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藝術設計畢業作品研究

時間:2022-05-11 09:09:38

導語:高校藝術設計畢業作品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藝術設計畢業作品研究

摘要:在我國當前供給側改革的視域下,面向市場需求,分析畢業設計作品的應用推廣意義,從供需平衡的角度,進一步提出完善作品對策。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藝術設計;應用推廣

當前我國供給側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于實現供需兩端產品(服務)數量、結構和層次上的總體匹配,如此,買方(需求側)能以合適的價格,買到他滿意的東西;賣家(供給側)則可以實現適當的盈利水平,把東西賣給需要的對方,實現供需平衡。實施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明確、發揮市場這個主體在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市場及時出清,避免資源浪費,要商家順應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及時淘汰產能過剩和落后供給等,及時化解經濟泡沫,避免風險。在這種改革大趨勢下,高校教育也跟緊跟步伐。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開設歷史不長,但很受學生歡迎,每年都有大批的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形成嚴峻的就業形勢,但結果不是十分樂觀。伴隨著畢業生的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作品也結束了展覽,逐漸沉寂。凝聚了學生多年所學,匯集師生智慧、創意、資源的投入,畢業作品在觀賞之后,沒有更好的用途嗎?顯然不是。那么,畢業設計作品如何避免在被絢麗的展覽后被遺忘,如何延伸作品的生命力,在我國當前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面向市場需求,從供需結合的角度,亟需探索一條有利于畢業設計作品的應用推廣之路。

1高校藝術設計畢業作品的應用推廣意義

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生活壓力的加劇,大學畢業生也面臨來自社會的壓力,畢業作品是畢業生交出的最后一份答卷,無論是本科高校還是高職院校,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對畢業設計作品傾注了極大的創作熱情和心血。因而,將畢業作品可以說是學生多年大學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個人特質的展現,教師多年教學成效的體現,較為全面地表現出了高校的教學水平、教學效果和專業狀況。1.1體現作品的生命力、發揮市場價值。被社會、市場需要的作品,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不被湮沒。畢業生要是能利用所學知識,把握市場前景,投入到畢業創作中,作品的質量也一定會有所提高。1.2縮短畢業生的社會化進程。為了讓作品有更好的應用推廣,畢業生光有大學幾年的所學知識還不夠,還要走入社會,走進企業崗位,了解企業結構,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等過程。在傾注創意的同時,置身于企業崗位之中,兼顧成本、收益、精神內涵、職業道德、團隊合作等綜合因素,注入到作品當中,有助于縮短畢業生的社會化進程,盡快適應企業需求,明確就業前景。1.3有利于用人單位挖掘所需人才。就業是個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而畢業作品展是雙向認識、選擇的重要平臺。在高校畢業作品展上,學校往往會出面邀請一些相關領域、行業的合作企業、機構等來觀賞。雖然這種觀賞不會太深入,但至少讓這些用人單位了解到這個學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層次、作品特色、優勢等。這在就業形勢不大樂觀的環境下,顯得更為重要。有的畢業生一邊實習一邊完成作品創作,期間參與企業產品設計開發,將企業精神文化、內涵滲透到作品中,使企業看到的是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敬業精神,了解到學生的知結構及綜合能力,從而招納、吸收為企業正式成員。這無疑是一條重要的就業途徑。1.4有助于提高學校聲譽和社會影響力作品體現的是學生的綜合實力,展現了學校教學成效和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利用自身的社會影響力與優勢積淀,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把學生畢業作品推向社會、推向市場。不斷地對學校的認識。

