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家具綠色設計理念思考
時間:2022-06-23 11:26:35
導語:室內家具綠色設計理念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綠色設計理念形成發展至今,綠色家具逐漸成為家具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文章從綠色設計理念的概念及特征著手,分析綠色家具設計的主要特點,如強調環境親和性、延長使用壽命、體現創新理念等。將綠色設計理念貫穿融入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從設計、制造、使用、回收等各環節逐一落實,提升家具設計制造水平及改造非綠色家具產業發展狀況,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綠色家具的消費需求,實現人與自然及環境的和諧共生。文章重點從綠色環保型原材料的選擇使用、綠色家具結構形式的組合性與可拆卸性以及工藝流程的綠色化等關鍵節點深入分析,基本包括了綠色設計理念指導融合中的綠色家具設計全程工作要點,并輔以圖式表達。綠色家具理念及創新設計實踐正在改變著室內家具物品特性,也必將塑造人本身,綠色家具理念及其應用本身就是人類一種文明的新型生活方式。
關鍵詞:綠色設計理念;室內家具設計;產品生命周期
事實表明人們80%的時間生活在室內,家具使用與人類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隨著被動房--低能耗建筑設計模式的到來,人們對于家具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多樣化。尤其值得注意,家具選擇及使用與人們的身體健康關聯愈發緊密。家具設計是一項創造性實踐,引領家具產業發展和家具文化更新。家具設計的整個過程,設計師除了要考慮到家具的材料、結構、功能、造型等要素外,還要積極照顧到使用者的使用體驗、心理感受與精神狀況。也就是說,家具設計既要有外在的美,還要有其內在含義[1]。鑒于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之間的沖突加劇,人們更多地會考慮人和自然的關系問題,對環保的追求更加強烈,綠色家具設計便隨之出現并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推崇[2]。適應人類生態文明新時代,整個設計必須堅持和貫徹以人為本理念,以理念引領設計,以設計引發技術創新,以新技術使用回應并型塑消費者家具需要變化。
1綠色設計概述
21世紀是綠色的世紀,人們呼喚、渴望更多對健康無害,對生態環境友善,舒適、安全、高效的綠色家具產品問世。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巴巴納克的專著《為真實世界而設計》,就強調設計是社會變革的一個部分,設計師要重視其社會及倫理價值擔當,設計與生態保護聯系起來。綠色設計,又稱生態設計、環境設計等,主要是指在進行產品設計時應綜合、立體地協調人、自然、社會的關系,從質量、功能、使用周期等方面就產品的細節進行充分思考,并就相關因素進行深入優化,從而實現在制作和使用的各個環節的環保[3]。美國技術評估辦公室曾對綠色設計進行過闡釋:“綠色設計指的是,在設計中環境因素被作為設計目標,而不是作為設計時的約束,且在聯系資源環境的同時,達到廢棄物的防治及材料的管理”。綠色設計在學術發展、產品推廣中,其主要特征愈加明確。第一,親和性環境。綠色設計并不是片面的、盲目的,其在設計之初就堅持“從開始就要想到終結”,要求嚴格遵循系統化設計程序,保證人類的生態環境與資源環境的有益尺度[4]。第二,創新性融合。綠色設計強調產品與環境價值之間的聯系,重視從整體性角度對產品實現價值創新,降低甚至避免整體的制造和使用成本的浪費,突出產品的“綠色”屬性,將產品的人為性與環境的自然性相融合。第三,全過程、全環節、全要素。結合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綠色設計強調整個過程的貫通實施,要求從產品設計始至結束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秉持綠色環保理念,在低能耗、易于拆卸、再生利用、重復使用等關鍵點凸顯產品的性能、質量和特質,讓使用者能夠獲得完整意義上地綠色文化浸染。總之,綠色設計堅持“人—產品—環境”三者和合統一,出發點和落腳點最終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
2綠色家具設計及其特點
關于綠色家具設計的概念有很多,但無論哪種理解,其核心思想就是將生態學思想融入家具設計系統的全過程,通過回復生態品性以提升家具的生態內涵,在滿足人們日常需要且有利于人們生理及心理愉悅的同時,在生產和回收利用的過程中也達到循環利用、環境保護的主要目的,達到“人—家具—環境”的協調統一。綠色家具設計的推行,賦予家具設計更多產品特性。第一,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在設計之初,綠色家具設計就以降低消耗、便于拆卸、可回收利用等作為基本的設計原則和指標,在產品的設計到投產、使用等各環節都融入了環保的特性,這有效推動了家具產品使用壽命的拓展[5]。產品使用周期延長,使用主體賦予產品以文化屬性內涵,如代代相傳的“文物”一般,寄寓著家的生態文化延續。第二,做到家具產品和空間環境的和諧共融,并實現空間集約化使用,達成室內空間最大化利用。綠色家具設計將環境因素作為考慮的重點,突出家具、環境和人三者間和合共生,實現家具價值最大化。綠色家具設計不僅要關注產品的造型和實用性,而且還要綜合思考產品的制作材料、使用過程和廢棄后對環境的影響等問題,以設計出有益于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的家具產品為宗旨,最大化地實現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6]。家具也是空間環境的組成部分,這種復合環境直接影響使用者的心理狀態和精神水平。高房價下人們對有限室內空間的最大化使用,要求家具設計符合空間利用要求,避免家具對室內空間的壓迫式擠占。