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藝術設計與藝術學關系
時間:2022-03-26 05:44:00
導語:剖析藝術設計與藝術學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背景
自從沃爾特•格羅披烏斯于1919年在德國成立包豪斯學校作為現代設計教育誕生的標志以來,正規的設計教育在西方已發展了近100a。包豪斯學校從一開始就將藝術因素納入整個設計教育體系中,將藝術與技術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1]。在這個近百年的歷史中,歐美設計院校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等都有了飛躍性進步,這種進步主要體現在以學分制為前提,強調提高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設計的學科交叉性,同時采用理論教學與工作室制度相結合的方式,發展和完善了包豪斯學校的“雙軌制”教學。中國的設計教育歷程與德國有關。德意志帝國于1918年11月宣布戰敗,其后成立了魏瑪共和國,為了復蘇國力,致力于發展經濟和教育。1919年4月1日,共和國允許格氏在魏瑪成立了包豪斯,而就在那天,我國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抗議英美法三國會議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以此為導火索,不久,就在北京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這之后,隨著新文化運動對民主和科學的傳播,以及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留學風氣的日盛,現代設計的概念也開始傳入我國。中國的設計教育經歷了“圖案”——“工藝美術”——“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的過程。在這一發展進程中,我國的設計教育研究也一直是在不斷的爭論研討中發展的,而真正的現代設計教育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直到1998年7月,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才開始將“藝術設計”定為本科專業的名稱,在此之前的1997年6月將“設計藝術學”定位為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學科的名稱。近幾年來,很多高校還開設了與藝術設計實踐性專業相左的、以偏重藝術設計理論學習的“藝術設計學”專業。由于名稱文字上的近似,人們對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和設計藝術學三者的概念還較為模糊,常常混淆,沒有認識到三者實質上的區別和聯系,沒有分清三者到底是怎樣的辨證關系,這就不可避免地在招生、教學、實習過程中出現專業與學科屬性認識上的錯誤和偏頗。因此,有必要對三者進行深入研究,以明確三者各自的專業與學科特點,使我國的設計教育層次更分明、目標更明確。
2三者概念
2.1藝術設計
當下在各大學招生目錄中的“藝術設計”是指一門專業,它主要包括了視覺傳達、環境藝術、陶瓷藝術、服裝設計等專業方向。目前,國內對慣稱的所謂“藝術設計”的解釋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沿襲國際標準,因為在國外相類似的院校大多都采用“artanddesign(藝術與設計)”的方式命名,在中國省略了其中的“and”,簡化為“藝術設計”,應該算是中式英語翻譯的結果;另一種是根據中國國情,設計教育者們在充分理解了現代設計的產生背景和原理后結合中文語境所命名的產物,是對“設計”的“國情本土化”解釋。而所謂“國情本土化”是為了防止人們還停留在“工藝美術”的概念上,對“設計”的定義缺少全面理解。雖然1998年前我國已經有了“工業設計”這個概念,但還是不能很明了地向世人表達現代設計的意味。最終,人們在“設計”前面加注了“藝術”二字,使人們更容易接受這一概念,“藝術設計”一詞當中“藝術”只是定語,它本身成了對“設計”的裝飾,言下之意就是側重在設計上。這樣情境下的藝術設計成為了解釋和傳達西方design的復合詞,基本上反映了設計教育發源地包豪斯學校的思想[2]。因此,就藝術設計專業開設目標上來說,需要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社會與市場需求的人才,他們不僅應當是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敏銳的設計審美眼光、創新的創造思維能力和熟練掌握藝術設計專業技術的綜合素質人才,而且還應當是了解藝術設計專業發展前沿和動態,能在視覺傳達、環境藝術、陶瓷藝術或服裝設計等行業從事設計實踐的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
2.2藝術設計學
藝術設計學是一門新興專業,它是一門建立在藝術設計實踐基礎上,重在研究藝術設計相關理論的本科專業。藝術設計學產生于人類的造物活動,又反過來服務和指導著人類的造物活動。藝術設計學幫助學生系統了解藝術設計的形成和歷史發展以及有關理論,其中也包括藝術設計的形態構成、功能定位、審美創造、市場開發等理論問題。藝術設計學專業立足于設計理論體系的建設與研究,強調廣泛吸取藝術學、歷史學、哲學、文學等各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開展設計學、設計史及設計管理方面的課程以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理論研究。藝術設計學以培育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時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的高素質人才為宗旨。在這個宗旨下,培養出具有藝術設計專業基礎理論,具備藝術設計理論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能從事設計研究、藝術鑒賞、文化傳媒、設計策劃、出版編輯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較高理論和實踐素質的人才。
2.3設計藝術學
設計藝術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應用型藝術綜合學科,其內涵是按照文化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規律,為人類生活創造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一門科學[3]。在高等學校中,設計藝術學被定位為應用學科,這在認識和理解上有兩個層次:一是它本身是以實踐為目的,或者說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社會各方面的實際需要;二是任何一種應用型的學科都應有理論的上升,這既是其自身賴以提高的需要,又是整個學科發展的需要[4]。設計藝術學的培養對象是研究生,開設該學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理論水平,培養其創造性思維以及提升其進行藝術設計實踐、研究與教學的能力。設計藝術學學科價值觀是在以人為本、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以藝術設計各專業領域的實踐成果和創作理論為對象,從中研究具有理論價值的設計方法、設計思想和設計經驗,改善人與設計對象和自然的關系。其主要研究方向為各專業領域的設計及理論(包括視覺傳達設計及理論、環境藝術設計及理論、陶瓷藝術設計及理論、服裝藝術設計及理論等)、現代設計理論及方法、設計與文化、設計戰略與設計教育、信息與多媒體技術理論等。
