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區公路設計環境保護策略
時間:2022-02-27 08:32:10
導語:林區公路設計環境保護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建設的不斷發展,公路橋梁工程也在逐漸的增多,而林區作為我國自然保護的重要對象,具有著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連接著周圍林場主要是依靠林區公路來進行,并且林區公路還是資源流通的主要渠道,林區公路的建設對于我國的林業市場經營、森林環境治理以及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并且科學的林區公路設計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護我國林業資源,讓周圍的居民能夠安居樂業,并且利用林業資源為我國經濟效益、市場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帶來更多的利益。但在實際的林區公路設計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分析了林區公路設計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影響,闡述了林區公路設計中要遵循的環保設計原則,提出了林區公路設計中的環境保護策略。
關鍵詞:林區公路設計;生態環境現狀;環境保護策略
1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逐漸開通了多個林區公路網,許多公路設計人員將交通運輸性能、公路結構安全以及節約投資成本作為林區公路建設的主要目標,從而忽略了林區公路的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使得周邊環境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也明顯降低了我國林業市場的經濟收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生態環境平衡的問題,也在逐漸加強環境保護的意識,更多的設計師開始將綠色環保理念加入到社會建設之中,將環境保護與公路建設的設計理念相融合,強調它們的統一性。林區公路的建設是我國道路建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林區公路設計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有著更高的要求,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交通功能和節約成本,更應該考慮生態環境問題,讓我國在未來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走的更加長遠。
2林區公路設計給環境保護帶來的影響
2.1林區公路建設對于水土流失的影響。林區公路的建設會對森林中的水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具體來說,就是林區公路的施工會使得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出現污染或者流失的現象。由于林區公路的建設會使得林區土壤之間存在隔斷,使得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徑流路線和水流速度發生改變,給周圍森林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并且在峽谷或者地勢較低的區域建設林區公路時,會造成許多土方被遺棄在河流邊,造成河流污染,并且使得河流的流向發生改變。隨著水流速度的增大,河流夾沙的能力和沖刷能力也在不斷變大,從而使得河流上游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下流的泥沙堆積成災,使得該地區的環境受到嚴重的破壞。與此同時,林區公路的建設會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從而使得林區邊坡產生滲水的情況;若地下水位降低,則會使得森林植物的生存受到嚴重的威脅。總之,林區公路的建設會使得周圍許多地表植物受到嚴重的維修,使土壤受到長時間的沖刷,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公路的建設也受到破壞。2.2林區公路穿越城鎮對于環境的影響。由于林區公路的建設,讓城鎮的居民更為方便的進入到林區之中,使得林區與城鎮的聯系更加頻繁,從而加快了林業經濟的發展,但是在交通運輸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環境污染的問題。例如:當城鎮與林區之間的運輸量加大時,就會使得城鎮內的空氣污染逐漸擴散到林區之中,使得林區內的粉塵污染加重,從而破壞了周邊生態環境的平衡。在林區與城鎮之中建設公路,就會使得周邊的商業集市逐漸變得熱鬧起來,從而造成交通堵塞的現象,加重汽車尾氣對于環境的污染。2.3林區公路建設對周邊生物造成的影響。由于林區內存在著許多種類的生物,這些生物是我國非常重要的自然資源,因此,在建設林區公路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這些自然資源的保護,盡量減少對林區資源的破壞。在林區公路建設的過程中。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森林被分隔開來,使得林區的連續性遭到破壞。據研究,當森林的連續性遭到破壞時,會使得內部的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的影響,十分不利于林區內動植物的生活,嚴重的情況下會使得動植物的種類急劇減少。不僅如此,林區公路的修建會很大程度是縮小動植物的活動空間,使動植物的生活習性遭到破壞,嚴重干擾了動植物的正常活動,從而使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