第三,要求家具產品設計負載綠色文化。綠色家具設計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到產品設計中,以自然之眼審視產品設計,這體現了現代人類思想發展最新成果,體現了家具產品設計理念的創新。第四,采用更多綠色技術和環保型材料。知識經濟和信息技術將支撐起綠色生態文明的發展,也成為綠色家具設計的基礎支撐。家具的綠色設計研發順延到制造加工環節,反向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和新型環保材料使用,提高整個工藝的綠色水平,如3D打印技術和工業4.0模式。理念引導研發設計,研發設計激發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導致新型材料發明使用。綠色家具設計前路漫長,其特點也在生成之中。總之,綠色設計的特點基于對現代技術的繼承運用以滿足現代社會人們對家具的需求,一方面樹立了家具行業發展新方向,保證家具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滿足并引領人們對美好家具的使用需要,涵育人們的審美,提升人與環境相協調。
3綠色設計在室內家具設計具體應用中的關鍵環節及設計要求
實現室內家具的綠色設計,除了要滿足設計中的使用功能與審美價值等要求外,還要以簡樸生活理念為指引,盡量做到設計的簡略化和少量化,在生產組織和用料使用等各環節堅持低碳要求,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并推廣組合式配套設計,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能源,并以極大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為旨歸。綜合這些因素,當前綠色室內家具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3.1家具原材料選擇使用的環保綠色化要。當前,家具綠色環保型原材料的使用成為主導取向。在綠色室內家具設計中,使用低碳材料進行生產,借助優化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等細節手段,既可以節省大量的自然資源,又可以給整個家具所處的室內環境營造更加健康、舒適的氛圍,給人們的使用帶來愉悅的體驗[7]。第一,經濟性。經濟原則是原材料選擇中的首要原則,它強調在整個家具生產過程中的合理性與合自然屬性相統一原則,主張產品所產生的環境成本費用應與市場的整體供求關系相對應。比如,紙質材料在綠色家具設計中的應用是一個創新,無論是瓦楞紙、蜂窩紙還是工業紙,都屬于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材料,經過一定的拼嵌、卡接、折疊、粘連等結構設計后還可以實現最大的稱重強度,更重要的是紙質材料可以多次回收利用達15~17次,這大大減少了生產時排放的廢物和水污染,節約了大量的自然資源。絕不能以犧牲產品質量謀求經濟效益層面的經濟性,經濟性原則更多地指向效用最大化。第二,生態性。綠色生態性的家具原材料選擇是綠色室內家具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其要求設計師從基本的材料著手,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具有再重復利用的特性,甚至整個過程都是生態性的[8]。還應大力推廣以常見材料代替稀缺且不可再生型資源類材料,堅持使用無毒性的或對人體損害最少的材料。比如,竹材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材料資源,其生長周期短、再生能力強,且有著優良的天然特性,在結實耐用的同時還擁有舒適的質感。將這樣的材料應用于室內家具設計中十分環保,如果能夠將竹材的韌性進行加工,配合少量無害的特種膠,還可以設計制造出純竹質高檔家具,讓使用者感受到大自然的質樸與純凈氣息[9]。筆者設計的綠色生態性的竹制陽臺休閑椅見圖1。第三,技術工藝性。高科技的發展給了綠色家具設計更加多元的發展路徑,單就原材料的使用上就可以結合一定的技術手段實現更好的吸水性、防水性、防潮性、柔軟度、光澤度等效果,這也是綠色家具設計中原材料選擇的重要依據。在這方面,木塑復合材料表現優異[10]。作為近年興起的一類新型復合材料,木塑復合材料的主要原料是木質纖維材料和熱塑性塑料,這些材料的特點是可以經熔融復合擠出或模壓等成型方式加工制得,有著浸水不脹、干燥不裂、可刨可鋸、可釘可鉆、無毒無味、防蛀耐腐等突出優勢,給家具設計帶來了更多的設計選擇。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工藝改善,將為原材料間的組合使用或復合使用提供技術與工藝支撐,創制出具有更多功能、更好性能的家具元素。3.2綠色家具結構形式的組合性與可拆卸性要。綠色家具設計對整個家具的形態與功能要求很高,除了要有環保的材料、創新的工藝外,還要有標準化、可拆卸化的零部件,以實現自由的拆卸和組合,讓家具的使用與回收更加方便,更好地節省人力、時間、資金的成本[11],這就要求廣大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以人體工程學為基礎,以活動范圍為參照,將家具的各個細節零件進行合理設計,于是,多變組合式家具便應運而生了。宜家家具及時把握這一趨勢,引領行業發展。多變組合式家具的出現對生活在節奏快、空間小的社會環境中的人而言,可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日常使用需求,實現空間魔幻變化,緩解特大城市高單位房價與住房空間需求矛盾。同時可以借助折疊、組合、拉伸、旋轉等變化對家具的形態進行靈活改變,從而提高家具的價值、提升空間利用率。日本家具設計不斷沿著家具變幻使用創新,在滿載科技感基礎上,實現了使用的便捷和高效,被國人爭相購買。足見,一件設計精美的物品能夠創造出人們新的消費需求。中國的家具設計必須走在引領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前面,通過綠色家具理念的設計運用,促進人們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綠色家具文化。