3三者關系
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未來人類更合理的生活環境和生存方式,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設計藝術學都是圍繞著設計的這個宗旨而針對院校高等教育而展開的。從上面三者的概念分析,我們可以推斷出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設計藝術學有一定的區別,同時又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3.1專業與學科的關系
從學科(discipline)概念來說,“藝術學”(代碼0504)是我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1997年6月頒布并確定為文學門類之下的一級學科[5],“設計藝術學”(代碼050404)現在是“藝術學”下的子學科,與藝術學是一個從屬關系。所以,設計藝術學是一門學科,是一級學術組織形式,擁有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設立了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動畫、工業設計(有些院校將工業設計納入機械類)等專業(major)。而藝術設計和藝術設計學則都是專業,是大學教育和傳授藝術設計相關知識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形式,是根據社會分工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而設立的。總的說來,作為專業與學科,在建設方面一個側重在教學,一個偏重于研究。一所藝術院校的水平高低,除了靠培養一批在社會上有所建樹的畢業生,主要還是看這所學院的學科建設水平,是否具備了培養設計藝術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的授予權。藝術設計和藝術設計學專業,其專業建設重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課程質量的提升,實驗室、實習基地建設,其培養對象是本科生群體;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重在學術梯隊建設,研究設施建設,形成、轉化研究成果及研究組織建設等,通過學科方向的凝練,學科帶頭人的遴選與培養,學科基地建設等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其培養對象是研究生[6]。
3.2實踐與理論的關系
《易經•系辭上傳》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之句,當下常被業內同行解釋為側重“器”的設計實踐層面則為“形而下”,側重“道”的設計理論層面的為“形而上”。藝術設計是提升人類生活質量、改變人類生存生活環境的目標行為,強調的主體是“設計”,可理解為“藝術化的設計”,表示動作或者行為,是一種實踐性的活動,更偏重于“形而下”的層面;藝術設計學是對設計進行策劃與管理、鑒賞與批評、設計文化研究等多領域的理論探討,指導藝術設計實踐,具有進行縱向深入理論研究的潛在性,更加側重于“形而上”的層面;設計藝術學是一門建立在設計實踐基礎上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重在設計藝術知識、方法及設計藝術實踐的理論研究,可以理解為“設計的藝術”或“設計的學問”,是從“物”的實踐設計上升到“道”的理論研究,它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學科體系,學術性較強,涉及的邊緣學科更廣泛,強調的是整個設計藝術學領域知識的整合和創新,為藝術設計和藝術設計學專業提供學科土壤,是更高層面的“形而上”的概念[7]。
3.3由技入道與由理入道的關系
在藝術設計教育上來說,由技入道是從技法、技術上出發入道。如果只有技,而無思想與創造性,就只能是匠人,注定永遠沿著別人的路走,這種沒有研究性的思維模式總是缺乏主動性和創造力的。由理入道,則是從理論高度弄通原理、道理去入專業之門,通過理解去掌握設計專業知識或技巧,通過研究去創新知識并完善技巧。嚴格說來,從培養合格的設計人才出發,整個設計教育應當是將“由技入道”和“由理人道”兩種方式結合起來的綜合性的系統教育。但在具體施教的過程中,作為突出行業特色、強調實踐行為的藝術設計專業是側重在“由技入道”的方式上;而藝術設計學專業為藝術設計提供理論支撐,主要是依靠“由理入道”的方式;設計藝術學則是更高層次的“由理入道”,側重在設計藝術知識和方法方面的理論建樹。上述三者在教學過程中雖然各有所側重,但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設計藝術學三者都可以看成是“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兩種方式入門的聯合體,兩種方式都是不能孤立地去施教的,歸根到底還需要做到“由技”與“由理”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設計教學和研究做到系統性與完整性的結合,更好地推動著中國設計教育的進步。
4結語
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和設計藝術學三者都為中國現行的大學體制下所制定出的專業或學科,是構成我國高校藝術院系部和其它相關學術組織的基本構成單元,是為中國的現代設計教育服務的。應當說,設計藝術學作為學科是相對穩定的,而專業則可能會適時變化。設計專業必須因地制宜,因國情設立,因社會、經濟的需求而發展,并且隨時都處于一種應對時代需求、市場變化而改變的狀態之中。應該說,我們的設計藝術學科歷史較短,還需要不斷去完善和建設。在設計行業內重視設計實踐而輕視設計理論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這是因為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科對專業的指導和基礎作用造成的。
其實不僅僅設計是需要實踐的,理論同樣也需要有一批人去實踐,這樣才有助于我們的設計學科向著良性的方向更快很好地發展。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和設計藝術學三者并不是完全割裂的關系,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其三者關系是專業與學科的關系、實踐與理論的關系、由技入道與由理入道的關系。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對于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的教師和莘莘學子都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加深廣大教師與學生對自己專業和學科的認識,也能提高學校在招生、教學、實習、科研、就業等設計教育鏈各項工作上的認識,從而為各有關院校做好各項設計教育工作打好基礎。
- 上一篇:行風建設和發展視察報告
- 下一篇:公檢司執法情況匯報