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藝設計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11 09:27:00

導語:室內環藝設計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室內環藝設計分析論文

一、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

人文意趣的感覺組構是沒有生命,沒有藝術感染力的。個性化的構思往往會使設計以新奇制勝,所以在創新上要充分運用聯想、象征、借景等手法寄情于環境中。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快,價值觀念更新快,風格時尚體現得更為強烈。西班牙畫家畢加索曾經說過:“藝術不是進化,而是不斷變化。”人居環境價值觀的更新和居住周期的更新促使了人們追求風格時尚的激烈性。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人們盲目的時尚,便會使室內設計成了庸俗的作品。那種在新的形式一出現便群起而效仿的藝術早已被人唾棄。在室內設計中,應考慮的不僅僅是與時俱進,而是更要走在實在時代的前面,創造出時代所沒有的新東西,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時尚。

二、人文意趣的感覺背景

1.價值觀念。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變換速度驚人,更替周期縮短,時尚性體現得更加激烈,價值觀念使人們不容易長期保持一種想法。現代消費觀念的改變,使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觀念也不斷地發生改變,一方面重視高質量高技術,另一方面越來越重視人的情感和生存價值的需要,因此人居環境設計的高質量高技術與高情感的結合就形成了新的價值觀。熟悉室內裝飾材料的組合風格,力求從造型、色彩、質感方面滿足現代人的不同要求,給以精神上的平衡,從而使價值觀得以體現。

2.審美意識。“美感有種種特征,但其最終的結局或效果卻是一種特殊的快樂。當人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去欣賞一件藝術品或某種自然美時,并不是為了滿足一種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是滿足一種精神上的追求,從而沉浸到一種無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中生活習慣、社會傾向、時代精神,又總是給人們的審美意識以一定的影響,形成了相對一致的審美尺度。審美尺度有個體審美和社會審美之分。然而,從根本上說,設計上的更新、創新是向某些傳統審美規范發出挑戰,其歸根結底是為了進一步適應人們審美心理的新變化新需要,這種符合了時代追求的設計,能使設計在物質及精神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3.主題差異。人文意趣的主題是當地人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的生活趣事。處于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的主題其差異性是明顯不同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人文意趣主題,如北方寒冷干燥,南方炎熱潮濕。蒙古包的人居環境是對付北方嚴寒的天氣,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羊頭、棉襖、藍天、白云等;吊腳樓是適應南方炎熱潮濕氣候而產生的,其人文意趣的主要題材是竹籬帽、葵蒲扇、牧童和水牛等。由此可見,人文意趣題材多趨向鄉土化、民族民俗化。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的為生存而生活所體現的一種形式,反映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狀態。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審美在現代人的生活發展中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而且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生活方式的情趣只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才有。其實,生活方式的人文意趣并非僅僅存在于經濟發達、物資充裕的背景的人居生活中,遠古的穴居人就有很古樸真摯的人文意趣體現:石器發明人山頂洞人和陽源的虎頭梁人都分別采用赤礦粉末與紅色泥巖做染色材料,這就足以證明先民們有多種多樣的審美創作活動,也就是審美意趣活動。

三、人文意趣感覺形式的要素

1.材料材質。現代的室內設計,特別強調對裝飾材料質感的研究和應用。材料質地對視覺的刺激因其表面機理的不同而影響審美機理。形狀、疏密、粗細、大小會造成不同的美感,如精細美、粗獷美、均勻美、工整美、華麗美、加工美、自然美等。裝飾材料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質感,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尤其是在現代高科技發展的社會,人們緊張工作之余,尋求的是有個性、有人情味的高情感的生活環境,以取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裝飾材料作為室內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它與室內環境有十分緊密的相互依存關系,其不同色彩、圖案、質地的運用,會產生豐富的效果,將其作為人文意趣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來加以系統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色彩。造型的視覺機能大于心理機能,而色彩則是心理機能大于視覺機能。色彩的視覺機能是對不同顏色的反映。暖色給人以擴張感,高純度的色彩比低純度的色彩反射強。暖色產生熱、厚之感,冷色產生涼、薄之感。色彩的心理機能是指人對色彩的體驗和偏愛。但若過分強調色彩本身而忽略了人對色彩的主觀認識是不全面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對色彩的認識都有所不同。如凡高長著一頭紅發,他把上帝的頭發也畫成紅色;美國黑人畫家詹姆瓊斯則把上帝的頭發畫成黑色。中國人是喜紅喪白。色彩對人有許多特殊性,也有普遍意義的共性:暖色容易創造富麗、熱烈、喜慶的氣氛;冷色調適于創造清凈、涼爽的感覺。色彩最能體現人文意趣,它能體現出居住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修養。不同年齡段、不同修養、不同職業的人其居住環境色彩也不同。老年人群的喜好則比較紛繁復雜:有的喜歡明快簡潔,有的喜歡莊嚴隆重,有的喜好耐人尋味,體現題材為名貴珍品或旅游健身品;年輕人群則喜歡個性化的東西,情感分明,色彩傾向獨特、時尚。

3.形態。形態是指形狀和狀態。形狀是指平面的形態,形:造型的物形(形影)、人形(體形)、樣子(形態);態是指體態、姿態、動態、神態。形體和形態是不同的,形體是客觀的,與人的視角無關;而形態與視角有關,所以說它有主觀性。形態是人的視覺機能對形的大小、曲直和粗細最敏感,形體大而粗的最先吸引視線,在視覺上有靠近的感覺,而形體小的則有后退的感覺。同一物體不同造型會有不同的人文意趣:垂直線,穩定、莊嚴、莊重;水平線,平定、安詳、和平、現代感;斜線,緊張、激動、靈活;折線,驚愕、狂亂;放射形曲線,愉快、希望;柔和曲線,優美、韻律、愉悅、親密;上升曲線,振奮;下降曲線,壓抑、悲哀。總之,人文意趣的形態美可以是朦朧的,又可以是明確的,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體的。

參考文獻:

[1]黃河淘.現代市場的美學沖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向躍川.裝飾材料與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摘要]室內設計中的人文意趣包括感覺組構、感覺背景、感覺形式三方面的內容,它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中深入體現。人文意趣的需求是人居環境中高層次的需求,它的實現就是通過物質設計的實現來表達非物資的內涵。

[關鍵詞]人文意趣感覺組構感覺背景感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