3林區公路設計中要遵循的環保設計原則
3.1強化林區環境管理原則。林業管理相關單位應該構建完善的環境保護制度,給各個環境保護機構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給每個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工作,強化他們環境保護的意識,明確環境管理的目標,并且將林區環境管理貫徹落實下去。3.2加強綜合治理原則。相關林區環境管理部門應該在治理條例中加入國家法律方面、行政方面、經濟方面以及操作技術方面的知識來進行林區環境的綜合治理。3.3落實環境防治策略原則。在進行林區公路的設計時,要注意對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保護工作,在進行道路規劃以及路線設計時,要將生態環境平衡的問題納入設計師的考慮范圍中,將林區公路施工對周圍環境的破壞程度降低到最小。3.4嚴格執行“三同時”原則。在林區公路的建設當中,需要經過相關環保部門審核批準,并且嚴格按照與主體工程的同時計劃、同時施工以及同時投入運行來進行。3.5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原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中最為明顯的體現就是環境影響報告,該報告是工程項目中對于環境保護設計、環境污染設計以及施工期間的各種防治措施的管理依據。
4林區公路設計中環境保護策略
4.1合理設計林區公路路線。林區公路設計人員需要在開始設計工作之前對林區的地理位置進行實地考察,充分掌握林區格局的具體情況,然后制定科學、合理的公路路線,具體設計措施如下。(1)設計公路路線要繞開林區中的環境敏感點,例如公路路線要避開著名的旅游景點、珍稀樹木以及各種珍貴動物的棲息地等,對于國家規定的文物遺跡以及水源保護區也要有效地繞開。(2)在設計公路路線時盡可能地使用林區中已經開發過的路段,這樣就減少了對森林以及耕地的再次破壞,更多地為林區內的生物保留充足的生存空間;(3)在得到相應部門的認可的情況下,降低對于公路的技術要求,有效地減少對于林區土地的開發利用。4.2對林區公路設計進行縱坡控制。對于林區公路路線的嚴格設計也只是對于林區內的平面規劃進行了調整,在林區公路的設計中不僅要對林區公路設計進行線性控制,還需要進行縱坡控制,顧名思義,縱坡控制就是對公路的高程進行嚴格的把控。在公路設計當中,盡可能地使公路地形貼合林區內的地勢來進行設計,這樣就能夠很大程度上的減少土方的開發及填充,從而有效地保護公路兩側的原始風貌,使得環境破壞大大減少。4.3對林區公路設計進行跨徑控制。在我國大部分的林區當中,都存在著許多重疊的山峰以及溝壑,在林區公路的設計之中難免需要跨過這些山溝,并且這些山溝又是非常容易發生泥石流或者山洪的危險路段,也是許多野生動物遷徙的路線。因此這些地區進行公路設計時不能夠使用土方填充的方法來進行,這樣不光將河道分割開來,還會存在著山洪暴發的危險,并且嚴重影響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所以說,在這些地區進行林區公路的設計時,需要進行橋梁或者涵洞的設計,采用高跨徑的方法來修建公路。采用涵洞或者橋梁來跨過山溝,能夠極大程度減小對河道的占用,并且也減少河道泄洪的能力,盡可能維護周邊動植物的生長環境,減少林區公路對其生長的干擾,有效地維護了環境生態平衡。
5結語
我國道路建設的發展也包含著林區公路的設計建設,由于林區公路的建設對于社會生態環境平衡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林區公路設計人員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融合進公路的設計之中,保證林區公路設計與生態環境平衡共同發展,在更多的行業領域里推廣綠色理念,讓我國經濟市場在可持續發展當中,還能夠維護社會生態環境的平衡,將我國林業資源最大程度地得以利用,為我國未來在國際上的競爭注入堅實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水平,黃石明.淺談林區公路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3):90~91.
[2]高永德.林區公路設計中若干重點問題探索[J].內蒙古林業,2016(6):32~33.
[3]翟鑫民.淺談林區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必要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6):237.
[4]鄧小秋.淺談林區公路改造及考慮因素[J].林業科技情報,2016,48(2):116~117,120.
[5]涂美珍,張正雄,俞椿輝.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林區公路生態環境影響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7(2):255~260.
[6]涂美珍.基于GIS的南方林區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綜合評價[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6.
作者:田家才 單位: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國有金秀林場
- 上一篇:北歐風格在家居設計的前景
- 下一篇:飲料包裝行業現狀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