烈的特征加之其裝飾性的特點將其應用到現代平面設計中,色彩在設計中不僅體現出了其裝飾性的特征還表達出了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

四、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程式化及其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色彩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逐漸形成了一定的搭配規律,傳統的美術作品與色彩相互協調配合,最大限度的凸顯作品的內涵。首先對于純色之間的搭配,例如一直以來紅與黑就是經典的純色搭配,由于受到歷史文化的影響紅與黑的顏色搭配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沖擊。其次就是補色之間的搭配,中國古代一般以紅花配綠葉象征吉祥,現代色彩學中紅色與綠色也互為補色,紅與綠搭配一起也產生了強烈的對比效果。

五、總結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色彩體現也越來越國際化、世界化,實現平面設計的傳統美術色彩的現代化和民族化既是將中國平面設計推向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中國藝術民族性的重要手段。

作者:閆青青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姚睿娟.平面設計的構成藝術規律探析[J].藝術科技,2016(03).

[2]李艷.論中國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圖形化應用[J].美與時代(上),2016(03).

[3]王會青.平面設計中的中式風格探析[J].美與時代(上),2016(03).

[4]梁梁.平面設計中符號語言的意義與應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