意大利家具大師RaphaelDiBiase設計的“愛的家居”多變組合式家具設計見圖2(圖片摘自百度)。第一,適用性。任何新產品的誕生,都需要滿足其使用環境的要求,家具設計也是如此。室內家具的設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與環境相適應,從負壓技術和人體工程學技術等層面進行產品結構改良,如此才能滿足使用者對家具操作面積及使用程度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方便使用者的生活[12]。適用性更強的產品,才能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差異化需要,產品的價值才能得到實現。第二,經濟性。在多變組合式家具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還應充分考慮經濟性因素,借助現有的技術盡可能地降低產品的開發成本,并配合簡潔的設計避免過多耗材、降低回收成本,以實現經濟實用,更好地滿足使用者對產品的需求。經濟性還表現在循環使用方面,因應環境改變而實現家具較便捷地循環使用將提升家具的“綠色”屬性,也使消費者獲得“綠色”儲蓄。第三,美觀性。多變組合式家具設計并不能僅僅考慮實用性,還要在外觀和功能上合理權衡,以更加美觀的設計實現簡約、大方的設計效果,讓使用者從中獲得美的享受,收獲“美感”的熏染。“俗”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13],借助家具之美超越現代社會審美之俗,提升使用者整個消費行為的價值向度。以負壓系統的應用為例,其作用于家具設計時通過對充氣物件進行充氣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難得的是這一過程十分簡單省力,并不需要借助外力。一款可以自由轉換的桌子的設計就是利用了這一系統的特質,當把邊桌轉換為工作桌時,使用者只需將氣囊的氣閥閥門打開,利用負壓系統使之快速自動充氣,便能將桌面伸出并展開。想要放氣時,使用者只要利用桌面自身重量即可擠壓氣囊實現。采用負壓系統的工作桌的可變設計見圖3(圖片摘自搜狐CIFF家具展)。另外,在進行多變組合式家具設計時,設計師還可以進一步推行低碳家具的配套設計,即從家具的生產、包裝、營銷、物流到使用乃至廢棄、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都嚴格遵循綠色設計理念,推行低碳設計思路,并適當進行相應的配套設計,讓家具產品能夠更好地與室內環境相融合,同時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避免為達到多功能的目的而增加不必要的浪費[14]。3.3家具生產制造綠色生態化要。綠色生態化制造工藝,即沒有廢料的工藝,在家具設計之初就把優化制作方案作為考慮重點[15]。優化設計可以通過采用新型加工工藝,選定最優的工藝制造參數,來降低家具制作原材料的耗費,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料最小化。在選擇制造工藝時,通過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降低次品和廢品的產生率,提高家具產品的合格率,從而實現家具綠色生產制造。第一,資源節約。初步方案設計中,通過優化家具外觀造型減少原材料的浪費;家具設計詳圖中,通過減少不必要的零部件和縮小零件尺寸及重量增加家具結構穩定性;制作工藝中,通過改良家具毛坯生產工藝、優化切削和下料的工藝技術、使用新型的切割刀具和新型加工工藝從而實現資源和材料的節約。第二,能源節約。在家具生產制作過程中有一小部分能量被損耗,例如機床運行磨損、運行中產生的噪音和振動等。通過采用減少磨損、降低能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管理實現能源的節約及集約利用,降低生產成本,降低能源消耗。第三,環保新工藝。在家具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通過使用最新的加工工藝和生產技術,有效地減少或完全消除生產過程中廢氣、廢渣、廢液等有害物質的產生,提高生產系統運行的效率,從而實現環境改善和保護人體健康目標。新工藝能夠減少材料使用,能夠使用復合型高新技術材料,并對產品要素進行技術整合,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目的。
4結語
成功的家具設計應滿足功能、質量、品味、效益等多方面要求,這就要求設計者從整體的材料、外觀、結構、功能、色彩、工藝、潮流等多個方面進行細化及深化,以緊隨社會發展及滿足使用者不斷提升地差異化需要。綠色設計理念契合人類可持續發展追求,引領家具設計師們開辟更加寬闊的設計空間,引發更加多元的設計思維和更加豐富的設計方法,同時也給家具設計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設計要求。為了將室內家具設計得更加完美、更加綠色環保,設計師要從內部挖掘綠色設計理念的內涵及特點,結合綠色家具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多樣化嘗試,為使用者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家居生活環境,實現人與環境通過家具這一對象化物品的使用協調融合。家具創新設計活動既改變了環境,也改變了人本身,綠色家具理念及其實踐本身就表明人類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這都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事業相一致,也必將為家具行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撐。
作者:鄧亞娟 單位: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老年人提醒藥盒無意識設計理念研究
- 下一篇:整車電池包熱管理設計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