2供給側改革視域下畢業作品的應用推廣對策探討

畢業作品,是藝術設計學生為大學生涯畫上句號的最后一次創作。雖然,作品展是高校很普遍的推廣展覽方式,也是直觀有效的途徑。但不應止步于畢業作品展。畢業作品也可以為隨之到來的就業提供一塊敲門磚。2.1提高市場需求認識,使作品貼合市場需求。供給側改革,強調是從供給方進行結構調整,淘汰落后,增強有效供給。藝術設計專業,因專業特點緣故,跟市場緊密相關,密不可分。畢業作品相當于供給側,市場相當于需求側,要實現供需平衡只有提高學生對市場需求的認識,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彰顯出具有時代先進性的創意,使作品具有生命力。加強作品的市場性認識,一方面鼓勵、指導學生加強作品實用性的規劃。在深化作品專業性的同時,也走入市場,走進社會,捕捉社會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學校、指導老師應在前期組織、動員、指導學生作調研、選題,中期做好設備和技術方面的保障工作,后期協助畢業作品的市場性推廣。2.2優化、完善畢業作品的質量,增強作品的市場價值。市場的多元化要求作品內容的多元化。作品的實用性,強調了使用價值,但并不與藝術性相沖突,重在強調作品的原創性和藝術性,即創造作品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新內涵、新趨勢。然而,迫于就業難的嚴峻形勢,學生一般在畢業前會選擇實習,去獲取工作實習經驗,也有的出于考研、出國的考慮忙于復習。能將畢業設計當作畢業前最重要的課程,踏踏實實、全力以赴來對待的學生,寥若晨星。這樣一來,畢業設計的質量就可想而知。質量欠缺的作品,市場價值便難以保證。因而,摒除浮躁,端正心態,切實提高自身水平,沉下心去設計出為市場所接納的優秀畢業作品,讓作品成為就業的敲門磚。2.3豐富、畢業展示的形式。畢業作品展是最常見的展示形式。但這種靜態展,受展廳時空所限,展示效果有限,并且展覽之后作品通常陷入沉寂。為了提高應用推廣效果,畢業展需要更豐富、多樣化進行,需要多元素、多內容的融入。一是就作品創作內容來說,可以與社會機構、政府部門開展項目合作,承辦主題活動,創作符合主題的作品。像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乞巧節,中秋佳節團圓活動。或者與贊助企業聯手,開展商業性展示,學生可以幫助企業做產品設計和搞會。這樣學生富有創意的設計通過企業這個平臺,可以投入生產、應用。與企業的結合,讓學生的作品在真正意義上面對消費者、面對產商,縮短了與工作崗位的過渡期,這樣才能把畢業作品做活。二是就作品呈現載體來看,豐富展廳布置、應用多媒體技術協助。針對不同畢業設計主題,展廳分區間進行布置,搭建展架,布置陳列背景,將作品的材料、色彩、造型、功能等準確地展示給觀眾,從而真正地體現出設計的內涵。三是可以采取評獎方式,邀請行業企業家、校外專家、校內教師評選作品,多主體、多視角地選出不同等次的作品,并給予獎勵和展出,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創作,迸發創意與思考。2.4拓寬渠道,搭建平臺將作品大力推向市場。作品的應用推廣,學生、學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一是申請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作品的創作保護意識,及時申請專利、版權等保護,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是,參加作品大賽。國家、省市、校內等都有大量比賽機會給一展身手,提高作品的影響力。三是利用畢業實習或校企合作機會,參與企業的制作、開發項目中去,按照企業需要、崗位需求進行作品創作,讓畢業作品與企業產品融為一體,達到作品即產品。四是在資金等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把畢業作品匯集出版,進入市場發行等,走畢業即創業之路。四是正視市場,不媚俗、不清高、不打壓同行,堅守行業道德,尊重自己,出售作品。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還很年輕,但設計的歷史卻極其久遠,伴隨著人類的生活發展。我們應相信藝術設計將有深遠的發展前景。將適合市場需求的藝術設計畢業作品予以應用推廣,是出于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與作品自身考慮。應用推廣畢業作品,這在很多高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已有了多年的實踐經驗,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作品的應用推廣之路也在不斷嘗試,這無論對學生、老師還是學校都是良好的共贏結果。

參考文獻

[1]王明俊.高校藝術設計畢業作品的商業化趨勢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6):14-16.

[2]李峰.影視動漫專業畢業作品的市場推廣和應用[J].大眾文藝(理論版),2009(5):65-66.

[3]吳振.韓虛華的背后——從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作品展談起[J].美術大觀,2010(2):51-52.

[4]胡蓉.淺談高職服裝設計專業畢業設計作品展演商業化設想[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4(z1):23-25.

[5]王雅君.高校藝術設計畢業作品展形式研究[J].大眾文藝,2016(10):41-42.

作者:黃榮赤 鄒玉蘭 單位: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